羊生活習性

羊生活習性是對羊只生活特點進行總結、概括。通過了解養羊生活習性合理的管理羊只,提高生產性能。羊生活習性由牛羊司令參考相關資料及觀察羊只編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羊生活習性
  • 外文名:Living habits of sheep
  • 特點:合群性強
  • 耐寒性:有厚密的被毛和較多的皮下脂肪
  • 耐熱性:羊毛有絕熱作用
概述,合群性強,食物譜廣,喜乾厭濕,嗅覺靈敏,識別羔羊,辨植物,辨飲水清潔,適應能力,耐粗性,耐渴性,耐熱性,耐寒性,抗病力,度荒能力,神經活動,善於遊走,

概述

採食性採食性

合群性強

羊的群居行為很強,很容易建立起群體結構,主要通過視、聽、嗅、觸等感官活動,來傳遞和接受各種信息,以保持和調整群體成員之間的活動,頭羊和群體內的優勝序列有助於維繫此結構。在羊群中,通常是原來熟悉的羊只形成小群體,小群體再構成大群體。在自然群體中,羊群的頭羊多是由年齡較大、子孫較多的母羊來擔任,也可利用山羊行動敏捷、易於訓練及記憶力好的特點選做頭羊。應注意,經常掉隊的羊,往往不是因病,就是老弱跟不上群。
一般地講,山羊的合群性好於綿羊;綿羊中的粗毛羊好於細毛羊和肉用羊,肉用羊最差;夏、秋季牧草豐盛時,羊只的合群性好於冬、春季牧草較差時。利用合群性,在羊群出圈、人圈、過河、過橋、飲水、換草場、運羊等活動時,只要有頭羊先行,其他羊只即跟隨頭羊前進並發出保持聯繫的叫聲,為生產中的大群放牧提供了方便。但由於群居行為強,羊群間距離近時,容易混群,故在管理上應避免混群。

食物譜廣

羊的顏面細長,嘴尖,唇薄齒利,上唇中央有一中央縱溝,運動靈活,下顎門齒向外有一定的傾斜度,對採食地面低草、小草、花蕾和灌木枝葉很有利,對草籽的咀嚼也很充分,素有“清道夫”之稱。因為羊只善於啃食很短的牧草,故可以進行牛羊混牧,或不能放牧馬、牛的短草牧場也可放羊。據試驗,在半荒漠草場上,有66%的植物種類為牛所不能利用,而綿、山羊則僅38%。在對600多種植物的採食試驗中,山羊能食用其中的88%,綿羊為 80%,而牛、馬、豬則分別為73%、64%和46%,說明羊的食物譜較廣,也表明羊對種類單調飼草料最易感到厭膩。
綿羊和山羊的採食特點有明顯不同:山羊後肢能站立,有助於採食高處的灌木或喬木的幼嫩枝葉,而綿羊只能採食地面上或低處的雜草與枝葉;綿羊與山羊合群放牧時,山羊總是走在前面搶食,而綿羊則慢慢跟隨後邊低頭啃食;山羊舌上苦味感受器發達,對各種苦味植物較樂意採食。粗毛羊與細毛羊相比,愛吃“走草”即愛挑草尖和草葉,邊走邊吃,移動較勤,遊走較快,能扒雪吃草,對當地毒草有較高的識別能力;而細毛羊及其雜種,則吃的是“盤草” (站立吃草),遊走較慢,常落在後面,扒雪吃草和識別毒草的能力也較差。

喜乾厭濕

“羊性喜乾厭濕,最忌濕熱濕寒,利居高燥之地”,說明養羊的牧地、圈舍和休息場所,都以高燥為宜。如久居泥濘潮濕之地,則羊只易患寄生蟲病和腐蹄病,甚至毛質降低,脫毛加重。不同的綿羊、山羊品種對氣候的適應性不同,如細毛羊喜歡溫暖、乾旱、半乾旱的氣候,而肉用羊和肉毛兼用半細毛羊則喜歡溫暖、濕潤、全年溫差較小的氣候,但長毛肉用種的羅姆尼羊,較能耐濕熱氣候和適應沼澤地區,對腐蹄病有較強的抗力。
根據羊對於濕度的適應性,一般相對濕度高於85%時為高濕環境,低於50%時為低濕環境。我國北方很多地區相對濕度平均在40%~60%(僅冬、春兩季有時可高達75%),故適於養羊特別是養細毛羊;而在南方的高濕高熱地區,則較適於養山羊和長毛肉用羊。

嗅覺靈敏

羊的嗅覺比視覺和聽覺更靈敏,這與其發達的腺體有關,其具體作用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識別羔羊

羔羊出生後與母羊接觸幾分鐘,母羊就能通過嗅覺鑑別出自己的羔羊。羔羊吮乳時,母羊總要先嗅一嗅其臀尾部,以辨別是不是自己的羔羊,利用這一點可在生產中寄養羔羊,即在被寄養的孤羔和多胎羔身上塗抹保姆羊的羊水或尿液,寄養多會成功。

辨植物

羊在採食時,能依據植物的氣味和外表細緻地區別出各種植物或同一植物的不同品種(系),選擇含蛋白質多、粗纖維少、沒有異味的牧草採食。

辨飲水清潔

羊喜歡飲用清潔的流水、泉水或井水,而對污水、髒水等拒絕飲用。

適應能力

適應性是由許多性狀構成的一個複合性狀,主要包括耐粗、耐渴、耐熱、耐寒、抗病、抗災度荒等方面的表現。這些能力的強弱,不僅直接關係到羊生產力的發揮,同時也決定著各品種的發展命運。例如,在乾旱貧瘠的山區、荒漠地區和一些高溫高濕地區,綿羊往往難以生存,山羊則能很好適應。

耐粗性

羊在極端惡劣條件下,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生存能力,能依靠粗劣的秸稈、樹葉維持生活。與綿羊相比,山羊更能耐粗,除能採食各種雜草外,還能啃食一定數量的草根樹皮,對粗纖維的消化率比綿羊要高出3.7%。

耐渴性

羊的耐渴性較強,尤其是當夏秋季缺水時,他能在黎明時分,沿牧場快速移動,用唇和舌接觸牧草,以蒐集葉上凝結的露珠。在野蔥、野韭野百合、大葉棘豆等牧草分布較多的牧場放牧,可幾天乃至十幾天不飲水。但比較而言,山羊更能耐渴,山羊每千克體重代謝需水188ml,綿羊則需水197ml。

耐熱性

由於羊毛有絕熱作用,能阻止太陽輻射熱迅速傳到皮膚,所以較能耐熱。綿羊的汗腺不發達,蒸發散熱主要靠呼吸,其耐熱性較山羊差,故當夏季中午炎熱時,常有停食、喘氣和“扎窩子”等表現;而山羊對扎窩子卻從不參加,照常東遊西竄,氣溫37.8C時仍能繼續採食。粗毛羊與細毛羊比較,前者較能耐熱,只有當中午氣溫高於26C時才開始扎窩子;而後者則在22C左右即有此種表現。

耐寒性

綿羊由於有厚密的被毛和較多的皮下脂肪,可以減少體熱散發,故其耐寒性高于山羊。細毛羊及其雜種的被毛雖厚,但皮板較薄,故其耐寒能力不如粗毛羊;長毛肉用羊原產於英國的溫暖地區,皮薄毛稀,引入氣候嚴寒之地,為了增強抗寒能力,皮膚常會增厚,被毛有變密變短的傾向。

抗病力

放牧條件下的各種羊,只要能吃飽飲足,一般全年發病較少。在夏秋膘肥時期,對疾病的耐受能力較強,一般不表現症狀,有的臨死還勉強吃草跟群。為做到早治,必須細緻觀察,才能及時發現。山羊的抗病能力強於綿羊,感染內寄生蟲和腐蹄病的也較少。粗毛羊的抗病能力較細毛羊及其雜種強。 ,

度荒能力

指羊只對惡劣飼料條件的忍耐力,其強弱除與放牧採食能力有關外,還決定於脂肪沉積能力和代謝強度。各種羊的抗災能力不同,故因災死亡的比例相差很大。例如,山羊因食量較小,食性較雜,抗災度荒能力強於綿羊細毛羊因羊毛生長需要大量的營養,而又因被毛的負荷較重,故易乏瘦,其損失比例明顯較粗毛羊為大;公羊因強悍好鬥,異化作用強,配種時期體力消耗大,如無補飼條件,則其損失比例要比母羊大,特別是育成公羊。

神經活動

山羊性機警靈敏,活潑好動,記憶力強,易於訓練成特殊用途的羊;而綿羊則性情溫順,膽小易驚,反應遲鈍,易受驚嚇而出現“炸群”。當遇獸害時,山羊能主動大呼求救,並且有一定的抗禦能力;而綿羊無自衛能力,四散逃避,不會聯合抵抗。山羊喜角斗,角斗形式有正向互相頂撞和跳起斜向相撞兩種,綿羊則只有正向相撞一種。因此,有“精山羊,疲綿羊”之說。

善於遊走

遊走有助於增加放牧羊只的採食空間,特別是牧區的羊終年以放牧為主,需長途跋涉才能吃飽喝好,故常常一日往返里程達到6~lOkm。山羊具有平衡步伐的良好機制,喜登高,善跳躍,採食範圍可達崇山峻岭,懸岩峭壁,如山羊可直上直下60度的陡坡,而綿羊則需斜向作“之”字形遊走。
不同品種的羊在不同牧草狀況、牧場條件下,其遊走能力有很大區別。例如,蘭布列羊每日遊走的距離比漢普夏羊多25%,雪維特羊在山地牧場上和平原草場上每日遊走的距離分別為 8kin和9.8km,而同是長毛種的羅姆尼羊則分別為5.1km和8.1km。在接近配種季節、牧草質量差時,羊只的遊走距離加大,遊走距離常伴隨放牧時間而增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