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具橫生的粗壯根狀莖,略傾斜。
鱗莖近園柱形;鱗莖外皮暗黃色至黃褐色,破裂成纖維狀,網狀或近網狀。
葉三棱狀條形,背面具呈龍骨狀隆起的縱棱,中空,比花序短,寬1.5-8毫米,沿葉緣和縱棱具細糙齒或光滑。
花葶圓柱狀,具縱棱,有時棱不明顯,高25-60厘米,下部被葉鞘;總苞單側開裂至2裂,宿存;
傘形花序半球狀或近球狀,多花;小花梗近等長,比花被片長2-4倍,基部除具小苞片外常在數枚小花梗的基部又為1枚共同的苞片所包圍;花白色,稀淡紅色;花被片具紅色中脈,內輪的矩圓狀倒卵形,先端具短尖頭或鈍圓,長(4.5-)5.5-9(-11)毫米,寬1.8-3.1毫米,外輪的常與內輪的等長但較窄,矩圓狀卵形至矩圓狀披針形,先端具短尖頭;花絲等長,為花被片長度的1/2-3/4。基部合生並與花被片貼生,合生部分高0.5-1毫米,分離部分狹三角形,內輪的稍寬;子房倒圓錐狀球形,具3圓棱,外壁具細的疣狀突起。花果期6月底到9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亞各國、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蒙古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和新疆。生長於海拔460-2100米的向陽山坡、草坡或草地上。
繁殖方法
種子處理
春播,種子不需進行預處理,可進行乾種直播。如夏季播種,應對種子進行催芽,在播種前4-5天,將種子放入30-40℃溫水中攪拌,撇除癟種子,浸泡24小時後,撈出種子放入盆內,蓋上濕布,氣溫控制在16-18℃,2-3天后有胚根伸出即可播種。
播種方法
春播時間一般在5月上旬,夏播一般在6月上旬至下旬。播種分為條播和撒播兩種方式。條播是沿著畦床每隔10厘米開一條1.8-2厘米深的溝,將種子撒入溝內,然後覆土1-1.5厘米。撒播是將種子均勻撒在畦床表面,然後覆蓋1-1.5厘米的細土。每畝播種量為2-3千克。
栽培技術
苗期管理
春播出苗一般需要15天左右,夏播則需要7天左右。為了保持床面濕潤,可用松針或草簾覆蓋床面。每天向床面噴水1次,以浸透床面5厘米左右為宜。為防治螻蛄等地下害蟲,可結合噴水向床面噴施25%辛硫磷1000倍液。苗出齊後,撤去覆蓋物,應及時除去床面上的雜草。
選地整地
林地選擇:選擇鬱閉度在0.6以下,行距≥2米的樟子松人工幼林地。坡度≤20°,坡向以向陽為宜。土壤以砂土至中壤質地為宜,土層20厘米以上即可。
整地作床:整地前應清除地表雜草、枯枝和石塊,每畝施0.5-1噸腐熟農家肥,進行翻耙,深度20厘米左右,整平耙細,做成床面寬1.2-1.3米、深15-18厘米、步道寬40厘米的畦床。
栽植管理
移栽:播種當年9月中旬或次年4月中下旬進行移栽。邊挖邊栽,沿畦床開3厘米深溝,行距為15厘米,株距為3-5厘米,覆土踩實,澆透水。
撫育管理:生長季如特別乾旱,則應及時補充水分,防治因乾旱造成苗木乾枯、死亡而影響產量。每年5-6月,追肥1-2次,每畝施尿素10-15千克,採用向畦床表面揚撒的方法。
病蟲防治
病害:野韭主要病害是
蔥紫斑病,又稱黑斑病、輪斑病,主要危害葉片和花梗。病斑橢圓形至紡錘形,通常較大,長徑1-5厘米或更長,紫褐色,斑面出現明顯同心輪紋;濕度大時,病部長出深褐色至黑灰色霉狀物,此即為本病病徵(分生孢子梗與分生孢子)。當病斑相互融合和繞葉或花梗擴展時,致全葉(梗)變黃枯死或倒折。發病初期噴施75%百菌清1500倍液或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50%三甲基硫菌靈可濕粉1500倍液,每隔7-15天防治1次,交替噴施,前密後疏。
蟲害:野韭主要蟲害為蔥地種
蠅,以幼蟲蛀入蔥蒜等鱗莖,引起腐爛、葉片枯黃、萎蔫,甚至成片死亡。可用50%辛硫磷乳油1200倍液噴灑防治。
主要價值
野韭葉可食用。富含多種營養元素,嫩葉中除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外,還含有鈣、鐵、胡蘿蔔素、維生素等。野韭菜性味辛、溫,有溫中下氣、補腎益陽、健胃提神、調整臟腑、理氣降逆、暖胃除濕、散血行癖和解毒等作用。野韭菜花每百克蛋白質含量,比栽培韭菜花高0.5倍左右。鐵和纖維素含量比栽培韭菜花高20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