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脖羊屬典型的荒漠、半荒漠區域生存的動物,體形似黃羊。20世紀50年代初,粗脖羊曾廣泛分布於賀蘭山東麓、西部半荒漠地區及東部鄂爾多斯台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粗脖羊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簡介,其他資料,物種簡介,分類地位,形態特徵,地理分布,生活習性,現狀保護,
簡介
中文學名:粗脖羊拉丁學名:Goitred Gazelle別稱:長尾黃羊界:動物界門:脊索動物門亞門:脊椎動物亞門綱:哺乳綱亞綱:真獸亞綱 | 目:偶蹄目亞目:反芻亞目科:牛科亞科:羚羊亞科屬:瞪羚屬種:鵝喉羚分布區域:亞洲中部、蒙古、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 |
其他資料
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級別:二級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未列入 瀕危等級:漸危 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未列入 生態環境:荒漠、半荒漠 國內分布:內蒙古, 甘肅, 青海, 新疆
物種簡介
粗脖羊與黃羊的體形十分相似,差別主要有鼻骨的形狀不同,沒有眶下腺、鼠鼷腺等,稍微顯著一點的就 尾長12—15厘米,肩高為50—66厘米,體重為25—30千克。是它的尾巴比黃羊長,所以又被稱為“長尾黃羊”。它的體長為85—140米,有些不同,背部毛色較淺,呈淡黃褐色,胸部、腹部和四肢內側都呈白色,冬天的毛色更淺。尾巴毛為黑棕色,靠近基部的一半為赭黃色。雌獸頭上僅有大約3厘米高的隆起,雄獸頭上有角,長度為22—30厘米,向上伸直而略微向後彎,尖端略向內上方彎轉。除角尖外都有顯著的環狀橫棱,環的數目隨年齡而增加,最多為17條左右。上唇至眼平線為白色,喉部為白色,臀斑比藏原羚小,蹄子狹長而尖。頸部細長。奇怪的是,無論是雄獸、雌獸,還是幼仔,在乳房的兩側、鼠鼷部的前面都各有1個大洞,洞口的直徑約為4厘米,洞深也有4—5厘米,洞口周圍的毛都朝著洞的方向生長,但洞內並沒有毛,裡面僅有一些粘泥狀的物質,沒有較為明顯的氣味。在這層泥狀物的下面的洞底部,有2個白色的小乳突。其形態結構很象袋鼠類的育兒袋,但卻比育兒袋小得多,而且袋口朝下。這個結構所具有的功能目前尚不清楚。
分類地位
動物界 Fauna →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 哺乳綱Mammalia → 真獸亞綱Tberia → 偶蹄目ARTIODACTYLA →反芻亞目Ruminantia → 有角下目Pecora →牛總科Bovioidea →牛科Bovidae → 羚羊亞科Antilopinae → 瞪羚屬Gazella → 粗脖羊Gazella subgutturosa
形態特徵
類似黃羊的野羊。有黑色的長尾巴,平時不停地搖擺,故人們又稱它長尾黃羊。 粗脖羊體型似黃羊較小,體長100厘米左右,尾長12~14厘米。雄羚在發情期喉部特別肥大,故名粗脖。雄羚角較長,微向後彎角尖朝內,雌羚的角較短。體毛沙灰色,吻鼻部由上唇到眼色淺呈白色,腹部、臀部白色,尾黑褐色。
地理分布
粗脖羊在國外分布於亞洲中部、蒙古、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在中國分布於新疆、青海、內蒙古西部和甘肅等地。它是一種典型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區的種類,棲息在海拔300—6000米之間的乾燥荒涼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區。平時常結成4—6頭一起的小群生活,秋季匯集成百餘只的大群作季節往遷移,有時還與野驢混群活動。雌獸產仔後與幼仔組成群體,雄獸單獨活動,或者與其他雄獸結成小群。喜歡在開闊地區活動,尤其是早晨和黃昏覓食頻繁,主要以艾蒿類和禾本科植物為食,但很少飲水,很耐渴。奔跑能力很強,善於在開闊地的戈壁灘上迅速奔跑或在沙柳叢中穿行。性情敏捷而膽怯,稍有動靜,剎那間就能跑得蹤影難尋。覓食的時候群體成員常將尾巴樹立,並且橫向搖動。雄獸則喜歡互相以角對頂,或以後肢支撐,作人立狀,觀察四周的動靜。
生活習性
粗脖羊屬於典型的荒漠、半荒漠動物,棲息于海拔2000~3000米的高原開闊地帶,常4~10隻集成小群活動。耐旱勝強,以冰草、野蔥、針茅等草類為食。
粗脖羊每年11月至翌年1月發情,雌獸的懷孕期為6個月左右,每胎產1—2仔。1—2歲時性成熟。壽命為17年左右。
由於非法獵捕和人類活動的影響,粗脖羊的分布範圍也在不斷縮小,數量逐年下降,所以要採取有力措施,努力恢復其種群數量。
現狀保護
據林業部門最近一次調查顯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粗脖羊重現我區,種群數量大約在300隻左右。
由於工農業開發、過度放牧等人為因素及氣候變化的影響,粗脖羊棲息地遭到破壞,加上人為獵殺,導致
種群數量急劇減少,多年來粗脖羊在寧夏蹤跡難覓。
林業局森林資源保護處副處長白慶生介紹說,除生態環境初步好轉因素外,粗脖羊重新現身寧夏境內,也不排除另外兩個原因,一是別處的粗脖羊種群增加,向外擴張領地;二是原生態環境破壞,遷徙我區尋找新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