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統一

羅馬尼亞統一

羅馬尼亞統一,是指1859 年瓦拉幾亞和摩爾多瓦兩個公國的統一和1918年特蘭西瓦尼亞和羅馬尼亞的統一。1918年羅馬尼亞國王頒布了關於特蘭西瓦尼亞與羅馬尼亞合併的敕令,羅馬尼亞的統一最後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馬尼亞統一
  • 時間:1859年和1918年
  • 最終統一時間:1918年12月24日
  • 類型:國家統一
簡介,歷史,

簡介

指 1859 年瓦拉幾亞和摩爾多瓦兩個公國的統一和1918年特蘭西瓦尼亞和羅馬尼亞的統一。

歷史

歷史上,羅馬尼亞長期分為 3個公國:瓦拉幾亞、摩爾多瓦和特蘭西瓦尼亞。瓦拉幾亞和摩爾多瓦從15世紀中葉後,為奧斯曼帝國轄下的自治公國。特蘭西瓦尼亞則長期處於匈牙利和奧地利統治之下。19世紀上半葉,瓦拉幾亞和摩爾多瓦兩公國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進一步發展,兩公國之間的貿易大量增加。1848年,兩公國爆發了民族民主革命。1856年,沙俄在克里木戰爭中敗北,(《《巴黎和約》(1856)》)取消了沙俄對羅馬尼亞的“保護”,代之以歐洲七強(法、英、奧、俄、土、普、撒丁)的共同“保護”,消除了俄國對兩公國的長期控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土耳其的宗主國權力。1856年的(《《巴黎和約》(1856)》)允許兩公國各自選舉本國議會,由議會主持產生選民大會以選舉未來的君主。1859年春,A.I.庫紮上校當選為摩爾多瓦大公和瓦拉幾亞大公。從而,實現了兩公國的統一。同年4月13日及9月6日,參加巴黎和會的法、俄、英、普、撒丁和奧、土等國的代表分別正式承認庫扎的當選。1862年 1月,實現了兩公國憲法和行政管理的統一,國家定名為羅馬尼亞,在承認土耳其宗主權的前提下,實行自治,首都布加勒斯特。1877年,羅馬尼亞趁俄土戰爭之機宣布獨立。1881年 5月,特蘭西瓦尼亞、巴納特等地的民族黨聯合為羅馬尼亞民族黨,領導特蘭西瓦尼亞的民族解放鬥爭。1892年,特蘭西瓦尼亞向奧匈帝國內閣遞交“備忘錄”,揭露殘酷的民族壓迫並提出民族民主要求。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瓦解。1918年12月 1日,特蘭西瓦尼亞各地區的羅馬尼亞人代表和民眾10萬多人在阿爾巴尤利亞舉行民族大會,一致通過特蘭西瓦尼亞與羅馬尼亞聯合的決議。12月24日,羅馬尼亞國王頒布了關於特蘭西瓦尼亞與羅馬尼亞合併的敕令,羅馬尼亞的統一最後完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