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羅氏柑普茶源於良溪古村,良溪,又稱“蓢底”,後又改稱“良溪”,意為“良才大用,溪水長流”。
1847年,正是
羅貴從珠璣巷南遷後的第七個100年,其後人,被譽為“粵東四大家”之一的
羅天池於道光年間在雲南辭官回棠下良溪,並帶回了很多當地的普洱茶。
回鄉的當年秋天,羅天池不慎得了感冒,妻子忙用陳年柑橘皮煮水給他喝。羅以為是妻子燒水給他泡茶,於是用陳皮開水泡了普洱茶,喝了幾杯後覺得喉嚨舒暢了,咳痰少了。第二天,他又讓妻子如法炮製,連服兩天后咳止了,痰也沒了。此後,他喝普洱茶時便喜歡加陳皮一起泡著喝。
一次,住在隔壁的族弟給羅天池送來自己種的柑橘。羅想著普洱茶放置的時間越長,越醇香好喝;新會柑橘皮放置時間越長,去痰止咳的療效也越好。若將二者合在一起存放,豈不既利沖泡飲用,也易長期儲存?於是,他用小刀將柑橘底部旋下一小塊,把果肉掏出,塞入普洱茶,再把旋下的柑橘皮蓋好,掛起曬(風)乾。風乾後的柑橘皮呈金黃色,既乾又脆,散發著淡淡的橘子香。為了防潮和不壓破柑橘,他用雲南人賣雞蛋時拿草繩扎捆成串的辦法,用稻草將柑普茶一個個綁成串,掛起來晾曬。曬(風)乾後的柑橘茶呈金黃色,散發出淡淡的橘子清香,飲用爽口且宜長久保存。
羅天池把他製成的柑普茶送給鄉親飲用,並向他們傳授製作方式,柑普茶便逐漸在良溪、新會、鶴山、開平等地傳開。後來,良溪先僑羅奇生、羅光耀從鄉下收購柑普茶運到南洋一帶銷售,柑普茶又傳到海外。
文化特徵
羅氏柑普茶製作技藝傳承了民間飲茶的文化精髓,其通過天然生曬等傳統製作方法,外殼保持柑桔的原狀,以普洱茶茶葉填充結實,使得新會柑和普洱茶互相結合,優質茶葉吸收柑桔的清香,泡茶飲用具有理氣健脾,化痰鎮咳、減肥消脂、降壓、暖胃提神等保健作用。
羅氏柑普茶採用天然生曬,茶湯不火不燥,沖泡後的果皮表層仍保持采果時的色澤。
製作工序
手工製作
主要原材料:雲南普洱茶和新會柑。
傳統手工製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將鮮采的新會柑洗乾淨,用圓管在柑的上部切開柑口,掏空果肉,晾乾;
第二步:將特別精選的普洱茶塞實整個果囊,再蓋上剛割下的柑皮,將果子恢復原狀;
第三步:把填充好的柑普茶拿到室外曬乾;
第四步:將柑茶一個個綁成串掛起來以便保存。
主要用具
柑普茶沖泡宜選腹大的壺,因為柑普茶茶的濃度高,用腹大的壺可避免茶湯過濃,建議材質宜選陶壺、紫砂壺、蓋碗杯等。除此之外,還可以準備公道杯、賞茶盤或茶荷、茶巾,茶匙、奉茶盤、濾網、熱水壺及風爐(電爐或酒精爐皆可)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羅氏柑普茶是良溪古村落“後珠璣巷”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良溪人獨特的茶文化。羅氏柑普茶也是良溪人心中的鄉情,是良溪古村“僑鄉文化”和“海上絲綢之路文化”貿易文化的一部分,對研究江門乃至嶺南風俗飲食、保健文化源遠、地方民俗有著重要的價值。
傳承狀況
羅氏柑普製作技藝延續著傳統手工製作方法,人手缺失問題嚴重,且受自然天氣影響嚴重。還由於城鎮化建設,製作羅氏柑普茶的原材料——新會柑橘的種植土地面積和產量也大幅度地減少,種種原因導致羅氏柑普茶製作技藝面臨各種困難,亟需加強保護力度。
傳承人物
羅沛賢,男,1963年生。在家中長輩的影響下,他五歲就開始學習製作柑普茶,由於興趣愛好,中國小時期,就會利用課餘時間潛心研究柑普茶的製作方法及柑普茶原材料的挑選方法。
保護措施
1、2007年,羅沛賢在政府支持下,建立良溪柑普茶加工場,改變過去家庭作坊製作產品的方式,把將近兩百年的傳統產品規範化、市場化,進一步對柑普茶製作技藝進行傳承與保護。
2、傳承人羅沛賢積極參與省市各級的旅遊節、農博會、茶展會、慈善萬人行以及風情節等活動,並接受了央視、江門電視台、省市各級報社、雜誌社的采坊,積極宣傳和推廣羅氏柑普茶文化。每到採摘新會柑的最佳季節,他都會召集村里人和徒弟,一起幫忙製作柑普茶,並親自為徒弟授藝,展示製作柑普茶的工藝流程,為羅氏柑普茶的傳承和發展培育年青一代人才。
3、2008年,“羅氏柑普茶”商標成功註冊。
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2020年9月,廣東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在廣州開幕,羅氏柑普茶亮相,展區遊人如織。
2020年12月6日,江門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羅氏柑普茶製作技藝”受邀參加在東莞市文化館舉辦的“粵港澳非遺墟市”現場展銷活動。“羅氏柑普茶製作技藝”的攤位前,品茶、買茶的遊客絡繹不絕。在墟市結束後進行的非遺項目產品銷售額度統計中,羅氏柑普茶獲全場銷售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