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摩克里希那(羅摩克里希納)

羅摩克里希那

羅摩克里希納一般指本詞條

室利·羅摩克里希那(1836-1886)出生於孟加拉鄉下的一個小村莊。他幾乎沒有受過任何值得提起的教育,但他有著驚人的記憶,對大自然的榮耀有著激烈的敏感。他的思想與靈性問題強烈地結合在一起。十八歲的時候,他的哥哥把他帶到一百英里遠的加爾各答,此後他們在加爾各答北部市郊的達克希什瓦定居,就住在一座新建立的,用來供奉神聖母親卡利女神的神廟裡。室利·羅摩克里希那在那裡開始了對神的追求。十二年以來,他實踐了各種通往神的神秘道路,經歷了印度教經典所寫的難以置信的神秘狀態,也在基督教穆斯林裡面實踐了通往神的道路。最後,他宣稱了一個偉大的真理:“有多少宗教,就有多少通往神的道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室利·羅摩克里希那
  • 國籍:孟加拉
  • 出生日期:1836年
  • 逝世日期:1886年
個人簡介,個人觀點,羅摩克里希那傳教會,

個人簡介

在他逗留於世的最後五年里,很多知識分子和年輕人都聚集在他的周圍。摩亨佐納特·格塔(“M”是他的名字的縮寫)用孟加拉語幾乎完全準確地記錄了與師父的談話,還生動地描繪了室利·羅摩克里希那出現的情形,並以‘Sri Ramakrishna Kathamrita’(《 室利·羅摩克里希那喜樂之言》)的書名分五卷出版。1940年間,此書被美國紐約的羅摩克里希那-維帷卡南達中心的主管斯瓦米·尼哈拉南達譯成英語。

個人觀點

羅摩克里希那繼承印度傳統的吠檀多不二論(見吠檀多派)思想,認為世界的最高本質是無形式、無屬性的,即絕對存在,萬物皆為梵的顯現。但他的哲學思想經常搖擺於客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之間。當強調信仰的對象時,他認為世界有一個全能的、無所不在的最高主宰;當強調信仰的對象必須通過人而成為主觀信仰時,他又提出“心即一切”、“萬物在於心”的思想。在宗教改革方面,他在印度教的基礎上提出“人類宗教”的思想,認為世界上各種宗教所信仰的神都是同一個實體,只不過名稱不同;各種宗教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要達到人與神的結合,實現普遍之愛和美好的生活。他主張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聯合起來。他死後,其弟子辨喜在加爾各答建立“羅摩克里希那傳教會”。目前,這個傳教會不僅在印度各地,而且在東南亞和日本、英、美等國都有活動中心。羅摩克里希那的主要著作《羅摩克里希那福音》是其弟子瑪哈紮根據他的談話記錄而輯成。

羅摩克里希那傳教會

羅摩克里希那傳教會創立於1897年,總部設在加爾各答。該教會的創始人是近代著名哲學家斯瓦米·維威卡南達(辨喜1863——1902年)。維威卡南達為了紀念自己的宗教導師,故用其導師的名字——羅摩克里希那給這個組織命名。該組織的活動中心,與梵社一樣,也在加爾各答和孟加拉地區,但是它發展迅速,其影響很快就超過了梵社。一百多年來,它一直是印度教最有影響的改革社團之一。
羅摩克里希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