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釗

羅振釗

羅振釗,1962年08月08日出生於廣東陽春,是陽春市河朗鎮凌霄村衛生站的鄉村醫生,陽江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羅老膏藥製作技藝”項目的市級代表性傳承人。自1985年開始從事鄉村醫生工作以來,憑藉自己研製的治療風濕骨質增生等方面疾病的藥膏以及全心全意的真誠服務,贏得了當地村民對他的信任和尊敬。羅振釗傳承的羅老膏藥製作技藝還成功入選陽江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默默堅守的他,紮根山區40年,堅守崗位,二十四小時待命,服務患者過百萬人次。他的醫術、醫德,就像一股甘泉,滋潤著當地人們的心田,受到了村民們的普遍敬重,在退休後也表示將繼續幹下去。在陽春市衛生和計生局組織評選的首屆“陽春好醫生”中,羅振釗榜上有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振釗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籍貫:廣東陽春 
  • 出生日期:1962年8月8日
  • 畢業院校:陽江衛校 
  • 執業地點:陽春市河朗鎮凌霄村衛生站 
  • 出生地:廣東陽春
  • 職業:醫生
  • 傳承人:陽江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羅老膏藥製作技藝”項目的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人物經歷,南方農村報,技術,服務,數十患者拿著報紙上門求治,陽江日報,大山深處老鄉醫,廣東廣播電視台,非遺技藝,

人物經歷

2013年06月06日南方農村報“南粵好村醫”欄目刊登:《研製藥膏專治骨病治頑疾》。
2015年01月08日南方農村報“南粵好村醫”回訪:數十患者拿著報紙上門求治,陽春村醫羅振釗驚嘆“南粵好村醫”欄目影響力。
2016年09月03日羅振釗在《衛生醫藥》期刊發表:《羅老貼膏配合肩井穴推拿治療肩周炎臨床研究》。
2016年10月09日陽江電視台《漠陽紀事》欄目專訪:《鄉村醫生—羅振釗的故事》。
2016年12月26日羅振釗在《保健文匯》論著發表:《腰間盤突出症套用綜合保守療法配合羅老貼膏的療效分析》。
2018年08月羅振釗被陽春市衛生和計畫生育局評為“首屆陽春好醫生”稱號。
2020年03月05日羅振釗獲陽江市擬推薦廣東省鄉村振興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2021年04月02日陽春市河朗鎮凌霄村委會鄉村醫生羅振釗入選省鄉村振興先進候選名單
2021年04月19日廣東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大會召開,羅振釗(陽春市河鎮凌霄村鄉村醫生)入選先進一線工作者。
2022年03月28日陽江日報專訪羅振釗:《大山深處老鄉醫》。
2022年05月02日廣東廣播電視台廣東公共頻道《全民幫幫忙》欄目專訪:《鄉村醫生羅振釗:紮根山區40年退休了還要乾》。
2022年08月19日廣東廣播電視台珠江頻道《今日關注》欄目專訪:《陽春好醫生羅振釗 紮根山區40年》。
2022年08月23日廣東廣播電視台【珠江調查•深度】中國醫師節策劃 陽江陽春:自創膏藥除病患 紮根山區40年的鄉村醫生。
2022年09月13日陽江廣播電視台《漠陽紀事》欄目專訪:《行走在大山裡的鄉醫》。
2022年09月陽春市人民政府批准羅振釗傳承的羅老膏藥製作技藝入選陽春市第五批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增補項目名錄。
2022年12月22日陽江市人民政府批准羅振釗傳承的羅老膏藥製作技藝入選陽江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23年03月羅振釗家庭被陽春市婦女聯合會和陽春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授予陽春市“五好家庭”和“陽春市“最美家庭”榮譽稱號。
2023年11月陽江市委宣傳部、市婦聯、市文明辦公布2023年陽江市 “最美家庭”評選結果,羅振釗家庭獲得該榮譽稱號。
2024年05月接受陽江日報採訪:非遺技藝|一貼膏藥,四代匠心,跨越百年的堅守與傳承。
2024年05月16日陽春市政府網報導:非遺技藝|一貼膏藥,四代匠心,跨越百年的堅守與傳承。
2024年05月31日陽江日報刊登:歷經四代人的堅守與傳承,把“羅老膏藥”製作技藝發揚光大。
2024年05月31日陽江市政府網報導:陽春市:把“羅老膏藥”製作技藝發揚光大。

南方農村報

技術

研製藥貼治頑疾
羅振釗,高中畢業後便跟著當地一位老中醫學習,幾年後到陽春衛校接受正規的培訓,畢業後經過考核成為凌霄村衛生站的一名鄉村醫生。工作中,為了提高醫術,他又到陽江衛校進修了3年。多年的經驗讓羅振釗在治療好農村常見病、多發病之餘,還有自己獨特的專長。
由於凌霄村是多縣交界地帶,氣候潮濕,當地村民多有風濕病痛,羅振釗便專注於此,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查閱了大量書籍,研製成功專門治療風濕、骨質增生等方面疾病的中藥敷貼,並取名為拔毒膏。
據羅振釗介紹,拔毒膏由十多位中草藥製成,能祛風除濕、通徑活絡止痛。經過多年的臨床驗證,他發現拔毒膏不僅對風濕、類風濕、頸椎病、肩周炎,腰肌勞損有效,在治療腰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疼大骨節病、老寒腿等方面作用也很明顯。
河朗鎮凌霄村委會的陳先生,因骨質增生、腰間盤突出數年,常感腰部疼痛強直,不能俯仰,不能自轉側,下肢被壓迫的麻痹疼痛,不僅行動不便,而且有的時候,睡覺都睡不好。在多地治療後,效果欠佳,反覆發作。後經介紹來找羅振釗治療,陳先生服用了中西藥,再配合外貼羅振釗自己研製的拔毒膏。兩個療程後,他的病情已經好轉,現在甚至能幹體力活了。
“藥膏5天換一次藥、15天一個療程。一般病情不是很嚴重一兩個療程就見效了,而且費用也不貴。”羅振釗對記者說。他的就診日誌里詳細地記錄著患者的情況,從統計來好看,好轉率達到80%以上。前來就診的不僅有本地人,還有雲浮、信宜、羅定,甚至廣西的患者。
記者在採訪時,梁師傅專門從10公里外河朗鎮過來看診,梁師傅告訴記者,他的左腳腳踝患有風濕很多年了,腫痛,行走不便,在這邊治療了一段時間,現在行動方便了很多。“要不是羅醫生,現在估計都得拄拐了。”

服務

半夜步行出診
凌霄岩是陽春著名的風景區,遊客眾多,但這裡地理位置偏僻,醫療服務跟不上,當地政府就設立了景區衛生站,因為羅振釗技術好,服務也好,村民都推薦他坐診。就這樣羅振釗每天得在兩個衛生站看診,上午是在村委會衛生站,下午就到景區衛生站。羅振釗感嘆到,每天來回的確辛苦,但考慮到鄉親們和遊客的就醫需要,再辛苦也值得。
壙坑村地處群山之中,交通不便,進出村都是依靠步行。2011年5月的一天晚上,11點多了,羅振釗在睡夢中接到壙坑村村民林大爺的電話,說肚子疼的厲害。羅振釗二話不說起身收拾藥箱,步行了2小時以後,終於來到林大爺家,已經凌晨一點多了。羅振釗趕緊給他檢查,才知道是腎結石導致腎絞痛發作。羅振釗馬上給他打針止痛,做緊急處理,待林大爺的病情穩定下來後才往回趕,到家已經天亮了。
憑藉精湛的技術和高尚的醫德,羅振釗不僅被當選為河朗鎮鄉村醫生協會的會長,而且連續3年被陽春市推薦參加全國優秀鄉村醫生。

數十患者拿著報紙上門求治

2015年01月08日,南方農村報再次專訪羅振釗--數十患者拿著報紙上門求治。陽春村醫羅振釗驚嘆“南粵好村醫”欄目影響力。
據了解,一年多來,通過“南粵好村醫”欄目找到羅振釗治療風濕痛證、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多達百人。來自肇慶高要市的吳師傅便是“南粵好村醫”欄目的直接受益者之一。45歲的吳師傅來自高要農村。兩年前,在家幹活的吳師傅突然感到腰痛腿麻,以為扭到腰的他回家後自行買了止痛膏敷貼。然而,貼了一周也沒見效果,症狀反而加重,走路困難。家人於是帶他到當地人民醫院就診,拍片後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醫生告知,其腰椎間盤突出情況較嚴重,僅靠藥物和理療效果不好,必須到上級醫院進行手術治療。2013年夏天,吳師傅聽從醫生的建議,輾轉到廣州某大醫院進行手術。術後情況良好,以為痊癒的吳師傅便安心出院回家。可去年7月份,吳師傅又感覺腰痛,有經驗的他意識到可能是老病復發了。到醫院一檢查,果然是腰椎盤突出,且情況比上次還嚴重。由於已經動過一次手術,吳師傅不想再次手術,就一直通過藥物和按摩治療。為了治好病,他還試過好多秘方,可情況就是不見好轉。病痛折磨讓他難以入眠,身心疲憊。正當吳師傅被病痛籠罩時,南方農村報的“南粵好村醫”帶給了他一絲曙光。2014年8月,在家休養的吳師傅拿出一沓舊報紙翻閱,當看到2013年6月6日南方農村報“南粵好村醫”欄目刊登的《研製藥膏專治骨病治頑疾》一文時,他猶如找到救星。次日,吳師傅便帶著報紙從高要坐車到陽春凌霄岩風景區,拿著報紙一路找到了羅振釗的衛生站。回憶起初見這名患者,羅振釗描述道:“他雙眼迷離,一臉疲憊地走進我的衛生站,顫巍巍地遞上一份南方農村報,還翻出一打病歷和幾張CT片,叫我救救他。”吳師傅帶著哭腔說,他是家裡的經濟支柱,如果他的病治不好,腳不能走路,家裡怕是要垮了。羅振釗只好先寬慰他:“不要那么悲觀,只要堅持治療肯定能康復。”在詳細問診之後,羅振釗開了一個星期的中西藥和他獨制的拔毒膏讓吳師傅帶回去用。一個星期後,前來複診的吳師傅表示,腰腿疼痛的情況減輕了;堅持用藥三個月後,症狀基本消失。大喜過望的吳師傅專程帶上禮物登門致謝。日前,在接受南方農村報記者採訪時,吳師傅也表達了他的感激之情:“多虧‘南粵好村醫’欄目,才找對醫生治好了病。”他甚至有點懊惱地說,怎么當初沒及時看到報紙,不然就可以少受一年的罪了。據羅振釗介紹,這一年多來,像吳師傅那樣拿著報紙過來求治的患者大概有30來個。“說實話,我真沒想到‘南粵好村醫’欄目的影響力這么大。”如今,他把當期報紙用相框裱起來,掛在了衛生站最顯眼的地方,“這樣做的目的,一是讓廣大患者知道‘南粵好村醫’欄目;二是提醒自己必須不斷開拓新技術,治好更多的患者,這樣才是對這個欄目最好的回報。”

陽江日報

大山深處老鄉醫

在大山深處的陽春市河㙟鎮凌霄村,一位名叫羅振釗的鄉村醫生經常進村入戶巡診。翻過了一座山,越過了一道彎,眼前又是一座座山,今年61歲的羅振釗日復一日在山區行走,為分散居住的村民們送醫送藥。在這條山路上,他已經走了近40年。
近日,記者從陽江市區往北驅車120公里,來到凌霄村,在這個出門見山的山村醫療站,鄉村醫生羅振釗正在為患者看病。這些患者大多為小孩,只見羅醫生先後用自製的藥膏貼在小孩的肚臍,同時開了一些消炎藥給家長帶回去。“羅醫生不用打針,用藥膏貼小孩的肚臍,吃些藥,一般都會好。所以我們村的人都喜歡找羅醫生看病。”雲浮市雲安區富林鎮南浦村程女士說,她和丈夫騎著機車帶孫女來看病。“目前是春季,氣溫變化大,如果護理不到位,小孩容易患春季腹瀉、支氣管炎等。”羅醫生說,春季花粉過敏,誘發支氣管炎、哮喘病的患者也較多,除了對患者進行治療外,平時也對村民開展這方面的宣傳,讓民眾避免接觸過敏源。 
凌霄村以前溝壑縱橫,山路崎嶇,村民分布在七溝八樑上,看病難、看病遠,長期困擾著這裡的民眾。看到民眾求醫不易,1983年,高中肄業的羅振釗返鄉跟村里鄉醫當學徒,後來到陽春脫產參加過鄉村醫生函授培訓學習,稍後又到陽江衛校脫產進修學習3年,結合多年鄉醫積累的經驗和鄉村實際,他在學習中西醫知識的同時,還虛心向外地一些優秀醫生學習和交流,學會自己製作實用藥膏。隨著醫術的不斷提高,加上隨叫隨到,熱心為民眾服務,擁有良好的口碑,羅醫生的服務範圍已超出了凌霄村,輻射周邊六七公里遠,包括與雲浮市雲安區和羅定市交界跨市的山區民眾。
這么多年來,羅醫生從步行在山區的小路為民眾送醫送藥,到騎腳踏車,騎機車,再到如今開著小汽車進村服務民眾。他所服務這些村莊村民的身體狀況如何,哪位老人行動不便需要定時送醫送藥上門,羅振釗都牢記於心,在自己腦海里形成了一份特殊的健康檔案。不論颳風下雨,他都奔波在三縣(市、區)交界山村,不知背壞了多少個藥箱,穿破了多少雙鞋。他的醫術、醫德,就像一股甘泉,滋潤著當地人們的心田。2018年8月,在陽春市衛生和計生局組織評選的“首屆陽春好醫生”中,羅振釗榜上有名。
默默堅守,從小時候被“小羅醫生”看過病的人,到帶著小孩和孫子來找“羅醫生”看病,羅振釗得到了村民們的普遍敬重。一晃幾十年過去,羅振釗也到了退休的年齡。但他說,自己與民眾結下了深厚的感情,鄉醫的工作不會因為退休而停止,只要村民需要,他會一直幹下去,一直到乾不動為止。民眾用票給了他“陽春好醫生”榮譽,羅振釗表示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加以詮釋,不忘從醫初心,堅守醫者之道,守護村民一輩子。

廣東廣播電視台

珠江頻道《今日關注》:陽春好醫生羅振釗 紮根山區40年
【珠江調查•深度】中國醫師節策劃 陽江陽春:自創膏藥除病患 紮根山區40年的鄉村醫生
如果說國家醫療保障體系是一張“網”,那么鄉村醫生就是“網底”的健康衛士。日前發布的《“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明確了,未來幾年村醫隊伍的發展方向和重點任務。2022年8月19日,是中國第五個醫師節。今天,我們到陽江陽春市河㙟鎮的一個小山村,拜訪一位從業近40年的鄉醫,一起近距離去了解這位紮根一線的健康“守門人”。

非遺技藝

一貼膏藥,四代匠心,跨越百年的堅守與傳承
廣東陽春市河㙟鎮凌霄村的“羅老膏藥”製作技藝,作為陽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醫藥類代表項目,它不僅是古老中醫的現代表達,更是四代人心血與創新精神的結晶。一貼膏藥,四代匠心,跨越百年的堅守與傳承。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河㙟鎮凌霄村,解鎖熬制非遺膏藥的傳統技藝。
四代傳承 研製藥膏治療頑疾
羅振釗常年在河㙟鎮凌霄村第二衛生站坐診,空暇時間,就和他兒子羅清基研究藥方,那本泛黃的筆記本頁角因長年記錄翻閱已微微折皺,上面記錄的每一味草藥,都是家族智慧與歷史沉澱的見證。
“羅老膏藥”起源於創始人羅耀漢的自愈探索,為緩解腰腿疼痛,他從草藥與古籍中汲取靈感研製藥膏,從而開啟了一個家族與中醫藥不解的緣分。
“我爺爺將這門技藝傳給我父親,我父親又傳給我,祖祖輩輩就是這么傳下來的。”羅振釗介紹,目前他與兒子羅清基,為“羅老膏藥”製作技藝的三代與四代傳人。
口碑相傳 藥香飄溢四方
提及“羅老膏藥”中選用的藥材,羅振釗如數家珍:“ 伸筋草、骨碎補、制川烏、制草烏等,都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行滯去瘀、消腫化瘀、驅風散寒等功效。”凌霄村當地氣候濕潤,風濕等疾病頻擾村民。身為鄉村醫生,羅振釗憑藉數十年臨床經驗,進一步摸索發展了膏藥配方,研製出治療風濕疾病的中醫膏藥,有效緩解了村民們的病痛,其醫術與醫德也贏得了民眾的讚譽。
“許多雲浮、信宜、羅定、廣西乃至香港、澳門等地的患者,都來到我這裡求醫,我認為,療效就是最好的口碑。”羅振釗說道,“羅老膏藥”不僅在當地享有名氣,其製作技藝更是在2022年被正式列入陽江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匠心獨運 藥材取自本地
在熬制膏藥的房間,中藥與麻油的香氣交織。從膏藥的選料、浸泡、煉油、下丹去火毒至攤塗,羅清基對每個步驟熟稔於心。他始終堅守傳統,遵循父親教導醫道從經典起,熟讀《藥性賦》《湯頭歌訣》等醫學經典,了解每一味藥物的性質和功效,用好中藥治療疾病。”
羅清基介紹,“羅老膏藥”選用本地生長的鉤藤、海風藤、雞血藤、千斤拔、走馬胎、牛大力、桑枝、骨碎補、伸筋草、狗脊、絡石藤等,與其他地道精選的制川烏、制草烏、三七、紅花、土鱉蟲、五加皮、乳香、沒藥、血竭、冰片依方配比,需要精心製作,確保不在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
父子同心 傳統與創新並驅
在羅振釗看來,鄉村醫生是奮鬥在醫療預防保健的網底一線,讓村裡的民眾做到“大病不出縣,小病不出村”。羅清基在繼承父親衣缽的同時,也肩負起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重任。近年來,面對市場,羅清基兼顧傳統與創新,推出水溶性膏貼,實現傳統與現代便利的結合併引入現代設備提升產能。
羅清基希望能夠將“羅老膏藥”製作技藝代代傳承並發揚光大,“我會繼續努力傳承好這項技藝,讓更多人了解其背後的文化深意與獨特魅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