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老膏藥製作技藝:陽江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老膏藥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22年12月22日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傳統醫藥
- 傳承人:羅振釗、羅清基
- 項目保護單位:陽春市河朗鎮凌霄村衛生站
羅老膏藥製作技藝:陽江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羅老膏藥製作技藝:陽江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簡介2022年09月陽春市人民政府批准羅老膏藥製作技藝入選陽春市第五批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增補項目名錄。32022年12月陽江市人民政府批准羅老膏...
蔣氏骨傷膏藥製作技藝存世已有一百多年,其配方獨特,組方優良、工藝精湛,藥效經皮膚毛孔進入體內,通過經絡傳導,能夠祛瘀血、生新血、涼血、止血、通利關節、消腫、止痛、生肌、續筋接骨,療效十分顯著。膏藥製作技藝 (蔣氏骨傷膏藥製作...
萬氏膏藥製作技藝是南昌萬氏家族歷經200年7代傳承的傳統中藥炮製技藝,主要有跌打膏、三九三伏貼、健兒貼等傳統膏藥和膏藥療法,選料精緻,炮製嚴謹,治療頸腰椎病,風濕痛症,冬病夏治,兒童消化積食療效顯著。南昌膏藥製作工藝歷史悠久,...
淮安李氏膏藥製作技藝是光緒年間淮安籍中醫李廷佐所創製,在治療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炎等疾病方面療效顯著。淮安地區名醫輩出,遺澤豐厚,為膏藥熬制技藝的創製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李廷佐出生於中醫世家,博覽古今醫學書籍,研習古今方劑...
密氏膏藥製作技藝是臨沂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地區為蘭山區。2016年12月5日,密氏膏藥製作技藝入選臨沂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8年12月10日,密淑曉成為臨沂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密...
闕氏膏藥製作技藝,淮安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醫藥類擴展項目。歷史淵源 闕氏膏藥製作技藝源於清乾隆年間,闕尚志(1790年—1861年),邳州人氏,18歲從軍,拜師學醫,專治八旗士兵搏擊時的跌打損傷,離開軍隊...
中醫傳統製劑方法(徐氏正骨傳統膏藥製作技藝)2021年11月21日,中醫傳統製劑方法(徐氏正骨傳統膏藥製作技藝)入選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王氏中藥黑膏藥製作技藝,連雲港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統醫藥類項目。 歷史淵源 中醫黑膏藥作為中醫藥傳統製劑,從古到今數千年在民間廣為套用,王氏中醫黑膏藥由我先祖王學裕所創,先祖王學裕清朝道光人士,少年好學...
韓氏膏藥製作技藝是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申報地區是新鄉市牧野區。基本情況 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類別屬於傳統醫藥,級別是省級。傳承保護 2021年7月1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五批河南省...
王小兵 王小兵,《傳統膏藥(王氏牽正膏藥製作技藝)》項目傳承人。2021年11月,入選河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建議公示名單。
貴溪朱氏膏藥製作技藝,流傳於江西省鷹潭市、貴溪市的傳統醫藥,中山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技法流程 貴溪朱氏膏藥製作技藝主要分五大步驟。第一步:到深山老林採集各種草藥通過相應的製備方法後,再加工成細粉待用。第二步:貼膏粘性...
劉氏傳統黑膏藥製作技藝是臨沂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地區為沂南縣。2020年11月30日,劉氏傳統黑膏藥製作技藝入選臨沂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劉振安是臨沂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劉氏傳統黑膏藥製作...
戴曉覺膏藥製作技藝,蘇州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醫藥類項目。歷史淵源 戴氏中醫外科始創於一九二二年,由其家祖戴士柱(號石庵)始創,家祖得益於山東丁氏真傳,經本人細心琢磨,加上本人好學,結合古方、古訓,...
唐老一正齋膏藥製作技藝(金山鎮江膏藥製作技藝),第六批鎮江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歷史淵源 唐老一正齋膏藥製作技藝是外用敷貼的傳統硬黑膏藥製作技術,因其研製的膏藥療效顯著而影響遍及江浙滬、港澳地區和東南亞。其創始人唐守義...
唐老一正齋膏藥製作技藝 唐老一正齋膏藥製作技藝是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遺產類別 唐老一正齋膏藥製作技藝,江蘇省省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醫藥類項目。
闕宋氏膏藥製作技藝,淮安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醫藥類擴展項目。歷史淵源 闕氏膏藥,是由闕氏祖傳秘方煉製而成。據闕氏宗譜記載,闕氏於春秋戰國時代在下邳(今江蘇邳州)聚邑立姓。18世紀初葉,闕氏有精於醫道者...
河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郭峰膏藥製作技藝 新鄉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郭峰祖傳膏藥 發展歷史 2016年2月2日,新鄉市人民政府發布了《關於公布第四批新鄉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的通知》,郭峰祖傳膏藥...
張接骨膏藥製作技藝,鹽城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醫藥類項目。歷史淵源 張氏接骨膏已傳承六代,傳承時間已有200餘年,首創張祥瑞,在上海創立“祥瑞堂”藥店。根據《張氏秘本》記載,其正骨之醫術為當時正骨名醫其家...
李氏面癱膏藥製作技藝,連雲港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醫藥類項目。 歷史淵源 在清末李子良(李家駒的祖父)在海州城內中藥鋪做夥計,學習製作膏藥方法,經過多年實踐與試驗,形成了面癱膏藥秘方,並在海屬地區鄉村...
中醫傳統製劑方法(朱養心傳統膏藥製作技藝)嚴格按照選料、炸藥、下丹、收膏、去毒、烊膏、攤塗、加藥等十餘個步驟進行,特別是要求掌握煉油環節中“掛絲”“滴水成珠”,收膏“老嫩度”及攤膏中“菊花心銅鑼邊”等關鍵技術。 傳承...
伍舒芳膏藥傳統製作技藝是重慶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地區是合川區。基本情況 該項目類別屬於傳統醫藥,級別是直轄市級。傳承保護 2016年6月16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印發《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重慶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張氏正骨膏藥製作技藝是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申報地區是臨潁縣。基本情況 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類別屬於傳統醫藥,級別是省級。傳承保護 2021年7月1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五批河南省非...
羅清基,男,漢族,羅老膏藥製作技藝傳承人。人物經歷 2016年09月03日在《衛生醫藥》期刊發表:《羅老貼膏配合肩井穴推拿治療肩周炎臨床研究》。2016年12月26日在《保健文匯》論著發表:《腰間盤突出症套用綜合保守療法配合羅老貼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