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思舉

羅思舉

羅思舉(1764-1840年),字天鵬,四川東鄉(今四川宣漢普光)人,清朝將領。少有膽略,蹺捷,逾屋如飛。貧困,為盜秦、豫、川、楚間。結客報仇,數殺不義者。遭阨,幸不死,久之自悔。教匪起,充鄉勇,誓殺賊立功名。

基本介紹

  • 本名:羅思舉
  • 字號:字天鵬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四川東鄉(今四川宣漢普光)
  • 出生時間:1764年
  • 去世時間:1840年
  • 主要成就:平定趙金龍起義
  • 諡號:壯勇
  • 爵位:輕車都尉
人物生平,結果,自評,

人物生平

羅思舉出身農家,家境貧寒,非文生亦非武童,實實在在一介平民,卻在滿清貴族當權的清王朝,憑藉聰明勇敢和一次次戰功官至總兵、提督,成為名震滿清朝野,上馬管軍、下馬管民的“一等輕車都尉”、“振威將軍”。他的一生充滿著濃厚的傳奇色彩。
非文生亦非武童
羅思舉,宣漢普光鎮人,生於清乾隆二十九年五月初八,排行老二,自幼天賦聰明,八歲入學,能背誦而不認字,受到老師責備,就設法捉弄老師和同學。家境貧寒,吃不飽穿不暖,俗話說:饑寒起盜心,幼時的他難免做一些雞鳴狗盜之事。
1778年東鄉大旱,次年凶荒。民謠:“戊戌年前起,爛田乾透底。甑蓖問筲箕,何曾見顆米。”16歲的羅思舉帶著幼弟逃荒到太平,種地采樵,17歲時認為打柴沒有出頭的日子,讀書又不成,於是到終南山跟隨道人學了兩年武藝。辭別師傅返鄉,途中與巨一品等人結拜義兄弟,講究劫富濟貧,巨一品賭博,贏了繭商銀兩,繭商謊報遇盜,捕役追拿,羅氏等拒捕傷人。
21歲返回東鄉,其伯父、三叔見其不法,設計燒屋,誣賴其父子,雖經審訊得實,但在家鄉無趣,父子遂遷居陝西定遠廳。次年外出訪友,見人強娶寡婦為妾,抱打不平,送還孀婦;見人賣女慘狀,助銀贖回完聚;又看到債主逼債剝人衣服,遂代為還錢;遇到朋友缺少路費,乃搶人銀錢相助,及至得知被搶人之父正在監獄,就將錢還給人家。
29歲時,發生一客商被搶5000兩銀子的大案,人們想當然地以為羅思舉是盜首,四路緝拿。他的結盟大爺為得賞銀,把他的住所報告官方,並將他灌醉捉拿,嚴刑折磨,引起失主同情,要求撤訟,知縣赦放他人,惟獨拘留他。獄卒心狠手辣地迫害他,他被迫越獄逃跑。
隨後,行走江湖,為民除害行仗義。到陝西獨河霸除掉開賭局、放重利的惡棍包穀大王和平山王;在巴州金華石,懲治專偷耕牛的惡霸斜牽王,將牛散放給失主;到貴州大丫山,除掉攔劫行商客旅的冷氣王,將他們的銀子千餘兩、制錢千餘串分給附近窮人;行到荊州淺灘河,戕斃困山王;受人邀請,到洞庭湖擊斃專在湖面殺人劫財的船戶;到河南衛輝,殺死逼良為娼的人,放出婦女三十餘人,並各給銀兩;他聽說各州縣捕役荼毒百姓,乃訪查各地惡捕姓名住址,夜晚將他們暗行處置。以此惹怒官府,嚴行緝拿,幸遇道人救助,重上終南山躲避一年。
中年從軍入仕途
羅思舉時已30齣頭,卻窮困潦倒,四處漂泊,正在陝西的他聽聞家鄉東鄉白蓮教鬧事,認定亂世出英豪的時機到了,便星夜趕回羅家壩,參加了普光寺地主武裝,並在鳳林鄉圍堵義軍的戰役中表現突出被清軍看中,收編。隨後,隻身一人潛到峰城,在義軍熟睡時縱火焚營,立下大功,清朝正當用人之際,給其七品之銜頂戴,統制鄉勇,羅思舉由此步入了加官晉爵的仕途之路。
正當白蓮教起義軍王三槐與徐天德互為犄角,虎視縣城時,羅思舉已由清溪場退至縣城,建議八旗副都統佛住深挖城壕,加強戰備等,佛住自恃城高牆固,一心堅守不出,不聽其建議,羅思舉就跑到了方山坪縣令劉清軍中。由於清軍節節失利,縣令劉清向總兵索費英阿推薦了羅思舉。
羅思舉統領兵勇萬餘人,繞道老君場,經萬古樓、金岩關、窗子岩、劉家溝,在大團包平壩處紮營,圍欄挖溝,埋掩火藥、蔑條、竹木,用竹相連引線,待義軍逼進營地,羅思舉命人點燃火藥,使義軍損傷數千人,索費英阿趁勢趕來,奪得大團包,圍困金鵝寺。
相峙至四月,清軍“五路會逼”,羅思舉率鄉勇猛攻義軍大營。是役,戰鬥激烈,清軍攻陷冉家埡口,義軍損失慘重,退守大成寨。而羅思舉在馬腦岩率鄉勇利用熟識地埋的優勢,配合清軍展開游擊作戰,使義軍損失慘重。這一次,羅思舉又立了大功,經德勒泰、宜綿二人保奏,皇上賞其戴藍翎並千總銜。
此後,由於白蓮教王三槐、徐天德、羅其青三部會師巴州,實力強大,清軍節節失利,損失慘重,羅思舉利用所率之鄉勇熟悉地理,知曉人文的優勢,在觀音山、大青山、新店子等戰役中力挽狂瀾,屢立奇功,深受嘉慶帝的歡喜,再賞其花翎頂戴。
羅思舉在眾多鄉勇、團練中躍躍欲上,先是在貓耳洞協助清軍力破冉文儔部,後又於三墩坡設伏兵生擒劉朝選部王士昆,至開縣加擔灣殲滅劉部,生擒劉朝選、劉廷選兩人;在石埡子殲滅義軍千餘人,首領向老八被殺……憑藉一次次戰功,羅思舉獲得了一次次升遷,先後升任四川、貴州、雲南、湖南、湖北軍門提督。
思舉為官亦為民
川、楚之役,羅思舉遇事謀勇俱絕,憑著熟悉敵情、地勢、險厄,白蓮教義軍半皆為所殲,從而升任總兵、提督。在任總兵、提督時,羅思舉也曾為民辦實事,留下許多逸聞趣事。
據傳:羅思舉在重慶任總兵期間,宣漢有船至州河而下,卻被重慶人拒泊碼頭,於是有人到羅思舉處訴苦,羅聽後大怒,從總兵衙門騎一快馬,急馳江岸,將馬鞭擲地說:“以此地界為州河來船停泊之地,”從此重慶長江岸邊的千廝門碼頭為宣漢船泊停泊之地。宣、達船工、商賈無不歡心鼓舞,清溪白酒遠銷重慶。
羅思舉又在重慶由家人開了一家頗具規模的“清溪茶館”,門上親書楹聯“清溪龍泉水,九頂雪眉茶。”利用宣漢船幫長期用大缸裝送清溪礦泉水,泡宣漢名茶。從此,清溪泉水和宣漢名茶譽滿巴渝。
羅思舉任四川提督時,出頭立化緣薄,募款修廟,先捐銀10萬兩,官紳紛紛解囊募捐了數十萬兩銀子,大廟落成,改名“文殊院”。院中大雄寶殿,有48根石柱,石柱頂端還有“羅思舉捐助”字樣。同時,羅思舉還在普光寺街側建文昌書院四十餘間(普光鎮中心校前身),在太平鐔子峽、梭板洞等處修建鐵(木)橋3座,在太平觀音峽、達縣亭子、重慶安樂硐、棲流所等地修建義冢;在楚期間,帶領人民治理蝗災、發展生產。
王三槐東鄉豐城為巢,眾數萬,官軍莫敢擊,出掠羅家壩,團勇不習戰。思舉見賊前鋒數百,詭呼曰:“數十人耳!”眾氣倍,擊走之。游擊羅定國使偵豐城,還報:“請率死士夜搗之,官兵外應,可一舉滅。”定國以為狂。思舉憤,獨攜火藥往,乘烈風燔之。賊黑夜相蹂殺,走巔岩,踣死無算,遂奔南壩場。是役,一夫走賊數萬,聲震川東,總督英善給七品軍功,隸副都統佛住。川賊以羅其清、冉文儔、徐天德王三槐為最強,徐、王二賊合窺東鄉。思舉請佛住嚴備,勿聽。乃為知縣劉清說其清降,知其詐,馳歸,則賊已陷東鄉,戕佛住,清亦拔營去。時嘉慶二年正月也。
調苗疆凱旋兵猶未至,總兵索費音阿率甘肅兵來援,用思舉策,紮營大團堡,開壕樹柵,埋火藥,誘賊入,轟之,遂奪金峨寺賊巢,復東鄉。賊竄重石子、香爐坪德楞泰明亮並以兵會,思舉請仍如破豐城事,德楞泰壯之。隻身夜入賊營,會大雨,火藥不燃,賊覺,懼而遁。自是常將鄉勇,分路為奇兵,與官軍犄角,或為前鋒,殲孫士鳳於淨土庵,又敗賊於峨城山,皆以火攻劫營獲捷。時川賊與襄陽賊齊王氏等合,雲陽教黨亦起應。獲諜,知王三槐將赴陳家山,即假所獲賊旗,夜馳往,聲言白號賊至,賊下山迎,悉誘殲之,擒賊首高名貴,其黨張長庚覺而奔,追斬甚眾,擢千總。
三年,總督勒保誘擒三槐,其黨冷天祿踞安樂坪,環攻不下;召思舉往,夜率死士焚其巢。將明,殿旅出,大呼曰:“我豐城劫寨羅思舉也!”賊膽落,潰圍走。思舉戰績至是始上聞,擢守備。德楞泰圍羅其清等於箕山,復召思舉問計。思舉相地勢,曰:“賊各隘皆壘石守,惟山後懸削數十丈,必恃險乏備。若官軍攻於前,使不暇他顧;我率勇敢者梯而上,可搗也。”如其言,夾擊,大破之,餘賊四逸。思舉料其必走方山坪,率鄉勇先往,伏坪後,越數日,賊為官軍追擊,果至,擒斬幾盡,遂獲其清。四年,其清餘黨踞東鄉四季坪,從提督七十五破之。秋,敗賊巴州豆真坡,又援田朝貴於鐵爐山。
五年春,德楞泰冉天元川西,檄思舉率鄉勇三千赴軍。戰青龍口,賊踞山險,選精銳九十人夜薄賊巢,破之。賊分趨農安,將入陝,思舉獻計,請致書額勒登保,約守陽平關,易裝潛入賊卡,殺二賊,眾追捕,乃棄所齎書逸出。賊果不敢前,回竄江油。思舉先驅深入,伏起,奮鬥,而賊以擋牌御矢銃,困德楞泰於馬蹄岡;急趨救,使鄉勇人取石亂擊,毀擋牌。會冉天元馬蹶就擒,賊瓦解。假賊旗追逐餘匪,斬雷士玉。攻鮮大川於天寨子,山險不能上,德楞泰遣箭手五百助之,令伏岩下,先以鄉勇誘賊,俟擂石且盡,仰射,箭落如雨,賊退避,遂克之,思舉手擒賊六十餘人。德楞泰訶其輕生,聲色俱厲;思舉跪謝,良久出,則冠上已換花翎,由是深感德楞泰,樂為盡力。尋從勒保防嘉陵江,七十五桂涵新敗,調思舉代領所部鄉勇,擢都司。
六年,殲張世龍於鐵溪河,擊援賊陳天奇,陣斬之,賜號蘇勒芳阿巴圖魯,擢游擊。自是轉戰老林,餉不時至,煮馬韉,啖賊肉以追賊。七十五卞急,屢為賊所窘,輒賴思舉援救得捷。既而七十五坐事逮,德楞泰攻苟文明於瓦山溪,賊踞楠木坪,三戰不克。召思舉率鄉勇至,皆衣狗皮,躡草履,人笑為丐兵,夜越後山伏,一戰破之,殲苟明獻、苟文舉。眾詫曰:“丐兵破賊矣!”始補給餉,製衣履,擢參將。
七年,迭敗庹向瑤於風硐子、萬古樓,破齊國點於通江,殲張天倫、魏學盛於巴州。秋,擊劉朝選於仙女溪,遁鞋底山,擒之。又偕羅聲皋張簡、羅道榮於巴州。冬,唐明萬竄大寧,追至石柱坪,賊方食,奮擊,大潰,擒明萬。仁宗以明萬劇賊久稽誅,特詔嘉賚。諸賊漸就殲除,搜捕南山餘孽,兩年始清,擢太平協副將。十年,德楞泰剿寧陝叛兵,檄思舉赴軍,尋就撫,盡釋歸伍。思舉曰:“兵變,殺將陷城破官軍,亂無大於此者。反賞,是勸叛也!何以懲後?請誅首逆,以申國法。”諸將不可。後川、陝兵果數叛。
十一年,思舉攻西鄉叛兵,斬首逆於陣,風稍息。署川北鎮,擢涼州總兵,未之任,調重慶鎮。二十年,中瞻對番酋洛布七力叛,夾河築碉。總兵羅聲皋不能克,許其降,以專擅遣戍。命思舉進剿,克四砦,洛布七力就殲,請分其地以賞上下瞻對諸出力頭目,事乃定。

結果

道光元年,擢貴州提督,歷四川、雲南、湖北提督。十二年,湖南江華錦田寨瑤趙金龍為亂,與長寧趙福才糾合九沖瑤肆掠,提督海凌阿戰死,勢益熾。詔總督盧坤偕思舉討之,至永州,議遏賊南竄,斷其西道州、零陵、祁陽山徑,進兵兜擊。於是驅諸瑤出山,皆東竄常寧洋泉鎮,檄各路進逼合圍,四月,大破之,金龍中槍死,擒其妻子及死黨數十,賜雙眼花翎,予一等輕車都尉世職。時命尚書禧恩督師,未至軍,先三日奏捷。禧恩方貴寵用事,怒其不待,盛氣陵之。思舉曰:“諸公貴人多顧忌。思舉一無賴,受國厚恩至提督,惟以死報,不知其他!”禧恩無如何,則詰金龍死狀虛實,思舉獲其屍及所佩印、劍、木偶為證,乃止。二十年,卒於官,賜太子太保,謚壯勇。子本鎮,襲世職。

自評

思舉既貴,嘗與人言少時事,不少諱。檄川、陝、湖北各州縣云:“所捕盜羅思舉,今為國宣勞,可銷案矣。”再入覲,仁宗問:“何省兵精?”曰:“將良兵自精。”宣宗問:“賞罰何由明?”曰:“進一步,賞;退一步,罰。”皆稱旨。晚年自述年譜。川中殄諸劇寇,多賴其力,功為人掩,軍中與二楊並稱。楊芳於諸將少許可,獨至思舉,以為“烈丈夫”。嘗酒酣袒身示人,戰創斑斑,為父母刲股痕凡七,其忠孝蓋出天性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