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田

羅志田

羅志田(1952年~至今),著名歷史學家,四川大學歷史系七七級畢業,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現任四川大學、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1952年生,1977年考入四川大學歷史系,1981年畢業後曾在四川師範大學歷史系工作過一年。1987年留學美國。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立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其碩士學位論文獲歷史系研究生最佳論文獎。後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史學大師余英時先生。

1994年至2003年任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文科傑出教授,2003年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現任四川大學、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研究方向主要為中國近代文化史中外關係史,是當前中國近現代史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歷史學家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志田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52年
  • 職業:教授、歷史學家
  • 畢業院校四川大學新墨西哥大學普林斯頓大學
  • 主要成就:當前中國近現代史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歷史學家之一
  • 代表作品:《再造文明之夢--胡適傳》《激變時代的文化與政治——從新文化運動到北伐》等
  • 性別:男
學歷,任職簡歷,專著,合著,主編,論文,

學歷

1978-1981,四川大學歷史系七七級畢業,獲文學學士
1987-1989,新墨西哥大學歷史系畢業,獲文科碩士
1989-1993,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畢業,獲文科碩士、哲學博士

任職簡歷

1982-1994年,四川師範大學歷史系助教、講師
1994-2003年,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
2003年,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2002年6-7月,台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2006年7-10月,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2008年12月8-15日,新加坡國立大學Isaac M. Meyer Fellow

專著

1、《再造文明之夢--胡適傳》,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修訂版《再造文明的嘗試:胡適傳》,中華書局,2006年6月,326頁;修訂版《再造文明的嘗試:胡適傳》,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3月。
羅志田
2、《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
3、《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4、《二十世紀的中國思想與學術掠影》,廣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
5、《亂世潛流:民族主義與民國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6、《國家與學術:清季民初關於"國學"的思想論爭》,三聯書店2003年。
8、《近代中國史學十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9、《激變時代的文化與政治——從新文化運動到北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
10、《昨天的與世界的:從文化到人物》,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11、《近代讀書人的思想世界與治學取向》,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12、《變動時代的文化履跡》,香港三聯書店,2009年9月;簡體字版,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

合著

1、《東風與西風》(與葛小佳合著),三聯書店,1998年12月;修訂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1月。

主編

1、《二十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史學卷)》,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

論文

"National Humiliation and National Assertion: The Chinese Response to the Twenty-one Demands,"Modern Asian Studies,Vol. 27,No. 2(May 1993);
《胡適與社會主義的合離》,《學人》第4輯(1993年7月),頁7-49;
《南北新舊與北伐成功的再詮釋》,《新史學》(台北)5卷1期(1994年3月),頁87-129;
"The Chinese Rediscovery of 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The Jinan Incident as a Turning Point in Sino-American Relations,"Journal of American-East Asian Relations,Vol.3,No. 4(Winter 1994);
《西潮與近代中國思想演變再思》,《近代史研究》1995年3期;
《林紓的認同危機與民國的新舊之爭》,《歷史研究》1995年5期;
《胡適世界主義思想中的民族主義關懷》,《近代史研究》1996年1期;
《濟南事件與中美關係的轉折》,《歷史研究》1996年2期;
《中國文化體系之中的傳統中國政治統治》,《戰略與管理》1996年3期;
《走向"政治解決"的"中國文藝復興":五四前後思想運動與政治運動的關係》,《近代史研究》1996年4期;
《先秦的五服制與古代的天下中國觀》,《學人》第10輯(1996年9月);
《夷夏之辨的開放與封閉》,《中國文化》第14期(1996年12月);
《夷夏之辨與道治之分》,《學人》第11輯(1997年6月);
《傳教士與近代中西文化競爭》,《歷史研究》1996年6期;
《科舉制的廢除與四民社會的解體--一個內地鄉紳眼中的近代社會變遷》,《清華學報》(新竹)新25卷4期(1995年12月),頁137-60;
《前恭後倨:胡適與北伐期間國民黨的"黨化政治"》,《近代史研究》1997年4期;
《北伐前期美國政府對中國國民革命的認知與對策》,《中國社會科學》1997年6期;
《中外矛盾與國內政爭:北伐前後章太炎的"反赤"活動與言論》,《歷史研究》1997年6期;
《失去重心的近代中國:清末民初思想權勢與社會權勢的轉移及其互動關係》,《清華漢學研究》第2輯(1997年11月);
《清季民初經學的邊緣化與史學的走向中心》,《漢學研究》(台北)15卷2期(1997年12月);
《"新宋學"與民初考據史學》,《近代史研究》1998年1期;
《清季科舉制改革的社會影響》,《中國社會科學》1998年4期;
《近代湖南區域文化與戊戌新舊之爭》,《近代史研究》1998年5期;
《思想觀念與社會角色的錯位:戊戌前後湖南新舊之爭再思》,《歷史研究》1998年5期;
《西方的分裂:國際風雲與五四前後中國思想的演變》,《中國社會科學》1999年3期;
《從科學與人生觀之爭看後五四時期對五四觀念的反思》,《歷史研究》1999年3期;
《五代式的民國:一個憂國知識分子對北伐前數年政治格局的即時觀察》,《近代史研究》1999年4期;
《近代中國社會權勢的轉移:知識分子的邊緣化與邊緣知識分子的興起》,《開放時代》1999年4期;
《新的崇拜:西潮衝擊下近代中國思想權勢的轉移(上、下)》,《中華文史論叢》第60、61輯(1999年12月、2000年3月);
《走向國學與史學的"賽先生"--五四前後中國人心目中的"科學"一例》,《近代史研究》2000年3期;
《史料的儘量擴充與不看二十四史--民國新史學的一個詭論現象》,《歷史研究》2000年4期;
《古今與中外的時空互動:新文化運動時期關於整理國故的思想論爭》,《近代史研究》2000年6期;
《〈山海經〉與近代中國史學》,《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1期,頁181-192;
《從無用的"中學"到開放的"國學":清季國粹學派關於學術與國家關係的思考》,《中華文史論叢》第65輯(2001年5月);
《清季保存國粹的朝野努力及其觀念異同》,《近代史研究》2001年2期;
《從治病到打鬼:整理國故運動的一條內在理路》,《中國學術》2001年2期;
《新舊能否兩立?二十年代〈小說月報〉對於整理國故的態度轉變》,《歷史研究》2001年3期;
《物質的興起:20世紀中國文化的一個傾向》,《開放時代》2001年3月號;
《清季圍繞萬國新語的思想論爭》,《近代史研究》2001年4期;
《溫故知新:清季包容歐化的國粹觀》,《中華文史論叢》第66輯(2001年9月);
《抵制東瀛文體:清季圍繞語言文字的思想論爭》,《歷史研究》2001年6期;
《見之於行事: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可能走向》,《歷史研究》2002年1期;
《社會分野與思想競爭:傳教士與義和團的微妙互動關係》,《清史研究》2002年1期;
《文學史上白話的地位和新文學中白話的走向--後五四時期提倡新文學者的內部論爭》,《近代史研究》2002年2期;
《中國文藝復興之夢:從清季的"古學復興"到民國的"新潮"》,《漢學研究》20卷1期(2002年6月);
《送進博物院:清季民初趨新學者從"現代"里驅除"古代"的傾向》,《新史學》13卷2期(2002年6月);
《包容儒學、諸子與黃帝的國學:清季士人尋求民族認同象徵的努力》,《台大歷史學報》29期(2002年6月);
《學術與國家:北伐前後"國學"的學科定位與認同危機》,收入《國史浮海開新路--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2年7月;
《機關槍與線裝書:從"國學書目"論爭看民初科學與國學之間的緊張(1-3)》,《四川大學學報》2002年5、6期,2003年2期;
《文學的失語:"新紅學"與文學研究的考據化》,《中華文史論叢》第70輯(2002年12月);
《北伐前夕北方軍政格局的演變,1924-1926》,《史林》2003年1期;
《西學衝擊下近代中國學術分科的演變》,《社會科學研究》2003年1期;
《中國傳統的負面整體化:清季民初反傳統傾向的演化》,《中華文史論叢》第72輯(2003年5月);
《北伐前數年胡適與中共的關係》,《近代史研究》2003年4期;
《不改原有之字以開啟"相異的意義體系"》,《社會科學研究》2003年4期;
《"有道伐無道"的形成:北伐前夕南方的軍事整合及南北攻守勢易》,《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5期;
《國際競爭與地方意識:中山艦事件前後廣東政局的新陳代謝》,《歷史研究》2004年2期;
《有教無類:中古文化與政治的互動》,《社會科學研究》2004年2期;
《帝國主義在中國:文化視野下條約體系的演進》,《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5期;
《發現在中國的歷史——關於中國近代史研究的一點反思》,《北京大學學報》2004年5期;
“Imperialism in China: Evolution of the Treaty System from a Cultural Perspective,”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Spring 2005;
《走向“行動的時代”:“問題與主義”爭論後的一個傾向》,《社會科學戰線》2005年1期;
《外來主義與中國國情:“問題與主義”之爭再認識之三》,《南京大學學報》2005年2期;
《因相近而區分:“問題與主義”之爭再認識之一》,《近代史研究》2005年3期;
《事不孤起,必有其鄰:蒙文通先生與思想史的社會視角》,《四川大學學報》2005年4期;
《整體改造和點滴改革:“問題與主義”之爭再認識之二》,《歷史研究》2005年5期;
《李錦綸使美與中美雙方促進南北合作談判修約的嘗試,1927-1928》,《社會科學研究》2005年5期
《科舉制廢除在鄉村中的社會後果》,《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1期;
《六個月樂觀的幻滅:“五四”前夕的士人心態與政治》,《歷史研究》2006年4期;
《對共和體制的失望:梁濟之死》,《近代史研究》2006年5期;
《道鹹“新學”與清代學術史研究》,《四川大學學報》2006年5期;
《天下與世界:清末士人關於人類社會認知的轉變》,《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5期;
《理想與現實:清季民初世界主義與民族主義的關聯》,《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年;
《士變: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讀書人的革命情懷》,《新史學》18卷4期(2007年12月);
“From “Tianxia” (All Under Heaven) to “the World”: Changes in Late Qing Intellectuals’ Conceptions of the Human Society,”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May 2008;
《斯文關天意:1932年清華大學入學考試的對對子風波》,《近代史研究》2008年3期;
《無名之輩改寫歷史:1932年清華大學入學考試的作文題爭議》,《歷史研究》2008年4期;
《陳寅恪的“不古不今之學”》,《近代史研究》2008年6期;
《經典淡出之後:過渡時代的讀書人與學術思想》,《中華文史論叢》2008年4期;
《近三十年中國近代史研究的變與不變》,《社會科學研究》2008年6期;
《近代中國思想史研究的兩點反思》,《社會科學研究》2009年2期;
《文革前“十七年”中國史學的片斷反思》,《四川大學學報》2009年5期;
《轉變與延續:六十年來的中國史學》,《北大視野:新中國60年學術流變記》,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
《再論清季民初經學的邊緣化與史學的走向中心》,《文化與歷史的追尋:余英時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年12月;
《方法成了學名:清代考據何以成學》,《文藝研究》2010年2期;
《通史致用:簡析近代史學地位的一度上升》,《社會科學戰線》2010年2期;
《課業與救國:從老師輩的即時觀察認識“五四”的豐富性》,《近代史研究》2010年3期;
《他永遠是他自己——陳獨秀的人生和心路》,《四川大學學報》2010年5期;
《證與疏:傅斯年史學的兩個面相》,《中國文化》2010年秋季號(10月);
《往昔非我:訓詁、翻譯與歷史文本解讀》,《文藝研究》2010年12期;
《一次寧靜的革命:清華國學院的獨特追求》,《清華大學學報》2011年2期;
《迷途知返說教育》,《中國新聞周刊》2011年第23期;
《作為文化中心的大學》,《中國新聞周刊》2011年第28期;
《轉折:1924—1926年間北洋體系的崩潰與南方新勢力的興起》,《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4期;
《迫不及待的趕超心態》,《中國新聞周刊》2011年第34期;
《巴蜀文化的一些特色——第一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結束致辭》,《社會科學研究》2011年第6期;
《道亦方法?章太炎、胡適等近代學者關於“一以貫之”的新說及爭議》,《天津社會科學》2011年第5期;
《文化交流與文化自信》,《炎黃縱橫》2011年第4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