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羅家寶自幼生於戲劇世家,從小受到了粵劇的薰陶,對前輩藝人
薛覺先、
白玉堂、
桂名揚等名家的表演和演唱特色很有心得,顧集取各家之長,並結合個人的聲音條件,創造了獨樹一幟好聽好唱的 “蝦腔” 。
“ 蝦腔 ” 聲色渾厚甜潤,尤其是中低音區域音質厚實,共鳴強烈,行腔不事雕飾但極具堂皇華采,高音區域雖然非其所長,但他能根據本身聲線特點,發展出一套跌宕有致 。因其小名 “ 亞蝦 ” , “ 蝦哥 ” 、 “ 蝦腔 ” 之名由此而來。羅家寶的表演精湛洗鍊,儒雅溫文,風流倜儻。並被譽為 “ 小生王 ” 。首本名劇《
柳毅傳書》歷演不衰。
文革十年後,他從小生轉攻
官生,飾演了《
血濺烏紗》中的清官嚴天民、《
袁崇煥》中的主帥
袁崇煥、《夢斷香銷四十年》中的詩人
陸游,在
粵劇人物長廊里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深刻的藝術形象。 2002 年元旦的粵劇新年盛會上,羅家寶獲得了廣東省所授予的粵劇“ 突出成就獎 ” 。叱吒了舞台整整一個甲子的羅家寶在 2002 年 11 月成功地舉辦了 “ 從藝 60 年粵劇藝術系列活動 ” ,包括巡迴演出、推出個人自傳錄、個人曲集、藝術展覽和藝術研討會。在社會上得到了很大的反響。 代表作品:粵劇《
柳毅傳書》、《
袁崇煥》、《夢斷香銷四十年》、《
牡丹亭》、和現代戲《
山鄉風雲》、《
爭兒記》、《
亂世姻緣》等。藝術成就評價:首創粵劇“蝦腔”,成為當今粵劇主要唱腔流派之一。
人物關係
人物軼事
和崑曲演員學扇子功
1957年,
崑曲演員
周傳瑛到廣州演出,周傳瑛曾經說過,
粵劇中幾乎看不到一個會拿
扇子的演員,而在京劇和
崑劇中
扇子功是相當講究的。羅家寶抓緊機會上台向他請教,學會了他抓塵拂的功夫和扇子功,並且運用到自己的演出當中。1960年,羅家寶在北京參加戲曲表演藝術研究班,還請京劇大師
俞振飛教了他《
太白醉寫》中的身段。從一開始,羅家寶唱粵曲就沒有門戶之見,而後來形成的蝦腔,也是以聽眾易學易唱為特點,正是羅家寶在藝術上的包容性,才使得蝦腔在民間有更多的擁躉。
天光戲也不放鬆
曾經,羅家寶跟
陳錦棠學戲,並且在他的劇團演出天光戲,所謂天光戲,是晚上九點以後到凌晨兩點的戲,這時候名角都休息了,演出不受重視,儘管如此,羅家寶還是非常認真,有一次還和陳錦棠借了華麗的
戲服,立刻
神采奕奕,看到羅家寶演出的父親暗暗激動,親自換下“掌板”,為他打鑼助威。
第一次登台糊裡糊塗
羅家寶從小和父親、叔叔轉戰各地組團演出,他還只有幾歲的時候,在上海的一次演出中,大家發現少了一個跑龍套的,就臨時把羅家寶臉上塗上
油彩,套上一件怪怪的戲服,告訴他等會要扮一個小鬼,跟著幾個穿得一樣的演員一起走幾步,跳一跳就行了。羅家寶完全不知道自己演的是什麼,不過覺得新鮮有趣,這也是他第一次上台。
粵劇演唱不是一味地模仿
沒有好的劇本,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過去的編劇都是工作了幾十年的老編劇,有紮實的功底,而這群人當中,最年輕的都已經退休了。比如川劇因為
魏明倫,就紅火了好一陣子,可見編劇的重要。
粵劇演唱不能一味地模仿,還要加上自己對人物的理解,對劇情的理解,再加上我演出的劇目也是觀眾喜聞樂見的,所以蝦腔可以流傳得很廣。但是平易平是簡單,任何一個人的唱腔,如果都能夠流傳,都應該是經過精雕細琢的。
代表作品
電視劇
人物評價
羅家寶老師畢生致力振興粵劇,創立了粵劇蝦腔藝術流派,對粵劇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羅家寶先生的去世是廣東粵劇界及文藝界的重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