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克明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省信宜市池洞鎮扶參村
- 逝世日期:1932年秋末
- 職業:革命者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領導懷鄉起義
人物生平
羅克明出生於扶參村,幼年時隨祖父遷居懷鄉鎮百片坑村。1919年秋考入廣東省立第九中學,學習勤奮,是班內的高才生。1922年秋中學畢業後,任懷新國小語文教員。1925年秋考進廣東國民大學學習,積極投入學生運動,旋參加中國共產黨。
1925年12月,羅克明受中共廣東區委委派,回信宜從事建黨工作和開展農民運動。1926年1月,首先吸收了青年學生陳維世、潘定耀、雷永安等加入共青團,建立起信宜縣第一個共青團支部。他以這個支部為核心組織"醒民劇社",運用演話劇和街頭講演等形式,在懷鄉圩和農村進行宣傳,還在附近農村開辦夜校,團結教育農民民眾。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先後在懷鄉、中堂、平花、洪冠、平梅等十多個鄉建立起農民協會。7月,在懷新國小召開農民代表大會,通過農會章程和決議,正式成立懷鄉區農民協會。會後,開展減租減息,破除迷信,禁止蓄婢和買賣婚姻等活動,清算民憤極大的土豪劣紳賴莘農。
1926年冬至1927年4月上旬,羅克明領導懷鄉區和各鄉農民協會,進一步擴大組織,並新建立了兩個區和35個鄉的農會,全縣會員達4萬多人。同時,他吸收大批青年積極分子加入共產黨和共青團,擴大了共產黨組織和共青團組織,在縣內建立起懷鄉、東鎮兩個區的黨委會和13個鄉黨支部,黨員發展到210多人,共青團員達700多人。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信宜縣多數農會組織和農衛軍被國民黨反動派解散了,但由於羅克明處理得又早又好,懷鄉地區的農會組織卻巋然獨存。共產黨和共青團組織被迫轉入秘密活動。1927年5月,中國共產黨信宜縣委員會成立,羅克明和朱也赤(中共南路特委委員)、陳業之3人為縣委會成員,羅克明任書記。中共信宜縣委根據中共廣東省委和中共南路特委關於組織武裝起義的指示,在懷鄉地區繼續組織武裝隊伍,12月15日,發動了震動粵西的懷鄉起義。起義部隊成功地攻下了七區團局和二區區署,奪取懷鄉印金倉庫的存糧數百擔。16日在懷鄉圩背大營地召開民眾大會,宣布成立了懷鄉區蘇維埃政府。國民黨反動派集中縣兵、民團1000多人前來圍剿。由於敵強我弱,力量懸殊,羅克明決定撤離懷鄉,親自率領武裝部隊數十人,轉移到白石扶龍白泥埇,與敵激戰四晝夜後,他率領部隊突圍轉到洪冠。
懷鄉起義失敗後,羅克明被敵人懸賞通緝,他的家庭慘遭洗劫。羅克明帶著潘定耀、張敏豪等人轉移到錢排、達洞,重新組織起武裝隊伍70多人,發展共產黨員30多人,繼續堅持武裝鬥爭。1928年秋,信宜縣長楊偉績請調正規軍一個營,來達洞清鄉掃蕩,形勢空前惡化。羅克明被迫離開信宜,前往香港。
1932年春,羅克明又被調回香港工作。此時,他的肺病已到後期,中共香港組織的領導人安排他入醫院留醫。他婉言辭謝,默默忍受著疾病的折磨,繼續抱病堅持工作,直到病危才入醫院治療。1932年秋末,病逝於香港九龍廣華醫院,終年3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