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洛威爾

羅伯特·洛威爾

美國詩人。曾在哈佛大學求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拒服兵役遭監禁。60年代後在哈佛大學任教。晚年常住英國。詩集《威爾利老爺的城堡》獲普利茲文學獎。從詩集《人生研究》開始,寫作“自白詩”,主要探索過去與現在、個人與社會的關係,也接觸到60年代的重大社會政治事件。還寫有詩集《給聯邦死難烈士》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伯特·洛威爾
  • 外文名:Robert Lowell
  • 別名:羅伯特·洛厄爾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波士頓
  • 出生日期:1917
  • 逝世日期:1977
  • 職業:詩人
  • 畢業院校:哈佛大學
  • 信仰:清教主義
  • 主要成就:《威爾利老爺的城堡》獲普利茲文學獎
  • 代表作品:《不一樣的國度》《卡瓦納家族的磨坊》《生活研究》
生平,評價,

生平

羅伯特·洛威爾(Robert Lowell, 1917-1977),也翻譯為羅伯特·洛厄爾。美國詩人,素以高超複雜的抒情詩、豐富的語言運用及社會批評而著稱。洛威爾出身於波士頓的名門世家,遠祖和近親中包括一位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洛威爾(A. Lawrence Lowell)、天文學家帕西瓦爾·洛威爾(Percival Lowell)、19世紀詩人詹姆斯·羅塞爾·洛威爾(James Russell Lowell)以及意象派女詩人艾梅·洛威爾(Amy Lowell)。洛威爾1935年入哈佛大學,由於受形式主義詩學的影響,於1937轉入位於俄亥俄州的肯庸學院,求學於新批評派的大師約翰·克羅·蘭塞姆(John Crowe Ransom)門下,開始致力於“形式工整而內容艱深”的詩歌創作。1940年,洛威爾以優異的成績大學畢業並與信仰天主教的小說家瓊·斯特福德(Jean Stafford)結婚;同時洛威爾也經歷了個人宗教信仰上的疑惑,因憎惡清教主義過分喜歡聚集財富的價值觀,曾短暫放棄了他的清教主義信仰而昄依羅馬天主教。然而洛威爾與清教主義並沒有完全斷絕關係,相反,在他的詩歌中,清教主義傳統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羅伯特·洛威爾羅伯特·洛威爾
洛威爾大學畢業後曾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著名的文藝理論家和批評家克林斯·布魯克斯(Cleanth Brooks)以及羅伯特·潘·沃倫的指導下讀過一年的研究生。1943年因拒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去陸軍服役曾被監禁五個月。1944年,洛威爾發表了他的第一部詩集《不一樣的國度》(Land of Unlikeness),描寫了一個處於危機中的世界以及對尋求精神解脫的期待。1946年發表詩集《威利爵爺的城堡》(Lord Weary’s Castle),受到好評並獲得普利茲詩歌獎。1951年刊印長篇敘事詩集《卡瓦納家族的磨坊》(Mills of the Kavanaughs),講述的是一個希臘傳奇但場景卻設在美國的新英格蘭地區。此後,他在波土頓大學講授詩歌,學生中包括後來成為詩人的塞爾維亞·普拉斯(Sylvia Plath)和安娜·塞克斯頓(Anne Sexton)。在此期間,洛威爾經常受到精神分裂症的困擾而不得不到神經醫療康復中心住一段時間。1957年前往美國西海岸朗誦詩歌,聽到垮掉派詩人艾倫·金斯伯格朗誦的《嚎叫》而有所觸動,轉向沃爾特·惠特曼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式的自由詩體。1959年出版並於1960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生活研究》(Life Studies)揭示了洛威爾內心的痛苦與折磨,標誌著洛威爾詩風的巨大轉變。該詩集使他成為五十年代自白詩派中有影響的代表人物。他在一組自由無韻的詩篇中對自己的生活經歷和心理變化作了坦率和樸實的表述。在著名的《回憶西大街與勒普克》(Memories of West Street and Lepke)一詩中,他從平靜的50年代回顧狂熱的青春歲月和獄中生活;在“臭鼬的時光”一詩中,他以繁複的形象體現了異化的痛苦和絕望中的自救解脫。這些自傳性的詩篇充滿了人生經驗的真實情節,語言平易,親切感人,其影響所及,使所謂“自白詩”成為一時的風尚。
洛威爾於1963至1977年在哈佛大學任教期間捲入了六十年代的反戰和民運活動。1965年他拒絕了林登·詹森總統的白宮宴會的邀請以抗議美國的對外政策,1967年參加了反對越南戰爭向五角大樓進軍的行列。這期間他出版的詩集《獻給聯邦死難者》(For the Union Dead, 1964)、《大洋附近》(Near the Ocean, 1967)以及《筆記1967-68》( Notebook 1967-68 , 1969)等都有較濃郁的政治色彩。1973年出版的詩集《海豚》(The Dolphin)使他再度獲得普利茲詩歌獎(1974)。根據霍桑以及麥爾維爾的故事改編的戲劇三部曲《陳舊的輝煌》(The Old Glory, 1965)則對美國文化作了歷史考察。

評價

洛威爾的詩在表達當代世界風雲變幻方面,無論是客觀描寫還是表達主觀感受都有較強的表現力。他的詩以獨特的方式全面表達了生活在當代美國社會的痛苦經歷,無論是描寫公共事務還是個人情感都帶有一種張力,充滿衝突的意象與不和諧音,認為這個荒涼的世界需要宗教上的神秘主義來幫助人們解脫。其神秘性既體現在對信仰的忠誠上又同時體現在適度的懷疑上。洛威爾的後期詩歌較為舒緩,常以對話體及口語形式出現。洛威爾著名的自白詩“臭鼬的時光”描寫了一個無眠之夜,陪伴詩人洛威爾的只有他自己的恐懼以及出沒在街道上的臭鼬。該詩從較深層次的個人私密角度揭示了他內心的痛苦與折磨。1977年,洛威爾因心臟病死在紐約的一輛計程車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