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代儒學與政治》是2019年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紅珍。
基本介紹
- 書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代儒學與政治
- 作者:張紅珍
-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2月
- 定價:25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4362515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代儒學與政治》是2019年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紅珍。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代儒學與政治》是2019年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紅珍。內容簡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代儒學與政治》主要內容包括漢初儒學的復興,“春秋大一統”“天下之常道”新儒學的空前繁榮,“罷黜...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代儒學與政治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代儒學與政治》是一本競技類網路小說,作者是向世陵,總主編,張紅珍。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董仲舒提出建議漢武帝實行的統治政策和治國思想。所謂的“罷黜百家,表章六經”、“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指的就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前者是後者的別名。武帝即位為了進一步強化中央集權,儒家的大一統,仁義思想和君臣倫理觀念與武帝時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相適應。於是,思想領域,儒家取代了...
漢代哲學是先秦哲學的繼續和綜合發展,它奠定了中國哲學儒道並存互補的新格局,培育了中國哲學的基本性格和主要特徵, 並且直接孕育了具有強烈理性精神的魏晉哲學。思想概況 漢初記取秦亡教訓,緩和矛盾,休養生息,黃老之學盛極一時。隨社會政治經濟形勢的發展,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逐漸成為統治思想。
隨著漢帝國中央集權的鞏固,政治上大一統局面的出現,地主階級需要有維護其封建統治秩序的統治思想,於是逐漸棄黃老而重儒學。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地主階級思想家代表董仲舒則從“天人感應”的唯心主義觀點出發把儒學神學化,提出系統的君權神授和三綱五常的封建倫理道德。儒家思想成為官方的正統思想,這對漢代的...
《論語》是儒家經典之一。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論語》被尊為“五經之輨轄,六藝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資料。南宋時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使之在儒家經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祐年間,科舉開始以“四書”開科取士。此後...
建元新政,是指漢武帝在建元元年所推行的新政,包括興儒學、詔賢舉薦等措施。興儒學,漢武帝采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唯獨尊崇儒術,又設立太學,儒學經漢武帝的提倡以後便成為中國學術的正統。除弊政,《董生對策》中講過,董仲舒受到漢武帝欣賞的五大原因,有一條“更化”,也就是變革,革除一些弊政。詔賢舉薦,...
漢代思想家和政治家。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提出他的哲學體系的基本要點,並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漢武帝所採納。其後,任江都易王劉非的國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膠西王劉端的國相,4年後辭職回家。此後,居家著書,朝廷...
元光元年(前134年),漢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議,開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到了世宗孝武皇帝劉徹時,則採納董仲舒的建議,開始重用儒術,武帝時期兼用儒、法、道、陰陽、縱橫等各家人才,漢朝從此開始了“霸王道雜之”的治國歷史, “ 霸道”,即法家思想;“王道”,即是儒家思想。霸王道雜之,是將法家、儒家思想兼而...
在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思想要大一統的建議之後,施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將儒學作為正統思想,產生了中國特有的經學以及經學傳統。漢代立五經博士,明經取士,形成經學思潮,董仲舒被視為"儒者宗"。天人感應 董仲舒"天人感應"論,是以社會、政治來說的。他把《春秋》中所記載的自然現象,都用來解釋社會政治衰敗...
《舉賢良對策》是董仲舒提出的政治主張,公元前134年,漢武帝下詔徵求治國方略。董仲舒在《舉賢良對策》中系統地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董仲舒認為,“道之大原出於天”,自然、人事都受制於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應該是統一的。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大大...
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建議後,儒家書籍被奉為經典,法定為教科書,設專門博士官講授,成為判斷是非標準與決策依據。儒學被定為官學,必須有一部標準本作為評定正誤的依據,然而,皇家藏書樓里的標準本“蘭台漆書”卻由於腐敗而遭偷改。鑒於此,蔡邕向漢靈帝提出校正經書、刊刻於石的奏請,獲許。漢...
在春秋戰國時期,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與同期古希臘文明相輝映;以孔子、老子、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系,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至漢武帝時,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於是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為正統;同時,程度不同地影響其他少數民族,甚至影響到與中國相鄰的國家。在軍事理論方面,早...
時年45歲的董仲舒以六經之絕學,兼容百家之所長亦連答三章。漢武帝對董仲舒提出的“大一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治主張大為高興,從其所議,史稱《天人三策》。 《天人三策》開啟了漢代文治和中國文官制度的先河,開闢了多渠道選拔人才的方式,確立了儒學獨尊的地位,漢後歷代封建王朝的統治思想和統治理論...
儒生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系統地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董仲舒認為,“道之大原出於天”,自然、人事都受制於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應該是統一的。他把儒家的倫理思想概括為“三綱五常”。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從此儒學開始成為官方哲學...
到了漢代,由於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立五經博士,儒學定於一尊,《詩》、《書》、《禮》《易》、《春秋》成為官方的法定經典,取得了意識形態上的統治地位。在漢代,五經、六藝具有崇高的權威性,但經書畢竟是古代的東西,即使在某些方面具有指導意義,也總難和當時的政治與現實需要緊密結合。秦漢以來出現了...
到了漢代,由於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立五經博士,儒學定於一尊,《詩》、《書》、《禮》《易》、《春秋》成為官方的法定經典,取得了意識形態上的統治地位。在漢代,五經、六藝具有崇高的權威性,但經書畢竟是古代的東西,即使在某些方面具有指導意義,也總難和當時的政治與現實需要緊密結合。秦漢以來出現了...
故其得書之多,可與漢朝官家藏書相等。所得書皆古文及先秦舊書,價值較高。其學舉六經,立《毛氏詩》、《左氏春秋》博士。修《禮樂》,精儒學,山東諸儒多從其游。漢承秦制,到漢武帝時,感到光靠嚴厲的法制,沒有德行的教育,國家難以長治久安。於是,依從大儒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治主張,實行...
西漢文帝以後,國家對文化學術思想政策放寬,對教育和學術進行了重建,蒐集和整理了儒家的經典。漢初奉行的黃老思想對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而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則為建立封建倫理道德,鞏固中央集權統治奠定了理論基礎,在此基礎上中華文化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太學之名...
在思想方面,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使儒學成為了中國社會的統治思想,大力推行儒學,在長安設太學。儒家學說成為中國封建統治正統思想,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對後世中國政治、社會、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是也有弊端,就是不利於思想多元化的發展。科技 眾所周知,漢武帝劉徹,以其武功開闢了...
這些儒生丞相最大的特點,是他們普遍喜歡搞意識形態鬥爭,卻又大多疏於治國實幹,這樣,就在漢元帝以降把漢王朝迅速推向了一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以禮文治國的政治歷史時期,但是,儒生丞相們的疏於政事卻又將天下陷入到了一個越來越貧困和動亂的歷史歲月。西漢王朝230年,被後世史家單獨稱之為“儒宗”的有...
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建議後,儒家書籍被奉為經典,法定為教科書,設專門博士官講授,成為判斷是非標準與決策依據。儒學被定為官學,必須有一部標準本作為評定正誤的依據,然而,皇家藏書樓里的標準本“蘭台漆書”卻由於腐敗而遭偷改。鑒於此,蔡邕向漢靈帝提出校正經書、刊刻於石的奏請,獲許。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