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山摩岩石刻是桔園鎮楊家灘村的一個石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罄山摩岩石刻
- 所在地:桔園鎮楊家灘村
罄山摩岩石刻是桔園鎮楊家灘村的一個石刻。
罄山摩岩石刻是桔園鎮楊家灘村的一個石刻。罄山摩崖石刻(石麟現瑞)清——民國。位於桔園鎮楊家灘村。罄山位於城固縣城北10公里處,其山形似“罄”,故名罄山。它是城固縣歷史上的一座名山,登高望遠湑水繞其山腳而過,使人心曠神怡。...
濫壩村摩崖石刻,清嘉慶三年,該摩崖石刻於巨型山石之上,石頭上鑿有樁孔和踏步,碑文雕鑿處高約一米,寬約0.66米,碑文為陰刻,豎排,漢隸,文字模糊已不可變,款題“嘉慶三年八月三日榖旦”十字,樁孔為圓孔,徑0.16米,深0.18米,踏步為七層,長0.3-0.6米,高0.26-0.38米。碑文上額有扇形鑿痕,內刻“...
馮雲鵬詩云:“炕上曾眠果老仙,岩前細刻蓮花梗。滑石難登顧步遲,何處騎驢空引領”。其中的“蓮花梗”指“蒼崖古隸”一景中摩崖石刻中有蓮花圖案。“滑石”則指山中俗稱為萬丈滑石的巨石一塊,在果老炕東邊,雖不在八景之列,也是嵫山名勝之一。硯泉修禊 硯泉是嵫山西峰後邊的山泉,甘甜清洌,人稱硯泉。那裡...
鷂子尖古道,位於黑茶之鄉湖南省安化縣江南鎮境內。古道從江南鎮黃花溪村的緣奇橋起,至江南鎮資江岸邊五福宮碼頭止,全長30公里。 鷂子尖古道主要節點由南向北分別為:緣奇橋-大坪歇伙鋪-鷂子尖石板路(甘露亭、義冢、古碑、摩崖石刻、孟公廟)-爵公橋-洞市老街-永錫橋-思賢橋-江南鎮資江邊(良佐茶棧、德和...
在臥佛東西兩側的岩壁上,還有三處摩崖石刻,寺內尚存四通殘碑。在這些石刻、殘碑中,三處摩崖石刻和三通詩碑均為宋代所刻,惟八棱碑為唐代所刻。八棱碑銘文系佛經,凡二十七行,殘存六百四十一字,其落款與成州大雲寺墨書題記相同,故此八棱碑亦屬唐元和間所刻。從八棱碑落款中“牛方德並蓋幢亭子萻於成州...
樂山大佛(Leshan Giant Buddha),又名凌雲大佛,全稱為“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九十年。樂山大佛...
現庵為兩層民居式建築,庵旁岩壁上鐫有“江南第一山”石刻,為民國時期安徽省省長許世英所書。吊橋庵四周峰巒環抱,怪石崢嶸,山溪潺流,風景如畫。過吊橋,石級陡峭,”通天雲梯”考驗著行人腳力。過雲梯回眸北望,山色蒼茫,氣象萬千:那雲霧忽地從坡谷湧起,一剎那整個山巒一片;突然間山風吹來,雲消霧散,...
現庵為兩層民居式建築,庵旁岩壁上鐫有“江南第一山”石刻,為民國時期安徽省省長許世英所書。吊橋庵四周峰巒環抱,怪石崢嶸,山溪潺流,風景如畫。過吊橋,石級陡峭,”通天雲梯”考驗著行人腳力。過雲梯回眸北望,山色蒼茫,氣象萬千:那雲霧忽地從坡谷湧起,一剎那整個山巒一片;突然間山風吹來,雲消霧散,...
《紀泰山銘》形制雄偉,文辭雅馴,書法遒勁婉潤,端莊渾厚,為漢以來帝王摩崖石刻之最,開隸書新面目,是唐隸的代表作之一,歷代書家多有稱頌。唐竇泉《述書賦》贊玄宗的書法云:“開元應乾,神武聰明,風骨巨麗,碑版崢嶸,思如泉而壯鳳,筆為海而吞鯨。”竇泉兄竇蒙稱:“開元皇帝好圖書,少工八分書及章草...
一廂崖壁上似有石刻,但經千年風雨剝蝕,黝黑一片,實難辨析。三道天門上有石門樓。它背依天穹,使你頗覺已近九霄;下為百十級約80度的靠近石階,人們攀登恍若前人腳踩後者頭,雖輔以鐵鏈可拉,但仍讓你提心弔膽。三道天門上有一塊大約五十平方米的平台,這裡正好小憩。清風拂身,熱汗頓消。然少清頃,又覺寒...
南宋楊從儀墓志銘 南宋楊從儀墓志銘:石刻,南宋,碑高227厘米、寬110厘米、厚18厘米。南宋楊從儀墓志銘碑呈長方體帶鉚,鉚樁長31厘米,寬17厘米,高10厘米。砂石質斷為五節,粘合後完整。此碑完整記載楊從義的生平事跡,碑中記載的史料有許多在史書中沒有記載,填補了史書的不足,在研究南宋抗金史有重要的價值。
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眼長3.3米,肩寬28米 ,手指長8.3米,腳背寬8.5米,可圍坐百人以上,被詩人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為世界第一大佛(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大佛左側,沿“洞天”下去就是凌雲棧道的始端,全長近500米。右側是九曲棧道。巨型睡佛 “巨型睡佛”又...
1989年,蓮塘神符岩摩崖石刻被高要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岩洞內貌 岩洞內,是一處高大寬敞的洞廳,可容納三、四百人。岩壁上有巨大的鐘乳石,岩頂有水滲滴,石鐘乳仍不斷生成。這些石鐘乳千奇百怪,如大象,似麒麟,形蛟龍,象猛虎,形態迫真,惟妙惟肖。還有石鐘、石床、石幔、石香椽、石蘭花、...
這位徐提督實乃一位討厭的古蹟破壞者,在築地名勝風景區,仙人洞的山壁上,還有其題詠景物的石刻詩。(有專家認為草書"虎"字,乃周達武所為,權當一說吧。)自從紅崖天書捶拓事件發生後,世傳的紅崖天書摹刻本就被分為古來、今本兩類:古本六種:1、鹹豐之年吳振或;縮刻本;2、呂伶孫縮刻張春潭本;3、呂...
道教勢力得到極大發展,天下名山,幾被占盡,峻岭叢林之中,處處經聲罄音,香菸裊裊。臘山成為道教名山始於何時,已無原始資料可尋,但從目前殘存的碑記石刻看,臘山道教文化至遲發端於隋唐,之後鼎盛於宋元而完善於明清。經過歷朝歷代主持道人、地方官員、黎民百姓捐資獻力,豐富發展,遂成宏大之規模,影響波及中國北方...
得石刻戲書 蘭亭墨妙總非真,石鼓遺文字亦湮。更有斷崖刊詛楚,遼哉千載笑亡秦。讀林可山西湖衣缽 梅花花下月黃昏,獨自行歌掩竹門。只道梅花全屬我,不知和靖有仍孫。訪高菊磵 可惜吳中不見君,敵篷空載一溪雲。知君已到孤山下,日日梅花酒半醺。訪林可山 可山無日不吟詩,我欲論詩未有期。幾次孤山...
進山門走100米向右拐再走200米便到,點含逍遙二佛、石城、天山門,“福壽”石刻、神指撐腰石、海豚石、獅子石、斷板龜、逍遙洞、鸚鵡石、中天門、金龜攀崖、玉甲穿山、月牙石、青牛雲蹄、巨鯨出海、太白宮、天書石、仙人圃、通天門、金雀石、天梯石、逍遙亭、清風洞、犀牛望月山等景觀。石城 實為山寨,又稱...
古木蒼然幾歲周,摩空老乾蔭溪流。舉頭未見征帆下,來向清陰系小舟。聞和叔撫琴 蓐收傳令待殘更,斗轉參橫露氣清。誰弄瑤池三尺玉,怪來萬壑動秋聲。小山游翠峰寺攜枕席宿僧堂僧甚多而不與人相接戲成 痴坐禪關日亭午,靜看博山香一縷。欲知世上炎與涼,三扣金仙三不語。夜坐 深山五月清無暑,露氣漙空...
應美國“國際訪問者計畫”邀請與畫家戴光郁、曾曉鋒一道訪美,為時一月,飽覽西方大師名作和美國現當代藝術,同時也拜讀不少中國古代經典石刻和繪畫,是一次體味東西方繪畫藝術的饕餮盛宴。其間於西雅圖造訪華盛頓美術學院院長謝柏柯先生。香港藝倡畫廊舉辦“彭先誠個人畫展”,出版畫集《思古幽情》,並在新加坡藝術博覽會...
《臨池臆說》刻石碑為清碑,原存關王堡野鶴觀,1958年生產隊抬到庫房放化肥,有些字已脫落。1980年文物普查中運存於五門堰文管所。《臨池臆說》是張繩直的一部書法研究專著。張繩直於嘉慶二十一年(1816)寫成《臨池臆說》。歸里後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手書刻石,遺留至今。《臨池臆說》內容,前半部分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