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意義
缽池山是道教名山,這是眾所周知的,因為,它首先就是以名列道家七十二福地而出名的。但是,真正使缽池山在歷史上聞名的,卻是佛教。
據史料記載,早在北宋乾德元年(963年),高僧玉海就在缽池山興建了洪福寺(景會寺前身)。元明之時,香火盛極一時。特別是在明代,景會寺(一作景慧寺),擁有山門、鐘樓、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伽藍堂、祖師堂、法堂、丈室、齋堂、毗廬閣等,規模宏大,“殿閣宏敞、造像莊嚴、金碧輝耀而寺始極其盛噫”(見明金銑所作《束力封景會禪寺興造記》),成為淮東名剎,文人墨客題詠極多。而且,缽池山高僧雲集,僅《缽池山志》就收錄18位。
而道教方面,除了傳說中的王喬煉丹遺蹟外,只有一個乾元道院,規模也有限(“構屋數椽”)。同樣在《缽池山志》中,僅收錄一位道人名姓。兩者顯然不可同日而語。
因此,缽池山是源於道家而興於釋氏。
缽池山被毀之因
一般材料上均說,缽池山毀於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一場大水。這種說法,也不確切。確實,乾隆三十九年那場大水,對缽池山造成的打擊是相當沉重的。綜合史書上記載來看,主要破壞在這幾個方面:一是河水帶來的積沙淤平了山子湖和邱家湖(“及水退,平地積沙八九尺,湖亦淤平,僅存一線”),二是湖中名勝愛蓮亭被沖毀,三是景會寺被淤。
但是,缽池山卻並未就此在歷史上銷聲匿跡。
茲舉幾例:
其一,嘉慶乙丑(1805年),地方官李如枚作了一首《愛蓮亭》詩,在序中說,愛蓮亭被毀後,淮關監督伊齡阿在故址建觀音庵,後來又有人在此建文津書院。李如枚本人為使“愛蓮亭之名不致久而不遂沒”,於1804年改文津書院為愛蓮書塾。
其二,同治四年(1864年)舊曆三月十五,漕運總督吳棠曾游缽池山,並寫了一篇遊記。記中記載了其游景會寺並為寺題寫匾額和對聯。
其三,1927年,田毓王番在《缽池山志序》記載:去歲秋,偕友往訪景會寺,隱辰為之導遊。隱辰本人還於1938年為重刊《缽池山志》作序,這說明,當時景會寺還在。
但是,乾隆年間那次洪水,對缽池山的破壞確實是嚴重的,山子、邱家二湖被淤,等於湖光山色已去了一半。更為要命的是,此後大清由康乾盛世轉向衰落,因此,儘管景會寺歷代眾僧努力經營,非但未恢復元氣,反而在民國以來不斷的戰火中消亡,連缽池山本身也被當作建材被大兩採掘礦石而夷平。
天下七十二福地
地肺山--在江寧府句容縣界,昔陶隱居幽棲之處。
蓋竹山--在衢州仙都縣,真人施存治之。
仙?山--在溫州梁城縣十五里近白溪草市,真人張董華治之。
東仙源--在台州黃巖縣,屬地仙劉奉林治之。
西仙源--亦在台州黃巖縣嶠嶺一百二十里,屬地仙張兆期治之。
南田山--在東海東,舟船往來可到,屬劉真人治之。
玉溜山--在東海近蓬菜島上,多真仙居之,屬地仙許邁治之。
青嶼山--在東海之西,與扶桑相接,真人劉子光治之。
郁木洞--在玉筍山南,是蕭子云侍郎隱處,至今陰雨,猶聞絲竹之音, 往往樵人遇之屬地仙赤魯斑主之。
丹霞山--在麻姑山,是蔡經真人得道之處,到今雨夜多聞鐘磬之聲,屬蔡真人治之。
君山--在洞庭青草湖中,屬地仙侯生所治。
大若岩--在漫無邊際州永嘉縣東一百二十里,屬地仙李方回治之。
焦源--在建州建陽縣北,是尹真人隱處。
靈墟--在台州唐興縣北,是白雲先生隱處。
沃洲--在越州剡縣南,屬真人方明所治之。
天姥嶺--在剡縣南,屬真人魏顯仁治之。
若耶溪--在越州會稽縣南,屬真人山世遠所治之。
金庭山--在廬州巢縣,別名紫微山,屬馬仙人治之。
清遠山--在廣州清遠縣,屬陰真人治之。
安山--在交州北,安期生先生隱處,屬先生治之。
馬嶺山--在柳州郭內水東,蘇耽隱處,屬真人力牧主之。
鵝羊山--在潭州長沙縣,婁駕先生隱處。
洞真墟--在潭州長沙縣,西嶽真人韓終所治之處。
青玉壇--在南嶽祝融峰西,青烏公治之。
光天壇--在衡岳西源頭,鳳真人所治之處。
洞靈源--在南嶽招仙觀西,鄧先生所隱地也。
洞宮山--在建州關隸鎮五嶺里,黃山公主之。
陶山--在溫州安國縣,陶先生曾隱居此處。
皇井--在溫州橫陽縣,真人鮑察所治處。
爛柯山--在衛州信安縣,王質先生隱處。
勒溪--在建州建陽縣東,是孔子遺硯之所。
龍虎山--在信州貴溪縣,仙人張巨君主之。
靈山--在信州上饒縣北,墨真人治之。
泉源--在羅浮山中,仙人華子期治之。
金精山--在虔州虔化縣,仇季子治之。
閣皂山--在吉州新淦縣,郭真人所治處。
始豐山--在洪州豐城縣,尹真人所治之地。
逍遙山--在洪州南昌縣,徐真人治之地。
東白源--在洪州新吳縣東,劉仙人所治之地。
缽池山--在淮安市,王喬得道之處。
論山--在潤州丹徒縣,是終真人治之。
毛公壇--在蘇州長洲縣,屬莊仙人修道之所。
雞籠山--在和州歷陽縣,屬郭真人治之。
桐柏山--在唐州桐柏縣,屬李仙君所治之處。
平都山--在忠州,是陰真君上升之處。
綠蘿山--在朗州武陵縣,接桃源界。
虎溪山--在江州南彭澤縣,是五柳先生隱處。
彰龍山--在潭州澧陵縣北,屬臧先生治之。
抱福山--在連州連山縣,屬范真人所治處。
元晨山--在江州都昌縣,孫真人、安期生治之。
大面山--在益州成都縣,屬仙人柏成子治之。
馬蹄山--在饒州鄱陽縣,真人子州所治之處。
德山--在朗州武陵縣,仙人張巨君治之。
高溪藍水山--在雍州藍田縣,並太上所游處。
藍水--在西都藍田縣,屬地仙張兆其所治之處。
玉峰--在西都京兆縣,屬仙人柏戶治之。
天柱山--在杭州於潛縣,屬地仙王柏元治之。
商谷山--在商州,是四皓仙人隱處。
張公洞--在常州宜興縣,真人康桑治之。
司馬梅山--在台州天台山北,是李明仙人所治處。
長在山--在齊州長山縣,是毛真人治之。
中條山--在河中府虞鄉縣,是趙仙人治處。
湖魚澄洞--在西古姚州,始皇先生曾隱居此處。
綿竹山--在漢州綿竹縣,是瓊華夫人治之。
瀘水--在西梁州,是仙人安公治之。
甘山--在黔南,是寧真人治處。
山--在漢州,是赤須先生治。
金城山--在古限戍,又雲石戍,是石真人所治之處。
雲山--在邵州武剛縣,屬仙人盧生治之。
北邙山--在東都洛陽縣,屬魏真人治之。
廬山--在福州連江縣,屬謝真人治之。
東海山--在海州東二十五里,屬王真人治之。
《缽池山志》
時任淮安關監督的冒廣生來淮安僅一年光景便刊刻了《楚州叢書》。叢書收錄了自漢代以來到清代的詩文、碑碣、畫鑒、書法及專著、方誌等共23種。憑著他的執著精神,利用他和當地文人雅士交往多的便利,千方百計尋找線索,硬是從當地文人的詩集以及一些筆記中發現不少蛛絲馬跡。從他在《志》中註明的引文來看,他共參閱了各種文獻近40種,涉及100餘位文人墨客所寫的有關缽池山的詩詞歌賦近200篇。其中像《味靜齋詩集》、《墨香精舍詩草》、《妙葉堂集》等絕大多數都是難得一見的本子。這一點,連當地人也感受到詫異,如段朝瑞就說“余知者心燈、普雷耳,公竟至二十六人之多,且上及宋代,奇極博極”。憑著這些材料,冒廣生終於編成了《缽池山志》。
《缽池山志》分山水、建置、古蹟、金石、人物、方外等六個部分,另附志余。該書通過大量的詩詞歌賦、碑碣石刻勾勒出了缽池山的基本歷史輪廓,探述了其源流,以及山上各種名勝的興廢,使已經毀棄的缽池山能夠以另一種形式顯現在人們的眼前。而且,志中所引文獻,今多不傳,因此,冒氏的工作,也為今人研究缽池山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李白詩曰:“飛鳧從西來,適與佳興並。眷言王喬舄,婉孌故人情”。傳說王子喬為周靈王之太子,在缽池山煉丹得道而飛天成仙。丹成得道時,丹台下的丹井水變為三色,雞變鳳凰,犬變麒麟,與之一起升天。
缽池山公園
缽池山(淮安市水渡口)公園因山而得名,因水而生靈。缽池山 “盤紓凹曲,形若缽盂”,所以,人們稱其為缽池山。唐代杜光庭的《洞天福地記》最早記載缽池山被列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傳說周公子喬曾在此煉丹。
周公子喬是周靈王的太子,賦性閒靜,喜好吹笙,常被鳳凰和鳴之樂聲環繞。他才智過人,15歲就把晉平公使者叔謄問得瞠目結舌,無言以對。後因政見與他的父親不同出走,浪跡於伊、洛二水之間,拜浮邱公為師,在嵩山學道三十餘年。道成擇地煉丹,到淮水下游,發現了這個“幽遠閒曠”的缽池山。公子喬便築起煉丹台,在台下挖了丹井,井水清冽甘甜。金丹煉成後,飼雞犬,雞犬化成鳳和麟,公子喬便駕鳳攜麟升天而去。
李白《淮陰書懷》詩曰:“飛鳧從西來,適與佳興並。眷言王喬舄,婉孌故人情”,說的就是公子喬在缽池山煉丹飛升的故事。(現缽池山非歷史上的缽池山,原缽池山已於多年以前被毀,現缽池山為後人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