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纖維的結構包括形態結構、聚集態結構和大分子結構三個方面。
形態結構包括截面形態和縱向表面形態,截面形態反映了纖維的橫截面形態和纖維內部
空隙的數目、大小及分布,縱向表面反映了纖維表面的光滑和粗糙情況。
聚集態結構決定纖維力學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晶態結構、非晶態結構和取向度。
晶態結構指大分子相互之間整齊、穩定地排列而結合在一起,每一鏈節,甚至每一基團或原子,都處在三維空間一定的相對位置上或區域內,成為整齊而有規律的點陣排列結構,並有較大的結合能,大分子排列比較整齊,縫隙孔洞較少,表現出強度較高而變形較小。
非晶態結構指
大分子不呈晶態結構那樣規則整齊派排列的各種
凝聚態,大分子排列比較紊亂,堆砌比較疏鬆,其中有較多的縫隙孔洞,表現出強度較低而變形較大。實際上紡織纖維是晶態結構和非晶態結構的混合物。
取向度指大分子排列方向和纖維軸向符合的程度,纖維的取向度較高時,纖維的拉伸強度一般較高,伸長能力較小。
基本內容
纖維的形態結構,是指纖維在光學
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乃至
原子力顯微鏡(AFM)下能被直接觀察到的結構。諸如纖維的外觀形貌、表面結構、斷面結構、細胞構成和多重原纖結構,以及存在纖維中的各種裂隙和孔洞。
一般將形態結構按尺度和部位分為表觀形態、表面結構和微細結構三類。表觀形態,主要討論纖維的外觀的宏偉形狀和尺寸,包括纖維的長度、粗細、截面形狀和捲曲或轉曲等。表面結構,主要涉及纖維表面的形態及表層的構造,是微觀形態和尺度的問題,微細結構,是指纖維內部的有序區(結晶或趨向排列區)和無序區(無定形或非結晶區)的形態、尺寸和相互間的排列與組合,以及細胞構成與結合方式。
由於顯微觀察術的發展,微細結構的尺度已覆蓋了纖維晶區的的一般尺寸(20~200nm),並可達到1nm尺度,甚至0。1nm(A0級)。因此,聚集態結構和分子結構的內容,已可或將可在以觀察學為基礎的纖維微細結構中討論。纖維是柔軟細長物,其微細結構的基本組成單元大多為細長纖維狀物質,統稱為原纖(fibril),故纖維微細結構的主題內容是纖維的原纖結構與排列。
大多數的造紙纖維是(樹木的)韌皮纖維,它們起到樹根和樹葉間水分和營養物質的輸送作用。纖維是中空的管,由木素粘連在一起。木素硬脆,在光線照射下隨著時間延長而變黃。原料中的半纖維素與木素是共存的。半纖維素與木素來連線的纖維間區域被稱為
胞間層,它們把原纖維連線起來。半纖維素和木素也存在於整個纖維壁中,連線在一起成為潤濕的微纖維。
纖維的表面由線狀的長原纖維組成,橫截面積為400nm×400nm。這些原纖維也可以分成更細小的纖維,橫截面積為10nm×10nm,它們被稱為微原纖維。每個微原纖維又由數百根纖維素大分子平行捆在一起組成。
纖維壁由四個不同的層組成。外面第一層壁的每個細胞非常薄,無規律地排放在纖維上。第二層由S1、S2、S3組成,原纖維以平行螺旋狀排列,只是各層與纖維的軸向的夾角不同。內層的第二層S2是最厚的,占纖維素纖維的80%~95%。
特徵
原纖的結構特徵
纖維中的原纖是大分子有序排列的結構,或稱結晶結構。嚴格意義上是帶有缺陷並為多層次堆砌的結構。原纖在纖維中的排列大多為同向平行排列,提供給纖維良好的力學性質和彎曲能力。原纖也有呈網狀交叉排列,大多發生在
天然纖維中,是人工纖維極難達到的結構形式,但此排列結構提供給纖維側向的保護及結構穩定性。
纖維的原纖按尺度大小和
堆砌順序可分為基原纖→微原纖→原纖→巨原纖→細胞。並非所有纖維都有如此清晰的結構層次或劃分。如棉纖維無巨原纖之說;羊毛無原纖之分,且副皮質中無巨原纖結構層次。纖維有的就是單細胞體,如棉、麻等纖維;有的為多細胞體,故細胞的堆砌形成纖維,如
毛纖維、麻的工藝纖維。化學纖維和天然絲無細胞之說,但單一組分的纖維可以看作“單細胞”纖維,如普通化纖、蜘蛛絲、蠶絲的單絲等;而多組分的複合、共混化學纖維,蠶吐出的等,可以看作為“多細胞”的纖維。
原纖間的堆砌是通過低密度或無序排列的分子,甚至是
孔隙過渡,愈低層次即愈微小,原纖間的過渡區愈小,結構愈緊密而穩定;愈高層次,即愈大原纖間的過渡區愈大,無連線的孔隙愈多愈大,結構愈疏鬆而不穩定。但後者適於染料分子和水分子的進入,這對一般服飾用纖維有利,面對高性能纖維來說,則是致命的缺陷。
化學纖維由於結晶機理和生長方向會產生片晶(lamella),如摺疊鏈片晶(fold-chain lamella)和伸展鏈片晶(extendedchainlamella),導致纖維原纖結構的淡化或模糊化,甚至產生點狀或微晶粒“交聯”聯結的網狀結構,如彈性纖維類。但高強高模化學纖維,絕大數為原纖化結構
各層次原纖的特徵
基原纖是原纖中最小、最基本的機構單元,亦稱晶須,無缺陷。一般它由幾根以至十幾根長鏈分子,互相平行或螺旋狀按一定距離、相對穩定的地結合在一起的大分子束,直徑為1~3nm(10~30埃),並具有一定的柔曲性。
微原纖是由若干根基原纖平行排列組合在一起的大分子束亦稱未晶須,帶有在分子頭端不連續的結晶缺陷,是結晶結構。在微原纖內,基原纖與基原纖間一方面依賴於基原纖間分子間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則藉助於貫穿兩個以上基原纖大分子鏈的縱向連線。微原纖的直徑大約是4~8nm(40~80埃)個別也有高達100nm,可以藉助於電子顯微鏡觀察。相對於基原纖內分子間的距離要大,但尺寸小於基原纖內分子間的最小厚度(0。1~1nm)。 原纖是一個統稱,有時可代表由若干基原纖或含有若干根微原纖大致平行組合在一起的更為粗大的大分子束。原纖中會存在比微原纖中更大的縫隙和空洞,還可能有序態較差的非晶態部分。對於天然纖維,還可能夾雜一些其他成分的
化合物。它和微原纖一樣,也是依賴於分子間力和大分子鏈的縱向連線,將多個基或微原纖組合排列在一起,構成原纖。
原纖的直徑通常為10~30nm(100~300埃),原纖結構往往會出現晶區和非晶不規則交替的人狀態,它已經接近於光學顯微鏡可分辨的極限。這也是棉纖維中稱之的由來。原纖或原纖維之間是由穿插、縛結分子和微孔隙組成的無序區聯結,分子排列密度低,孔隙相對較大。
巨原纖是由多個微原纖或原纖堆砌而成的
結構體。它是由低密度排列,穿越微小間隙組成。對天然纖維,也可能夾雜其他成分物質。巨原纖橫向尺寸一般為0。1~0。6um,藉助於普通光學顯微鏡就可看到。
細胞是由巨原纖或微原纖直接堆砌而成的,並有明顯的細胞邊界。多細胞結構的纖維再由細胞組成纖維。不僅尺寸大小不同,排列狀態也不盡相同。細胞與細胞間由細胞間質粘合而成,聯結物質和結構與原纖不同,較為疏鬆,還有從
納米到
亞微米的
縫隙和孔洞。
纖維的聚集態結構
纖維的聚集態結構指構成該纖維的大分子鏈之間的作用形式與堆砌方式,又稱為“超分子結構”或“分子間結構”。具體所指纖維高聚物的結晶和非晶結構、取向與非取向結構,以及通過某些分子間共混方法形成的“織態結構”等。
1。纖維的結晶結構
基原纖微原纖大分子將纖維大分子以三維有序方式排列,形成穩定點陣,形成有較大內聚能和密度並有明顯轉變溫度的點陣結構,稱為結晶結構。將具有結晶結構的區域稱作結晶區。對纖維甚至原纖來說,很少存在完善的結晶區,往往是結晶與非結晶區的混合體,以及與某些結構缺陷區或其他摻雜成分組合的結構。
對於纖維聚集態的形式,20世紀40年代出現了“兩相結構”模型,即認為纖維中存在明顯邊界的晶區與非晶區,大分子可以穿越幾個晶區與非晶區,晶區的尺寸很小,為10nm數量級,分子鏈在晶區是規則排列的,在非晶區則為完全無序堆砌。這種模型稱為櫻狀微胞模型。
相關
人造纖維
人造纖維的劃分與叫法,主要指
再生纖維,即用天然高分子材料,經化學、物理加工而成的纖維,其與天然高分子纖維相對應,分為人造纖維素纖維和人造
蛋白質纖維。
人造纖維素纖維有粘膠纖維,銅氨纖維和纖維素酯(包括醋酸酯、皂化醋酸酯和硝酸酯)纖維。但最主要的是粘膠和醋酸纖維。人造蛋白質纖維有酪朊,絲朊和大豆蛋白纖維,但產量和使用極少,故在結構方面的討論很少,一般認定分子結構同天然蛋白質纖維,結晶略好,是β型鏈的微小結晶顆粒。
人造纖維素纖維的分子及組成與天然纖維素纖維完全一致,且純度更高,只是紡絲溶液不同分為粘膠與銅氨纖維。人造纖維素分子的鏈結構形式比天然纖維素纖維要複雜些,主要是因人為的紡絲加工過程而造成。其結構除與天然纖維相同的伸展鏈和無規排列外,還有摺疊鏈的形式。
人造纖維素纖維隨加工條件與方式的不同,其
聚集態結構有很大的差異,其結晶晶格形式主要是纖維素Ⅱ,有別於天然纖維素的晶格形式─纖維素Ⅰ,且分子來回摺疊形成規整的結晶結構。通常相鄰分子是反向的。人造纖維素除纖維素Ⅰ、Ⅱ晶格形式外,還有纖維素Ⅲ、Ⅳ、Ⅴ形式,這在天然纖維素中是不存在的。纖維素Ⅲ大都是液態氨,乙基胺或甲基胺膨潤纖維素所生成的氨纖維素,再蒸發去氨或胺後,生成的一種晶格變體。其單元晶胞與纖維素Ⅱ接近,a=7。74Å,b=10。3Å,c=9。9Å,β=58°。纖維Ⅳ是由纖維素Ⅱ或Ⅲ在極性液體中加以高溫處理而成的,故又稱“高溫纖維素”,其晶胞參數a=8。11Å,b=10。3Å,c=7。9Å,β=90°為正交晶系,纖維素V是用濃HCl(38%-40。3%)作用於
纖維素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