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錦》是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屹,田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織錦
- 作者:趙屹、田源
- 出版社:中國社會出版社
- 定價:9.4 元
- ISBN:9787508719375
《織錦》是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屹,田源
織錦指的是用染好顏色的彩色經緯線,經提花、織造工藝織出圖案的織物。歷史沿革中國絲織提花技術起源久遠。早在殷商時代中國已有絲織物。周代絲織物中出現織錦,花紋五色燦爛,技藝臻於成熟。漢代設有織室、錦署,專門織造織錦,供宮廷享...
中國手工織錦是織錦工藝術語。中國織錦工藝,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簡介 中國是一個紡織文明古國,在古代的中國,棉、麻、桑、蠶養植,礦植物染料的套用,紡織設備的發展進化,都已達到十分完善和先進的地步。作為絲綢大家族中一員的中國織錦工藝,在古代中國,也進化發展的十分完美。周代絲織物中出現織錦,花紋五色...
景頗族織錦是中國民族民間染織工藝百花苑中一朵瑰麗的“斑色”花,在景頗族人民中世代傳承,是景頗族婦女朝夕接觸的充滿濃郁民族風格的民間手工藝品。織錦的介紹 景頗族織錦內涵豐富,種類繁多,形式內容及色彩別具一格,花紋圖案獨樹一幟,它凝聚了無數代景頗族婦女的聰明才智和辛勤汗水,是景頗族婦女手工文化的藝術精髓所在...
土家織錦是武陵山區土家族人的西蘭卡普,歷史源遠流長。為我國少數民族織錦之一。土家織錦民間稱為“打花”,傳統織錦多作鋪蓋用,土家語稱為“西蘭卡普”,意思為土花鋪蓋。《大明一統志》稱之為“斑布”。宋代稱“溪布”、“溪洞面”。 土家錦的主要原料是絲線、棉線和毛絨線。它的織造方法是,沿用古代斜織機...
織錦 織錦是景天科擬石蓮屬多肉植物。
苗族織錦技藝,流傳於貴州省台江縣、凱里市、雷山縣的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據《峒溪纖志》記載:“黎人取中國彩帛,拆取色絲和吉貝,織之成錦。”織錦歷史最早可追溯至3000年前。20世紀80年代,黔東南地區的鄉村苗寨都盛行織錦之風。苗錦是苗族婦女利用當地所產的蠶絲、苧麻、木棉等纖維染彩而...
“黎錦光輝艷若雲”就是古人對黎族織錦工藝發出的由衷讚美。 古時中國南方各地的棉花是由原產地印度、南美等地通過海路經海南島等地傳入。黎族人民採用木棉花蒴果內的棉毛、薴(zhu)麻纖維,及分別來自於美洲和印度的海島棉、巴西木棉、大陸棉和樹棉等灌木類棉花,以織繡、織染、織花為主,刺繡較少,用天然植物...
中華名錦傣錦是傣族民間織錦,有棉布織錦和絲綢織錦之分。錦有廣泛的民眾基礎,傣錦以織工精巧,圖案別致,色彩絢麗,美觀大方,堅牢耐用和富有濃郁民族風情而著稱。它的圖案豐富多彩,有各種珍禽異獸的動物圖案、五穀花卉的植物圖案和幾何圖案等。每種圖案的色彩、紋樣都有具體內容,如孔雀象徵吉祥,大象象徵五穀豐登等...
土家族織錦技藝。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土家族織錦的工藝複雜,在織造上,使用古老的純木質腰式斜織機織造,需經過紡捻線、染色、倒線、牽線、裝筘、滾線、撿綜、翻篙、撿花、捆桿上機、織布、挑織等12道工序製作而成。2006年5月20日,土家族織錦技藝經國務院批准...
杭州織錦,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珍品,中國浙江杭州生產的以真絲、人造絲為主要原料的重緯多彩織錦。五代時,杭州出現官營絲織手工業。南宋時,杭州成為中國絲織業的中心,官營錦院規模龐大,織機數百架,工匠千餘人;民營絲織作坊也同時興起。明清兩代杭州織錦業以工巧聞名全國。1922年實業家都錦生在杭州創辦都錦生絲織廠...
魯西南民間織錦技藝是山東濟寧地方傳統手工技藝之一,省級文化遺產,系魯西南一帶的純棉手工紡織品,俗稱“土布”、“粗布”等,因圖案絢麗似錦,1985年被山東省工藝美術所定為此名,簡稱“魯錦”。魯西南民間織錦技藝以嘉祥為盛。工藝歷史 歷史概述 早在春秋時期,嘉祥一帶就是桑蠶之地,紡織業十分興盛。被譽為世界藝術...
杭州織錦技藝是浙江杭州的傳統技藝。杭州素有絲綢之府之稱。杭州織錦歷史可追溯至五代十國,吳越國王錢繆在杭州設立了官營絲綢作坊“織室”。明清“杭州織造局”是三大官辦織造機構之一,產品專供宮廷使用。優質的蠶絲,精湛的技藝,使杭州織錦成為中國著名的絲織品種,在中國織錦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019年11月,...
佤族織錦技藝,雲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21年5月24日,佤族織錦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項目編號為Ⅷ-249。歷史淵源 佤族織錦又稱佤錦,是佤族世代相傳的傳統技藝。佤族織錦廣泛流傳於佤山的村村寨寨,佤族婦女織錦除了做日常...
蠶絲織造技藝(杭州織錦技藝),浙江省杭州市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杭州織錦歷史可追溯至五代十國,吳越國王錢繆在杭州設立了官營絲綢作坊“織室”。明清“杭州織造局”是三大官辦織造機構之一,產品專供宮廷使用。文化特徵 杭州織錦有58道傳統手工織錦工序,五彩錦繡織錦的織紋穿吊裝造法以及盤...
《中國織錦大全》,中國首部織錦專業詞典。2014年12月27日首發。內容簡介 織錦是絲綢織物中結構最複雜、花色最豐富、工藝最精湛、價格最昂貴的一種,是絲綢百花園中最瑰麗的花朵,數千年來一直聞名於世。其主要技藝已被列入人類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必要對其進行全面的、系統的研究和總結。《中國織錦大全》共分三...
布依族織錦 布依族織錦是貴州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地區是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傳承保護 2009年9月30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印發《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黔府發〔2009〕30號)》,布依族織錦被列入貴州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祖國的大西北——新疆塔克拉瑪乾大沙漠腹地的漫漫黃沙中,坐落著被世人譽為東方“龐貝”的尼雅遺址,這裡是漢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精絕古國所在地。公元4世紀,這個在絲路上曾經繁榮一時的綠洲小國悄然沉沒在浩瀚無垠的沙海之中,其宏偉的國都尼雅也從此默默地沉睡在大漠深處。織錦的發現 1901年,英籍匈牙利人考古學家...
苗族織錦 苗族織錦是貴州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地區是麻江縣、雷山縣。傳承保護 2007年5月29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印發《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通知(黔府發〔2007〕16號)》,苗族織錦被列入貴州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絲綢織綿畫是採用高仿真數碼印染技術一比一在絲綢上臨摹原作。再經過國畫或者油畫的裝裱工藝,製成的高檔裝飾畫。藝術概況 織錦是指有花紋或字畫的彩色絲織品。據考證,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它始於西周時代。到秦漢時期人們已經發明了第一部提花機。舊時只供皇家御用的織錦,現已“飛入尋常百姓家。”“真絲織錦...
織錦畫也叫彩織,是一種有花紋圖案的絲織品,以書畫為底本,用織錦工藝織成的書畫作品。現代織錦畫,一般畫芯採用全天然桑蠶絲原料,電腦數碼仿真技術精心加工而成。成品後採用傳統工藝—綾絹裝裱。由於是真絲色織品,畫面光澤鮮活,富有立體感、品質檔次高、價格適中,具有不易褪色、易於收藏等特點,被當今人們奉為...
四大名錦,即雲錦、蜀錦、宋錦、壯錦。雲錦,產地南京,可追溯至宋朝,因色澤光麗燦爛,狀如天上雲彩,故而得名,流行於明清時期,是皇家御用品貢品,被專家稱作是中國古代織錦工藝史上最後一座里程碑。蜀錦,漢至三國時蜀郡(今四川成都一帶)所產特色錦的通稱,因其歷史悠久、工藝精湛、圖案華美,成都“錦官城”...
它是一種用金線顯示花紋而形成具有金碧輝煌效果的織錦。所採用的金線有片金和圓金兩種,具體製作方法為:先將黃金打成金箔,用紙或動物表皮作背襯,再切割成強絲線的片金;也可將片金纏繞在一根芯線之外,即成圓金。織金錦的織造技術對後世的影響極大,尤其是對明清流行的緞織物的產生具有重要的意義。發展歷史 中...
傣錦,即傣族的織錦,是流傳在傣族民間的一種古老的手工紡織工藝品,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少數民族特色。主要產地分布於傣族世居的雲南德宏、西雙版納、耿馬、孟連等地的河谷平壩地區及景谷、景東、元江、金平等縣和金沙江流域一帶。工藝簡介 傣錦是少數民族織錦之一。當地稱“娑羅布”。漢代傣族屬“哀牢”。傣錦也有棉...
中國壯族傳統手工織錦。據傳約起源於宋代,以棉、麻線作地經、地緯平紋交織,用於製做衣裙、巾被、背包、檯布等。主要產地分布於廣西靖西、忻城、賓陽等縣。傳統沿用的紋樣主要有二龍戲珠、回紋、水紋、雲紋、花卉、動物等20多種,又出現了“桂林山水”、“民族大團結”等80多種新圖案,富有民族風格。壯族是一個...
魯錦織造技藝,山東省鄄城縣傳統手工織錦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魯錦織造技藝的製作工藝複雜,先後需要經過紡線、練染、布漿、挽經、做綜、闖杼、掏綜、織布等72道工序製成魯錦成品。2008年6月7日,魯錦織造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Ⅷ-103。歷史淵源 ...
織錦在苗族中很盛行。苗繡的方法是把牽好的經紗軸擱在織機上,再用一塊光滑的竹片按照花紋需要,向經紗的一根或數根挑通,而後引進一根緯線。黔東的織錦有寬窄兩種,窄的只有四、五分到二寸左右,作帶子用。台江縣清水江邊用作裙圍的織錦,寬約尺許,都是彩色絲線織成,花紋五彩繽紛,鮮艷奪目。黃平、施秉西部...
瑤錦,瑤族民間織錦。以廣西瑤錦較聞名。套用較普遍,常見有床毯、被面、背袋、𧟌芯(一種布質背幼兒兜帶上的一塊裝飾織物)、彩織帶(用作腰帶、腳籠帶等),多為棉經絲緯,腰機織造。瑤族世居深山峻岭,受自然環境的陶冶,織錦紋樣多為方形、菱形、三角形等幾何形作對稱式波狀二方連續排列,組成山峰、巨龍等...
到了漢代,成都織錦業日盛,以致“機杼相和”,蜀錦織造技巧日趨熟練,以其做工精緻、花式繁多聞名於世。蜀錦的織造在漢唐時期以多綜多躡織機為主。漢朝張蹇出使西域,見當地商賈皆偏愛一種錦緞,張蹇一看,原來是成都的蜀錦。漢代蜀郡成都人楊雄在《蜀都賦》中寫道:“若揮錦布繡,望芒兮無幅。爾乃其人,自造奇...
宋錦的淵源可追溯至春秋時,地處江南的吳國貴族已經在生活中大量使用織錦。歷經各時代的發展,織錦技藝在北宋時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唐宋時,蘇州成為國內絲綢生產中心。南宋時,蘇州成立了作院,這時在蘇州織錦中,出現了一種質地精美、技藝獨特的新品種——蘇州宋錦,除用於袍服衣著等服用外,還大量用於書畫捲軸類技藝...
蜀錦有兩千年的歷史,大多以經線彩色起彩,彩條添花,經緯起花,先彩條後錦群,方形、條形、幾何骨架添花,對稱紋樣,四方連續,色調鮮艷,對比性強,是一種具有漢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的多彩織錦。與南京的雲錦、蘇州的宋錦、廣西的壯錦一起,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名錦。四川古稱“蜀”、“蜀國”和“蠶叢之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