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改區熱潮

一股撤縣設區的浪潮正在多地醞釀。有專家表示,“據我所知,目前正在推動縣、市改區的城市有好幾個,還有一些不知道的,數量沒有一百個,可能也有七八十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縣改區熱潮
  • 類型:社會現象
  • 原因:符合城市發展規律等
  • 問題:造成土地等資源浪費等
現象,出現背景,發展規律,帶來問題,

現象

縣改區熱潮
有著“中部第一縣”之稱的長沙縣或許桂冠不保,取而代之的可能將是星沙區;
作為“西部第一縣”的雙流縣,也可能變成雙流區
“蘇北第一大縣”銅山縣則已正式撤縣併入徐州市,改稱銅山區
此外還有訊息顯示,郫縣也可能撤縣,變為蜀都區;而原本隸屬廣州管轄的縣級市增城市也可能撤市設區。

出現背景

“市管縣”這種體制的形成發展延續有非常複雜的原因,以往在中國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進步方面也曾起過重要的作用。但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特別是區域經濟的發展、行政治理環境和手段的變化,這種適應計畫經濟年代的行政區劃體系,因層級過多導致的問題日益顯現。
歸納起來,大致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管縣的地級市大多不是符合憲法規定的“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它們領導和管理縣缺乏憲法和法律依據。
第二,市管縣增加管理層次,提高行政成本,降低行政效率
第三,規模小、輻射功能弱的地級市,“小馬拉大車”,並未帶動所轄縣發展。
第四,普遍存在市“吃”縣、市“刮”縣、市“卡”縣現象,市縣矛盾突出。
第五,在中心城市和其所轄縣經濟實力相似的地區,市管縣體制制約縣的發展和大都市圈的形成。
第六,市管縣體製造成了廣域型城市的大量出現,農業人口依舊占絕對比重,二、三產業的比重也比較低,導致城市虛化和泛城市化現象。
第七,市管縣往往背離市帶縣、工農互補的初衷,變成重工輕農、厚城薄鄉。
全國人大常委、經濟學家辜勝阻教授也曾指出,“市管縣”體制有不利於縣域經濟發展,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就是“擴權強縣”。據悉,國務院曾專門成立縣改市領導小組,但目前由於這項工作已經停滯了近15年,許多希望縣改市的要求無法得到回響。楊中川表示,從做大做強縣域經濟的角度,應立即解禁“縣改市”。

發展規律

縣改區熱潮
中國城市經濟學會中小城市經濟發展委員會秘書長楊中川表示:目前轄區人口、產業體系等已經融入城市成為城市核心部分的縣,撤縣設區是應該的,這符合城市發展的規律,但是有些縣,比如說長沙和雙流,70%以上人口仍在農村,尚未完全融入城市,當地政府工作重心在農村,撤縣設區未免操之過急。
“1998年我國有建制市668個,現在已經減少到655個,也就是說有13個城市已經‘消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牛鳳瑞說,近年來中國許多大中城市發展速度比較快,擴展受限,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撤市建區或撤縣設區調整行政區劃,但是調整區劃不是實現城市擴張的根本途徑。
牛鳳瑞認為,城市擴張首先是人口和經濟規模的擴張,“撤縣建區意味著原來很多決策權將被市里上收,經濟社會發展自主權大打折扣。”他直言,當前有些地方搞撤市建區或撤縣設區,目的是為了統計數據好看。
實際上,撤市建區或撤縣設區背後是中國城鎮化的戰略選擇問題,前不久發布的2010年《中小城市綠皮書》指出,中小城市是中國行政區體系中重要的戰略節點,在改革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010年中央“一號檔案”提出,要把加強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作為重點,大力加強縣城和中心鎮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全方位提高城鎮化發展水平。

帶來問題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司長李兵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撤縣設區應該慎行。“對於發展空間確實比較緊張,從統籌協調區域發展出發,可以允許有條件的地方撤縣設區,但是太多就有問題。”
楊中川認為,盲目撤市建區或撤縣設區,容易造成土地等資源浪費和城市“攤大餅”現象。在中國城市管理方面,應該淡化行政級別官本位意識,地級市根本沒有必要存在,可按照大、中、小城市進行管理。
在楊中川看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城市發展也是如此。他擔憂的是,隨著全國百強縣市中“中部第一縣”、“西部第一縣”等被改區,縣域經濟發展失去龍頭引領,學習趕超的氛圍淡化,許多先進經驗難以傳承下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