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練兵紀實
- 作者:戚繼光
- 附雜集:6卷
- 正集:9卷
簡介,篇目,內容,
簡介
它和《紀效新書》稱為戚氏兵書姐妹篇。 九卷九篇共二百六十四條
篇目
練伍法第一、練膽氣第二、練耳目第三、練手足第四、練營陣第五(場操)、練營陣第六(行營)、練營陣第七(野營)、練營陣第八(戰約)、練將第九。後附雜集六卷六篇:儲練通論(上下篇)、將官到任寶鑑、登壇口授(李超、胡守仁輯)、軍器解、車步騎營陣解。書前還冠有“凡例”即“分給教習次第”共十五條,記述了將、卒各自應學習的內容、標準,教材發放辦法,督促學習的措施等。
內容
《練兵實紀》內容廣泛,涉及兵員選拔、部伍編制、旗幟金鼓、武器裝備、將帥修養、軍禮軍法、車步騎兵的編成保結及其同訓練等建軍、訓練和作戰的各個方面。正文一至四卷側重單兵訓練;五至八卷和“雜集”的《軍器解》、《車步騎營陣解》講營陣訓練;正文第九卷和“雜集”中的《儲練通論(上下篇)》、《將官到任寶鑑》和《登壇口授》等篇記述了將帥的選拔培養、應具備的條件等。
《練兵實紀》寫於《紀效新書》之後,起筆於1568年,成橛?571年。它既注意吸收南方練兵的經驗,又結合北方練兵的實際,其練兵思想在《紀效新書》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
《練兵實紀》,清代常州麟玉山房刊本刻成《練兵紀實》。《明史·戚繼光傳》記作《練兵事實》,顯系筆誤。中華書局點校本據《明史·藝文志》、《千頃堂書目》、《四庫全書總目》校為《練兵紀實》欠妥,因上述書目作《練兵實紀》,應校為《練兵實紀》為是。
《練兵實紀》是戚繼光練兵中編寫的各種教材和條規的彙編。《練兵實紀公移》說:“譬如遴選營陣行伍號令旌旗之色,金鼓之音,車營、車步騎合營、野營、行營、野戰、戰勝、教養、曉喻之類,一切未備者,本府逐漸擬定。教練已經二年,各路與入衛將士,雖以台工未及詳舉,而標兵六營,耳提面命,頗皆堪閱。今將先後給與將士教習過條約,通集成帙,計八卷,一卷大約數十條,又附以練將一卷,乃聽將官自習,不系士伍程督,計共九卷。”這就是《練兵實紀》正文九卷的成書情況,但只言“教練已經二年”,未說明具體成書年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據《登壇口授》載:“時帷庚午夏六月,諸邊新台,肇建過半,乃奉制府會同撫院奏,奉暫停以舉練事。”庚午年即明隆慶四年(1570年),斷為寫成於明隆慶五年(1571年)。據今人考證,戚繼光練兵始於隆慶二年(1568年),其成書時間當在隆慶四年末或隆慶五年初。《雜集》六卷寫成於隆慶年間至萬曆初年,收入《練兵實紀》當在萬曆年間。
《練兵實紀》現存版本主要有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刑玠刻本、明天啟二年(1622年)刻本、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許乃釗刻本、清鹹豐甲寅(1854年)光霽堂刻本、清光緒乙未(1895年)上海醉經樓石印本、四庫全書本、學津討源本、墨海金壺本、守山閣本、瓶花書屋本、京都琉璃廠刻活字本、抄本、多種鉛印本等。抄本十卷,與刻本內容不同,子目為:騎兵、步兵、車兵、輜兵、合營、行營、下營、禁令、兵法、練藝、練器、訓諭、條教、圖解。抗戰時期,八路軍軍政雜誌社曾將該書第9卷《練將》和另一些關於練將的論述,輯錄成《戚繼光治兵語錄》一書,在延安出版發行。近年來,發表的研究論著有王兆春《從〈紀效新書〉與〈練兵實紀〉看戚繼光對古代軍事學的雙手刀為短兵。以有力伶俐者二名,為貢獻》(《空軍政治學院學報(增刊)》1987年第3期)、鄒經《〈紀效新書〉〈練兵實紀〉總說》(解放軍出版社,1987年4月出版)等。
《練兵實紀》自隆慶年間問世後,傳播很廣。流傳於世的《練兵實紀》,一種是由本集九卷、雜集六卷組成的十五卷本,一種是不包括雜集的九卷本。目前所見的最早的兩種刻本,都刊行於萬曆年間:一是萬曆二十五年邢?刻行的十五卷本,現藏南京圖書館;一是具體刊行時間不明的萬曆年間九卷刻本,現藏北京圖書館和日本尊經閣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