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膜孔

網膜孔

網膜孔,亦稱溫斯勞孔,是網膜囊向右通入腹膜腔的唯一孔道。縱徑3cm,可容示、中二指通過。其前界為肝十二指腸韌帶游離緣,後界為下腔靜脈及其前面前面的壁腹膜或肝腎韌帶,上界為肝的尾狀葉,下界為十二指腸上部的上緣。向右側通右肝下間隙,即肝腎隱窩,向左通入網膜囊前庭。門靜脈、肝外膽道及肝固有動脈等,通行於網膜孔前界的肝十二指腸韌帶內。網膜孔是網膜囊與腹膜腔之間的惟一通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網膜孔
  • 別稱:Winslow孔
  • 上界:肝尾葉
  • 下界:十二指腸上部
網膜孔的形態,臨床常見疾病——網膜孔疝,

網膜孔的形態

1.網膜孔形狀分五型:三角型(36.67%)、裂隙型(30.00士8.37%)、圓型(26.67士8.07%)、橢圓型主例(3.33士3.28%)及半月型(3.33士3.28%)。除新生兒,均以裂隙為多見。
2.網膜孔(最大)孔徑為3.99士2.19(1.80~8.00)mm,比原有學者的測量結果(7~10mm)要小。
3.網膜孔位於T12~L2椎體之間,以平L1椎體居多數。

臨床常見疾病——網膜孔疝

游離的小腸襻、偶為腸系膜過長的橫結腸,通過網膜孔(Winslo孔)進入小網膜囊內稱小網膜囊疝(herniaoflesseromentalbursa),或網膜孔疝(herniaofepiplonicforamen)。因疝囊口的前壁為肝十二指腸韌帶,故多數病例會發生較窄,偶爾腸襻也可以從胃結腸韌帶或胃韌帶上的裂孔進入小網膜囊。臨床以急性腸梗阻為主要表現,上身前傾或屈膝位可減輕腹部疼痛是其特徵。
1、致病過程:小網膜是連於肝門與胃小彎及十二指腸上部之間的雙層腹膜,可分為右側的肝十二指腸韌帶和左側的肝胃韌帶兩部分,網膜囊與大腹腔溝通的惟一通道是網膜孔(Winslow孔)。Winslow孔的前界是肝十二指腸韌帶,後界是覆蓋下腔靜脈前面的壁腹膜,上界是肝尾狀葉,下界是十二指腸上部,一般可通過1~2指,是小網膜囊疝最易發生部位。如因某種原因導致其過大時,即為腸管的疝入提供了“疝門”。有人認為,Winslow孔過大,能通過或容納超過2個指頭,是形成Winslow孔疝的首要條件。大網膜是起自胃大彎和十二指腸起始部向下延續的雙層腹膜。在胃大彎下延的雙層大網膜與橫結腸愈著構成胃結腸韌帶;大網膜在臍平面以下返折上行(形成大網膜的後兩層)至橫結腸並分開將其包繞,繼而形成橫結腸系膜。此兩處在胚胎期發育可因融合不全或大網膜退化,或因局部缺血性病變,出現薄弱區或裂孔,為成為生後腹腔臟器和組織進入小網膜囊提供了病理性通道。當小腸系膜過長或患有先天性腸旋轉不良時,則腸管的遊動度就會增大,增加了疝入Winslow孔等裂孔的機會。前者以小腸疝入為主,而先天性腸旋轉不良因可同時伴隨中腸固定不良,表現為小腸系膜附著不全、盲腸升結腸游離、高位盲腸、大網膜附著不全、十二指腸旁隱窩增大等病理改變,故除引起腸扭轉外,亦可致大網膜、右側結腸和橫結腸也可經Winslow孔疝入小網膜囊,尤其是大網膜附著不全、右側結腸下降不全和(或)系膜過長時更容易發生。小網膜疝的疝環的前壁為肝十二指腸韌帶,內有膽總管、門靜脈和肝動脈,後方有下腔靜脈和脊柱。此結構強韌而擴張性小,很容易壓迫通過疝環的腸管,使之難回復,易導致疝內容物的嵌頓和絞窄。
2、病理分型:依據腸襻疝突入小網膜囊的路徑不同,可有4型。
(1)Winslow孔疝:腹腔臟器經Winslow孔進入小網膜囊即為Winslow孔疝,亦稱小網膜孔疝。本病最早由Blandin(1834)報導,據統計占所有疝的0.08%、內疝的8%。臨床極罕見,男性多見,疝內容物63%為小腸,30%為末端迴腸和(或)盲腸,7%為橫結腸,極少數為膽囊和大網膜。複習文獻,國內僅報導2例。因無特異性表現,患者在術前確診或懷疑本病的低於10%,病死率高達49%。
(2)橫結腸系膜裂孔疝:腸管從橫結腸系膜裂孔疝入小網膜囊內。
(3)肝胃韌帶的裂孔疝:腸管從肝胃韌帶(小網膜)的裂孔疝入小網膜囊內。
(4)胃結腸韌帶裂孔疝:腸管由胃結腸韌帶裂孔疝入小網膜囊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