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鼓吹樂是新疆天山南北各維吾爾族聚居區廣泛流傳的一個民族器樂樂種。維吾爾族鼓吹樂是重要的維吾爾族器樂樂種,廣泛流布於新疆各維吾爾族聚居區。維吾爾族鼓吹樂多以一支蘇乃依奏旋律,三對納格拉和一隻冬巴克擊節。既可以演奏維吾爾木卡姆的片斷和流傳於各地的維吾爾族歌舞音樂,也有相對固定的鼓吹樂套曲(如《十二套伊犁維吾爾族鼓吹樂套曲》)在各不同的地區流傳。
維吾爾族鼓吹樂的主要功能是為民眾性自娛舞蹈伴奏,在維吾爾人的各個喜慶節日及人生禮儀中都不可或缺。不同地區流傳的維吾爾族鼓吹樂在樂隊組合、樂曲風格等諸方面都有所不同,但其旋律都流暢起伏,節拍、節奏複雜多變,能夠營造出熱烈、歡快的喜慶氣氛。吐魯番地區更以用鼓吹 樂的形式演奏各套《吐魯番木卡姆》自始至終的旋律而著稱。
2008年6月7日,維吾爾族鼓吹樂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維吾爾族鼓吹樂
- 申報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遺產類別:民間音樂
- 遺產編號:Ⅱ-127
- 遺產級別:國家級
歷史淵源
藝術特色
維吾爾族鼓吹樂除演奏一些零星曲牌外也是有向套曲化發展的趨勢。南北疆都有不同的“鼓吹樂套曲”流傳,其中著名的如伊犁地區流傳的《伊犁十二套鼓樂》,吐魯番地區流傳的《葉爾》、《米力斯》,庫爾勒地區流傳的28套《賽乃姆》,喀什地區流傳的《薩瑪舞曲》、《謝地亞娜》等。其結構大致都以散板序奏開始,後接一系列由慢漸快,由抒情至歡快、熱烈的樂曲,最後又以散板樂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