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古典民間音樂:吐魯番木卡姆》是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地區文化體育局,鄯善縣人民政府文化體育局
基本介紹
- 書名:維吾爾古典民間音樂:吐魯番木卡姆
- 作者: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地區文化體育局、鄯善縣人民政府文化體育局
-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9年8月
- 定價:200.00 元
- ISBN:9787105035823
《維吾爾古典民間音樂:吐魯番木卡姆》是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地區文化體育局,鄯善縣人民政府文化體育局
“木卡姆”,為阿拉伯語,意為規範、聚會等意,在現代維吾爾語中,“木卡姆”主要意思為“古典音樂”。木卡姆,被稱為維吾爾民族歷史和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中華民族多元文化的組成部分;它運用音樂、文學、舞蹈、戲劇等各種語言和藝術形式表現了維吾爾族人民絢麗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通過對60位老藝人的採訪,參與...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是一種集歌、舞、樂於一體的大型綜合古典音樂藝術形式,是流傳於新疆各維吾爾族聚居區的“十二木卡姆”和“刀郎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的總稱,主要分布在南疆、北疆、東疆各維吾爾族聚居區,在烏魯木齊等大、中、小城鎮也廣為流傳。特別是“十二木卡姆”,它是維吾爾木卡姆...
維吾爾古典民間音樂:吐魯番木卡姆 《維吾爾古典民間音樂:吐魯番木卡姆》是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地區文化體育局,鄯善縣人民政府文化體育局
艾捷克,維吾爾套用樂器,是新疆的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和塔吉克族的弓弦樂器,主要用於演奏民間音樂和古典音樂維吾爾十二木卡姆的曲調,是新疆特色民族器樂之一。主要形制有九種:多朗艾捷克、蓋提多朗艾捷克、龜茲艾捷克、哈密艾捷克、哈密方首艾捷克、哈密旋首艾捷克、新型艾捷克、低音艾捷克和塔吉克艾捷克。胡西塔爾,...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在其文化空間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最具代表性的十二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流派。藝術形式 十二木卡姆由十二套大型樂曲組成,其中的每一套包括“穹乃額曼”(意為“大曲”,系列敘詠歌、器樂曲、歌舞曲)、“達斯坦”(系列敘事歌、器樂曲)和“麥西熱甫”(系列歌舞曲)三大...
中華瑰寶——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是流傳在新疆維吾爾聚居區的各類木卡姆的總稱,以《十二木卡姆》為代表,包括《北疆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多郎木卡姆》;是集歌、舞、樂於—體的大型綜合藝術形式,與本民族民間音樂、舞蹈、宗教禮儀音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內容提要 木卡姆音樂現象分布在...
流傳在新疆南部喀什、和田、莎車、庫車等地的大型古典音樂套曲《十二木卡姆》和流傳在新疆東部吐魯番地區的《吐魯番木卡姆》的主要伴奏樂器。薩塔爾史較為悠久,據1854年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撰寫的《樂師史》(古維文手抄本)中記載,早在十四、十五世紀時,維吾爾族民間已經出現這種樂器,並已有著名的演奏家了。它最早...
薩塔爾是流傳在新疆南部喀什、和田、莎車、庫車等地的大型古典音樂套曲《十二木卡姆》和流傳在新疆東部吐魯番地區的《吐魯番木卡姆》的主要伴奏樂器。歷史發展 歷史較為悠久,據1854年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撰寫的《樂師史》(古維文手抄本)中記載,早在十四、十五世紀時,維吾爾族民間已經出現這種樂器,並已有著名的演奏...
達斯坦,維吾爾族彈唱曲種。它是歷史悠久的一種民間曲藝形式。簡介 達斯坦的原意為敘事長詩,用古老的“木卡姆”(大型套曲)的選段或其他民間曲調演唱,說唱完整的故事,篇幅較長。音樂具有敘事性和抒情性,公元3世紀至7世紀維族民間就流傳過一部叫作《阿里甫·埃爾吐額阿》的達斯坦作品,歌唱人民英雄埃爾吐額阿。此...
這些舞蹈大多與新疆著名古典音樂套曲木卡姆相結合,許多小型表演性節目,多在民眾歡聚娛樂的“麥西來甫”中進行。木卡姆的演奏與麥西來甫的活動,都是新疆的傳統風習,木卡姆使民間音樂規範化,促進了民間舞蹈的發展;麥西來甫則給人們提供了學習本族、本地區風俗、儀禮,學習民間舞蹈和進行即興創作的機會。現在維吾爾族...
(一)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地區文化體育局、鄯善縣文化體育局合作出版維吾爾古典民間音樂《吐魯番木卡姆》。(二)、與北京市門頭溝區文化文物局合作出版《北京門頭溝器樂曲》、《北京門頭溝戲曲音樂》。(三)、與中央電視台合作,拍攝電視系列片《風》。預計全國30個省,每省1—3集,每集30分鐘,該片將沿著採風...
這些舞蹈大多與新疆著名古典音樂套曲木卡姆相結合,許多小型表演性節目,多在民眾歡聚娛樂的“麥西來甫”中進行。木卡姆的演奏與麥西來甫的活動,都是新疆的傳統風習,木卡姆使民間音樂規範化,促進了民間舞蹈的發展;麥西來甫則給人們提供了學習本族、本地區風俗、儀禮,學習民間舞蹈和進行即興創作的機會。維吾爾族的...
隋代儒學家和音樂家何妥 佛教文化的傳播者唐玄奘 岑參在吐魯番的詩篇 佛教翻譯家僧古薩里都統 王延德和他的《西州使程記》魯明善與《農桑衣食撮要》元代傑出的散曲家貫雲石 廉氏家族 詩人世家高昌偰氏 元代文學家馬祖常 梨園藝術家吉誠甫 藥物學家和建築學家答里麻 古典詩人、學者凱蘇里 維吾爾詩人祖赫爾丁 尼亞孜和...
維吾爾族人民能歌善舞,其居住在天山南北各地,素以“歌舞之鄉”著稱。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作並積累了豐富多彩的民歌和歌舞音樂,如被稱為 “維吾爾音樂之母”的大型套曲木卡姆,則集維吾爾古典音樂之大成,是維吾爾 族人民珍貴的音樂遺產,祖國音樂文化中的瑰寶。 維吾爾族民間樂器種類繁多,製作精良並具有較...
維吾爾族民間音樂從體裁上可分為木卡姆、民間歌曲、民間歌舞、民間器樂、說唱音樂、宗教音樂等,繼承了疏勒樂、于闐樂、龜茲樂、高昌樂、伊州樂的的優良傳統。十二木卡姆 “十二木卡姆”是一種包括歌曲、器樂曲和舞蹈在內的古典大曲形式,有喀什木卡姆、多朗木卡姆、哈密木卡姆三種類型,由民間音樂家們在習俗節日、...
東天山古伊州文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文化廳專家委員會委員,維吾爾古典民間音樂《吐魯番木卡姆》木卡姆歌詞校對;70年代初開始文學創作,發表過中、短篇小說,詩歌七十餘篇;80年代以後主要從事音樂理論、音樂創作、歌詞創作,其創作的歌曲現代民族風格濃郁,緊跟時代步伐,深受廣大民眾喜愛。現已發表論文40餘篇,歌曲(作詞...
她天資聰穎、是位才華出眾、美麗過人的奇女子,是十五世紀傑出的刀郎女詩人,刀郎古典音樂“十二木卡姆”的蒐集、整理者。13歲入宮,34歲因難產而逝。她生前拜訪社會藝人、詩人、民間歌手,整理創編出集刀郎古典音樂之大成的《十二木卡姆》,使民間音樂成為科學、系統、嚴謹的曲目。《十二木卡姆》馳名中外,是刀郎樂舞...
歌曲結構完整,規模較大,曲調悠長,情緒深沉,不少歌曲有著敘詠性的特點。維吾爾族傳統的音樂,有木卡姆、庫夏克、埃提希西、賣達數種。維吾爾古典樂曲《十二木卡姆八十二部大曲》,是維吾爾民間音樂向套曲形式發展的重大成果,也是一部維吾爾民間音樂和舞蹈完美結合的藝術瑰寶,它包括古典敘詠歌曲、民間敘事組歌、舞蹈...
萬桐書認為哈密艾捷克“原形類似二胡,約十五世紀末受喀什、吐魯番等地區弓弦樂器的影響,改稱哈密艾捷克,其形制一直沿用至今”。周菁葆認為:“在新疆哈密地區使用一種叫作‘哈密艾介克’的樂器,是維吾爾族人在中原胡琴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七根共鳴弦。”艾爾肯·艾買提《哈密木卡姆伴奏樂器中的主奏樂器——哈密艾捷克...
莎車巴旦姆是產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莎車縣及周邊地區的巴旦姆,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也稱巴旦木、扁桃、巴旦杏,莎車巴旦姆產品以其味美、質優而遠近聞名。歷史文化 十二木卡姆 維吾爾族古典音樂十二木卡姆,是維吾爾族人民對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所作的重大貢獻,她運用音樂、文學、舞蹈、戲劇等各種語言和藝術形式表現了...
皮皮,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吹奏樂器。民間稱葦笛、巴拉曼。流行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莎車、麥蓋提、吐魯番、鄯善等地。蘆葦管制作,管長30—40厘米。管上端削薄、壓扁成雙簧哨片,為防復原,下方用兩葦片或木片夾綁紮,故上端呈十字形。管身正面開八個方形按音孔,孔距1.8厘米。民間藝人自製自用,各種調均有...
艾捷克,又名哈爾扎克。起源於維吾爾族民間。流行於新疆的麥蓋提、巴楚、阿瓦提、喀什、莎車和庫車等地。又名多朗艾捷克,是新疆的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和塔吉克族的弓弦樂器,主要用於演奏民間音樂和古典音樂維吾爾十二木卡姆的曲調,是新疆特色民族器樂之一。艾捷克最早起源於伊朗。公元14 世紀前後傳入中亞,流傳在...
從此,“十二木卡姆”完成了由口頭傳承向文本傳承的轉折。20世紀80年代以來,自治區成立了新疆木卡姆研究機構和藝術團,專門蒐集、整理、研究和表演以木卡姆為主的維吾爾古典音樂和民間歌舞,進一步推進了木卡姆搶救、保護和弘揚工作。2003年,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被列為“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首批試點項目。2005年“...
刀郎木卡姆的歌詞,是隨著時代不同而變化的。過去多以嘲諷、反抗統治者為主,而解放後,則以歌頌新時代和幸福生活為主。歌詞講究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唱起來鏗鏘有力。刀郎舞流傳頗廣,不但在麥蓋提,而且在葉爾羌河畔的巴楚、莎車,在吐魯番盆地,都可以看到刀郎舞的英姿倩影。如今,跳刀郎舞已成了維吾爾民眾...
96 Ⅱ—65 智化寺京音樂北京市 97 Ⅱ—66 五台山佛樂 山西省五台縣 98 Ⅱ—67 千山寺廟音樂遼寧省鞍山市 99 Ⅱ—68 蘇州玄妙觀道教音樂江蘇省蘇州市 100 Ⅱ—69 武當山宮觀道樂 湖北省十堰市 101 Ⅱ—70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哈密 (十二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地區、麥蓋提...
蒙古族綽爾,又稱“冒頓潮爾”,亦稱“胡笳”、“潮爾”,是一種邊棱氣鳴樂器。蒙古族綽爾產生於秦漢時期,至盛唐時在新疆阿勒泰地區流行開來。蒙古族綽爾帶有濃郁的民族色彩,長於吹奏蒙古族長調樂曲,音色柔和優美、自然渾厚。2008年6月7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申報的蒙古族綽爾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