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吉爾(前70~前19)
Vergilius,Publius V.Maro
羅馬最偉大的詩人維吉爾並非羅馬生人,他早年住在曼圖亞附近安第斯一個小村的農莊裡,父親是個富足的農民,使維吉爾受到良好的教育。少年的維吉爾先後被送進克雷莫納和米蘭的學校學習。他17歲時赴羅馬,向當時最優秀的老師學習修辭學和哲學。
維吉爾第一部公開發表的詩集《
牧歌》共收詩10首。各首詩具體寫作年代不詳。牧歌(一稱田園詩)始於公元前3世紀時的亞歷山大詩歌,代表
詩人是特奧克里托斯,約在公元前1世紀傳入羅馬。維吉爾的牧歌主要是虛構一些牧人的生活和愛情,通過對話或對唱,抒發田園之樂,有時也涉及一些政治問題。維吉爾的第二部作品《農事詩》,寫於公元前37~前30年間,共4卷,每卷分別敘述一個
農業問題:種穀、園藝、畜牧和養蜂。創作此詩與奧古斯都振興農業的努力有關。
維吉爾最重要的作品是史詩《
埃涅阿斯紀》(一譯《
伊尼德》)。詩人於公元前29年開始寫作此詩,逝世前完成初稿,逝世後由友人發表。全詩12卷 ,1萬餘行,敘述英雄埃涅阿斯在
特洛伊城被希臘軍隊攻陷後離開故土,歷盡艱辛,到達
義大利建立新的邦國的故事(其後代建立羅馬),以當地部落首領圖爾努斯與埃涅阿斯決鬥被殺結束。史詩借用神話傳說歌頌羅馬
國家,歌頌奧古斯都統治的歷史必然性。其情節結構模仿了
荷馬史詩,但具體描寫有自己的特色。全詩情節生動,
故事性強,語言凝練。《埃涅阿斯紀》是
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個人創作的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