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水稻優質高效栽培技術規程

《綠色水稻優質高效栽培技術規程》是2018年3月12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綠色水稻優質高效栽培技術規程
  • 標椎編號:T/PJDZ 0010—2018
  • 國民經濟分類:A011 穀物種植
  • 發布日期:2018年03月12日
  • 實施日期:2018年04月18日
適用範圍,起草單位,起草人,主要技術,

適用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綠色水稻優質高效栽培的產地選擇、整地、育秧、插秧、施肥、灌水、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收穫等生產技術要求。 本標準適用於遼河三角洲地區及類似生態區的綠色水稻優質高效栽培。

起草單位

遼寧省鹽鹼地利用研究所。

起草人

隋鑫、王宇、杜萌、馬暢、李旭、任海、荊華、賀雙梅。

主要技術

1 平衡施肥技術
肥料施用應符合NY/T 394-2013有關規定,使用符合生產綠色水稻允許使用的肥料,增施有機肥降低化肥施用量,平衡施入氮、磷、鉀、矽肥。基施化肥應與機械整地、移栽相結合,實現全層施入。
翻耕或旋耕前施入充分腐熟的優質農肥(22.5~30.0)t/hm2。
施氮肥N(150~180)kg/hm2、磷肥P2O5(75~90)kg/hm2、鉀肥K2O(90~150)kg/hm2、矽肥(SiO2含量≥20%)(1200~1500)kg/hm2、鋅肥(ZnSO4含量≥21%)22.5kg/hm2。氮肥分為基肥60%~70%、櫱肥(一、二次櫱肥比例4:6)20%~30%、穗肥10%~15%。基肥於旋耕前施入,櫱肥於水稻插秧後1、3葉齡期兩次施入,穗肥於水稻倒4葉齡期施入。磷肥、矽肥、鋅肥全部做基肥施入,鉀肥分為二次櫱肥65%、穗肥35%。基施氮素以控緩釋肥替代常規氮肥。
2 節水增效技術
灌溉用水應符合GB 5084-2005、NY/T 396-2000 中對灌溉水質的要求。水稻移栽期保持水層(1~3)cm,緩苗期保持水層(5~8)cm;至分櫱前期保持水層(3~4)cm;分櫱中期保持水層(0~4)cm;莖櫱數達到收穫穗數90%或有效分櫱前一個葉齡期適度晾田;幼穗分化形成期保持水層(2~4)cm;孕穗期保持水層(3~5)cm;抽穗開花期及灌漿前期保持水層(0~5)cm;灌漿後期及成熟期採取淺、濕間歇灌溉。
3 病蟲草害安全高效防治技術
農藥使用應符合NY/T 393-2013有關規定。採用生物防治、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綜合防治。通過合理移栽基本苗、節水灌溉、平衡施肥等農藝措施提高水稻抗性,噴施適宜的藥劑等防治措施防治病蟲害,同時採用太陽能頻振式殺蟲燈和昆蟲性引誘捕器,利用昆蟲趨光性特點和個體昆蟲對性信息素產生反應進行誘殺,可降低農藥施用量和勞動力成本,解決農藥殘留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