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綠色奇蹟塞罕壩》主要內容包括塞罕壩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淵源、近代以來塞罕壩的生態破壞情況、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塞罕壩的治理情況、部分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範例、幾代塞罕壩人物面貌寫照、塞罕壩精神對生態文明的啟示等等。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第二章 風沙直下北京城 第三章 林業是個很了不起的事業 第四章 激情在高原上燃燒 第五章 開墾處女地 第六章 漸入佳境 第七章 風冷人橫 | 第八章 沉甸甸的記憶 第九章 鍋碗瓢盆交響曲 第十章 壩上伉儷 第十一章 把一棵樹的事做到極致 第十二章 開拓創新 第十三章 熱血青春 |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該作品展現了林場人的英雄氣概和犧牲精神。張啟恩原來在林業部任工程師,國家的一聲召喚,就令他毅然捨棄了京城優越的生活條件,舉家搬到塞罕壩。東北林學院的大學生們得知塞罕壩建設機械林場的訊息,紛紛報名前來參與。就連承德二中的六名高中女生,也踴躍報名加入林場建設。在大生產大建設熱潮中,每個人都是一塊磚,國家哪裡需要就往哪裡搬。在機械造林初戰失利的情勢下,為了穩定軍心,林場負責人王尚海、劉文仕決絕果斷地把全家從承德城裡搬到了壩上,就連劉文仕的小腳母親也跟著來了。環境惡劣、食物粗糙、蔬菜罕見、住處簡陋,為了禦寒,林場人只能穿裹上叉褲、裹腿和氈襪。剛畢業的大學生孟繼芝被冰雪凍傷,因為醫療條件匱乏,沒能及時得到醫治,最終導致截肢,被組織上安排去圍場縣林業局值守森林防火電話直至退休。林場職工生活艱苦找不到媳婦,於是有不少人就在當地找了棋盤山村裡的女性,成就了一個獨特的“老丈人村”。林場教師張淑言忙於工作,只好將孩子用繩子系在炕上,有幾次差點發生繩子纏住孩子脖子的事故。守望森林的護林員生活更是艱苦,特別是堅守在塞罕壩最高峰大光頂子山望火樓的人,寂寞孤單,生活條件惡劣,作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犧牲。
作品影響
2018年9月27日,河北省作協、河北教育出版社主辦的長篇報告文學《綠色奇蹟塞罕壩》研討會在石家莊召開。作者馮小軍、堯山壁,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李炳銀,中國作協創研部副主任、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李朝全,河北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王鳳,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李延青,河北師大教授劉紹本及二十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座談會。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創聯部主任劉建東主持了會議。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馮小軍,原名馮曉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生態文化》副主編,河北省散文學會副會長。著有《別忘記這片樹林》《打著水漂過河》《坐在後門檻子上好好想想》《林間筆記》《美在民間》《綠色奇蹟塞罕壩》《綠水青山看中國》等。曾獲冰心散文獎,孫犁文學獎,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等。
堯山壁,原名秦陶彬,河北省文聯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1955年開始發表作品。《堯山壁抒情詩選》、長詩《理想,永不待業》獲河北省文藝振興獎,《美的感悟》獲華北地區文藝評論一等獎,《漫遊美利堅》獲中國首屆旅遊文學優秀作品特別獎,編著《河北新時期文學》獲1991年莊重文文學獎,《托起明天的太陽》獲河北省政府圖書獎、冰心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