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驥伏櫪(劉永凱報告文學)

老驥伏櫪(劉永凱報告文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老驥伏櫪》----著名作家堯山壁的一生追求,作者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劉永凱,發表在中國作家網2021年6月20日。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老驥伏櫪
  • 作者劉永凱
  • 創作年代:2021
  • 作品出處:中國作家網
  • 文學體裁:報告文學
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鑑賞

老驥伏櫪
----著名作家堯山壁的一生追求
作者:劉永凱
生於窮鄉僻壤,祖輩弄鋤桿,父親抗日拿起槍桿,到堯山壁這一代,高粱地里長了棵穀苗,竟然耍起筆桿,而且一耍就是六七十年。
老驥伏櫪
堯山壁
堯山壁是1939年生人,兵荒馬亂,水深火熱,自己長大懂事後,已經是“解放區的天是明朗朗的天,解放區的人民好喜歡”了。文藝愛好始於農村戲台,瞎子書場。從小村劇團跑龍套,高粱地里喊嗓子,秫秸稈舞刀槍。國中時愛好戲曲,登台唱《打漁殺家》《霸王別姬》,高中唱《玉堂春》《宇宙鋒》,畢業前還跟著下放幹部裘派花臉齊嘯雲跑台口,幾乎忘記了高考。
堯山壁青少年時期,崇拜的作家是土得掉渣的“山藥蛋派”創始人趙樹理,1956年在邢台聽過他講話,語言風趣,人物鮮活,寫農民的“鐵筆聖手”。1958年上河北大學中文系,聽“國學大師”顧隨講《毛澤東詩詞》,名士風流,學問文章,超凡絕世,課堂藝術堪比舞台上的梅蘭芳。一個大雅一個奇俗,一生都在這兩座高峰間觀望徘徊,艱苦攀登。
堯山壁中學開始發表詩歌,大學時期已是作品滿天飛了。
1960年,堯山壁到霸縣參加整風整社,眼界大開,看到了紛紜複雜的社會。一天四兩口糧指標,兩腿浮腫,還夜以繼日地工作,回校收不住心了,一心想到生活中去。畢業本來要留校工作。三次申請下鄉。河北省文聯主席田間支持堯山壁,因為田間與校黨委書記戈華是冀西戰友。
選擇邢台縣文化館。堯山壁報到第二天,步行百里到山區石槽大隊,安排在勞動模範孫清貴家裡,住喬羽蹲點睡過的床上,一天三上工。邢台縣是個好地方,深山、淺山、丘陵、平原、水鄉,什麼都有。縣委書記何耀明、縣長王永淮是兩位難得的好乾部,又愛好文學。帶領全縣奮戰十幾年,建成太行山最綠的地方。他們培養堯山壁,就派堯山壁到防洪、抗旱、四清前線。深入生活使堯山壁如魚得水,創作進入高生長時期,接連在《詩刊》《河北文學》發表組詩、敘事詩,劇本《轟雞》在省中小戲會演開幕式上演出,拿了河北省和華北區的大獎,還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表揚。
堯山壁屬於餓怕了、窮怕了的一代,嚮往“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作品多現理想主義、浪漫主義,信奉“文藝為人民服務”,甚至圖解生活。但是懂得有形象才有思想,盡力不用標語口號,迴避公式化概念化,儘管思想簡單,還是講構思,比興有獨到之處。不能推脫時代局限,還是主觀粗淺。
1965年末,堯山壁參加全國青創會,做《在生活中學步》大會發言。回來調到河北省文聯當專業作家,一步登天。可嘆十年文化大革命突如其來,被打成“修正主義苗子”,進學習班,上“五七幹校”,最後插隊落戶,長達六七年,連戶口也遷到臨西縣東留善固大隊,從與農民劃等號落到一個地道的農民了。
1970年,回到省文聯,由於沒了專業作家編制,堯山壁便做了十年《河北文學》編輯。因為有一技之長,常常被抓去搞劇本,縣、市、省三級劇團,連上海市歌舞劇院來平山縣深入生活,也指名讓堯山壁寫唱詞。劇本創作“三結合”“三突出”,末了“三堂會審”,像蘇三一樣跪在堂前,任人“橫桃鼻子,豎挑眼”。倒是刊物兩個月編一期,有大量時間下去組稿、開會,十年間跑遍全省100多個縣,連基層的出名村鎮都去過。這樣便有了一種本事,碰見生人,只要開口說話,堯山壁就能聽出他是哪個縣的。
文化革命結束,堯山壁參加了全國詩歌大會,會後隨艾青的詩人訪問團參觀東南沿海,也經歷了身邊的“第一書記”和“歌德與缺德”事件,幾次聆聽胡耀邦同志講話,提高了思想認識,學會了獨立思考。創作面貌有了較大變化。“朦朧詩”興起後,發覺新詩潮雖好,但是重思想輕藝術,多是思想火花,不見藝術和技巧的影子。流行詩沒了中國傳統詩的形式美、音樂美,變成分行的散文,與其如此,還不如去寫散文,《母親的河》《理髮的悲喜劇》把窩藏心裡幾十年的家事親情噴發出來,含血帶淚,淋漓盡致。而詩歌往往是把豐富多彩的生活,提煉出幾行典型感情。感情是類型化的,可以計數,幾乎為前人寫盡。而生活是不重複的,散文可以充分利用資源,不浪費。
《河北文學》發行17萬份,說停就停了。想去專業創作,領導卻讓堯山壁去省作協當主席,主持工作,這活那時沒人願意乾。當年梁斌不當天津市副市長,李滿天辭去湖北省文化廳長,爭著來河北當專業作家。領導說,這幾個人只有你學歷高,指望你承前啟後。無話可說,窮小子有今天,全憑前輩提攜,臧克家給堯山壁寫過70封信,郭小川一封信寫了5000字。1960年寫了《水火》與《歇工》,那時愛情詩還是禁區,領導們傳閱後壓在抽屜三四年,等待時機,讓鐘鈴寫一篇文章批評《歇工》,田間自己寫了一篇表揚《水火》,用心良苦。
沒上套,往後稍,上了套不用揚鞭自奮蹄。河北本來是文學強省,“文革”淪為重災區。堯山壁用了兩個月時間調查研究,找出病根兒,除了思想滯後,還有兩點,一是作家隊伍文化水平普遍低,二是作家們對農村熟悉,不大了解城市和工業。於是,堯山壁策劃了“窪地上的戰役”。申請成人高考指標,在大學中文系辦作家班,還開辦了文學院,成立作家企業家聯誼會,都是全國首創。作家班4期200人,不光每人都領到了大專文憑,實現了“農轉非”“工轉乾”,還提升了作家隊伍素質。文學創作初見成效後,又發現評論是短板。堯山壁不僅自己帶頭寫文章,還在《文藝報》推介,先後為200人寫了評論。陸續出版《帶露賞花》《美的感悟》《滹上文譚》《河北書畫評論》4部文學評論專著,出版《山水新歌》《金翅歌》《烽煙·青山》《心花》《我的北方》《春的雕像》《綠蔭花紅》《堯山壁抒情詩選》8部詩集,出版《母親的河》《山水風流》《漫遊美利堅》《靈魂採光》《父母天地心》5部散文集,因此,得了一個詩歌、散文、文學評論“三座山峰的駱駝”的諢號。堯山壁回憶說,並非自己是烈士後代,有犧牲精神,而是跟田間、張慶田等前輩學的敬業精神,有師承,“受惠於前,施惠於後”。
1996年魯迅文學獎,河北拿了第一,“窪地上的戰役”初戰告捷。
堯山壁自從26歲有了專業作家的空名,實際一天也不曾享受,直到60歲退休,才喘口長氣,總結創作思想,為政治服務,獨立思考,於自己都不合適。先見之明,是哲學家、思想家的事兒,常人難免隨波逐流,能正確理解和闡釋已屬不易了。寫作題材無所謂新與舊,重要的是思想深與淺,形象優與劣。靈感寫作,追求時尚,非己之長。自己的優勢是貼近生活熟悉農民,用農民的立場和視角記錄歷史。
主意已定,時不我待,老驥伏櫪,只爭朝夕。
於是,堯山壁退而不休,又打響了人生的第二場文學戰役。
退休20年後,堯山壁又接連出版《百姓舊事》《流失的歲月》《大美燕趙》《不滅的星辰》《綠色奇蹟塞罕壩》《不曾遠去的流年》《趣味歐洲》《燕趙紅色之旅》《慷慨悲歌的熱土》《步量歐羅巴》《莊稼院心靈的家園》等17部圖書,幾乎每年都要創作20多萬字。他的作品,有一首詩歌和《石頭的生命》《母親的河》《陶醉壺口》《理髮的悲喜劇》《石窩窩》等8篇散文,分別選入中專、中學語文課本。主編《河北新時期文學叢書》1990年獲中國作協莊重文學獎、《托起明天的太陽》獲冰心兒童文學獎、河北省政府圖書獎;詩集《堯山壁抒情詩選》1991年獲第五屆河北文藝振興獎;評論集《美的感悟》1992年獲華北地區文藝理論一等獎;散文集《父母天地心》1998年獲河北文藝振興獎、《百姓舊事》2011年獲第五屆冰心散文獎、《流失的歲月》2015年獲三毛散文獎;單篇散文《老棗樹》2010年獲全球華文母愛主題散文大賽一等獎、《朱自清故居》2013年獲中國散文學會全國散文大賽一等獎、《我的讀書故事》2014年獲河北省委宣傳部“我的讀書故事”大賽特別獎、2015年獲中國散文學會突出貢獻獎、《一個人的百姓史》2016年獲《文學港》雜誌儲吉旺文學大獎、《隆堯地震親歷記》2018年獲紀念周恩來誕辰120周年“海棠杯”全國散文大賽優秀獎。
今年業已82歲高齡的堯山壁,可以說,他的一生,是純文學的一生。除了上學,一生工作單位只有兩個,一個是邢台縣文化館,下鄉4年,一個是河北省作家協會,耕耘56年。
堯山壁自幼養成對文學的信仰,唯真唯實,一生有寫不完親歷的人和事,至今仍在文學的新長征路上,筆耕不止,艱苦跋涉。
來源:中國作家網2021.6.20

作者簡介

劉永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
老驥伏櫪(劉永凱報告文學)
《老驥伏櫪》作者劉永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