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矮腳

綠矮腳

綠矮腳(學名:Dendrocalamopsis oldhami ‘Luaijiao’)是禾本科、綠竹屬綠竹在經人工栽培居群中竹筍植株分離、移栽、培育而成的竹類叢生品種。竿高可達6米;胸徑較小,節間較短,分枝較低,5月中旬開始出筍,小暑到大暑之間盛發,10月上旬至下旬停止。筍柄歪斜較大,筍體較小,尖削度大。

分布於中國福建閩南地區。竹材蔑性較差,不耐寒,適生在南亞熱帶地區,中亞熱帶南緣常易受凍。

該品種筍質脆嫩,品質極佳,食用價值高,在閩南地區栽培範圍較廣,是閩南地區常見的主要優質筍用竹品種之一。

(概述圖參考來源:國際竹類栽培品種登錄中心

基本介紹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產地生境,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植物學史

綠矮腳是由綠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 (Munro) Keng f.)資源經人工引種、篩選、培育的新品種。
綠矮腳是在中國福建省內進行筍用竹引種篩選調查研究時發現一綠竹,與其他品種在形態和筍品質上差異明顯——竹竿較矮,胸徑較小,節間較短,分枝較低,筍柄歪斜大,筍體較小,尖削度大。通過對其形態以及生理習性的綜合研究,並根據最新頒布的《國際栽培植物命名法規》的相關規則和要求(靳曉白等,2013),以及相關文獻資料(梁天干等,1987;朱石麟等,1994;耿伯介和王正平,1996;易同培等,2008),將其定名為綠矮腳,於2016年10月通過了竹類國際栽培品種登錄權威的新品種登錄認證。
綠矮腳
該種的栽培原種:綠竹

形態特徵

稈叢生。高通常4-6米,胸徑4.5-6厘米,節間長30厘米以下,籜鞘脫落性,革質,頂端近為截形,背面無毛或被有或疏或密的褐色刺毛,邊緣無毛或其上部顯著生纖毛;籜耳近等大,橢圓形或近圓形,邊緣生纖毛;籜舌高約1毫米,近全緣或上緣呈波狀;籜片直立,三角形或窄三角形,先端長漸尖,基部截形並向內收窄,其寬度約籜鞘頂寬之半。分枝較低,枝下高0.8-1米。出筍較早,一般5月下旬、個別中旬即開始出筍;筍期較長,每年的7月中下旬為發高峰期,10月至下旬逐漸停止。筍柄歪斜大,因形似馬蹄,俗稱“馬蹄筍”。其筍體較小,尖削度大。

近種區別

綠矮腳是綠竹的栽培品種,該種與同為綠竹栽培品種的綠高腳不同之處:
  1. 綠高腳:稈高8-10米,胸徑6-8厘米,胸高以上節間長30-40厘米,下枝高250-300厘米。筍早出且較綠矮腳早歇,每畝產量300-400斤。竹材可劈薄篾,為編織高級竹蓆原料;稈可活取竹茹,是中藥中清涼劑。為采筍及材用品種。
  2. 綠矮腳:稈高4-6米,胸徑4.5-6厘米,胸高以上節間長30厘米以內,罕有超過38厘米,下枝高度80-100厘米,竹筍早出晚歇,每畝產量400-600斤,是筍用品種。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中國閩南地區。綠矮腳栽培範圍較廣,是閩南地區常見的主要優質筍用竹品種之一。綠矮腳不甚耐寒,適宜南亞熱帶地區種植,要求年平均氣溫18-22℃,1月平均氣溫8-12℃,可耐-5℃低溫達1-3天,一般–4.5至0℃短時低溫時不會受凍。

栽培技術

該品種因其不甚耐寒,故宜在南亞熱帶地區推廣栽培,中亞熱帶南緣常易受凍,中亞熱帶地區南緣經常受凍,栽培時不宜過分北移。在中亞熱帶種植需在秋季施1次鉀肥,以增加抗寒能力。年降水量要求在1400毫米以上,相對濕度75%以上。造林地海拔高度宜在500米以下,山地、平原、溪河兩岸(可耐短期水淹),沖積地均可種植,但以富含腐殖土,土壤質地疏鬆,pH4.5-7.0為佳。

主要價值

綠矮腳筍品質較好,筍肉細膩,質地脆嫩,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2.50%,脂肪含量0.50%,總糖(以葡萄糖計)含量 2.20%,粗纖維含量0.80%,灰分含量0.85%,胺基酸總含量20.15克/千克,必需胺基酸含量5.35克/千克。每年筍產量,南亞熱帶地區可達9000千克/公頃,中亞熱帶地區可達7500千克/公頃。綠矮腳食用價值高,竹材蔑性較差,但仍可為造紙的原料。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