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國力方程

綜合國力方程是計算和評估國家綜合國力的數學方程。在對世界各國綜合國力對比中,各國學者都試圖將其構成要素量化,以便進行評估和比較。曾任美國喬治敦大學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主任的R·S·克萊因,在1975年寫的《世界權力的評價》一書中,就用數學方程表現綜合國力。綜合國力方程為:Pp=(C+E+M)·(S+W)。公式中,Pp代表綜合國力;C代表基本實體(人口+領土)。此項最高分為100分,其中人口和領土各占50分;E代表經濟能力,此項最高為200分,其中國民生產總值為100分,而能源、礦產、工業、農業和外貿每個部門最高分為20分,合計也為100分;M代表軍事實力,此項最高分為200分,主要取決於戰略力量和常規力量,從武器效能、軍隊素質、後勤保障和組織能力等方面綜合評估;S代表戰略意圖,這是一個係數,評為0.5~1; W代表國家意志。對於這個方程,各國學者評價不一。

有的認為是個創舉,並運用它對一些國家的綜合國力進行計算和比較。但有的人認為這個公式有不少缺陷,特別是評估無形因素往往有主觀臆斷。有些學者認為,對綜合國力的評估,必須將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因此,如何科學地比較綜合國力,還在探索中。到20世紀90年代為止,一般認為,美國和俄羅斯的綜合國力,特別是在經濟、科技、資源和軍事等方面,占有較大優勢;日本和德國的經濟和科技實力已發展到相當雄厚的程度;中國的綜合國力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