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rTMS易化的FES對腦梗死使用依賴可塑性cAMP/PKA-MAPK-BDNF-CREB通路的研究》是依託中山大學,由林陽陽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rTMS易化的FES對腦梗死使用依賴可塑性cAMP/PKA-MAPK-BDNF-CREB通路的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林陽陽
- 依託單位:中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我們以往研究發現功能性電刺激(FES)通過增強“使用依賴可塑性”改善腦卒中後運動及認知功能,但療效有限,治療周期較長,主要考慮與腦梗死後半球間抑制增強有關。低頻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通過降低損傷對側神經元興奮性,繼而降低半球間的抑制,增加梗死周邊區運動皮層神經元興奮性,增強隨後的偏癱肢體運動訓練時神經元的募集。預實驗結果顯示給予腦梗死大鼠損傷對側運動皮層低頻rTMS再予FES治療,與單獨FES相比,梗死周邊區運動皮層pCREB及pCaMKⅡ含量顯著升高。因此我們假設rTMS預刺激可以提高FES的敏感性,縮短FES治療周期,其機制可能通過進一步上調梗死周邊區及海馬突觸可塑性cAMP/PKA-MAPK-BDNF-CREB通路。本研究建立腦梗死模型,在FES前予rTMS,後評定偏癱肢體運動、認知功能及梗死周邊運動皮層及海馬可塑性變化,以闡明rTMS是否提高FES對腦卒中的治療效果及相關機制。
結題摘要
血管性痴呆是由一系列腦血管供血障礙導致腦組織損害引起的痴呆綜合徵總稱。由於藥物治療效果有限,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且缺乏循證醫學的證據,這就使得非藥物治療日益受到關注。本實驗假說為低頻電刺激可以增強痴呆大鼠海馬LTP的誘導,同時25Hz的rTMS即時作用可以降低θm值,減弱突出傳遞的效能,再給予低頻電刺激產生使用依賴可塑性,以期增強低頻電刺激的療效,並從從經典的突觸可塑性通路BDNF-ERK1/2-pCaMKII-pCREB證實。實驗選用清潔級(SPF級)成年雄性Wistar大鼠製作全腦缺血模型。成功模型大鼠於前臂行低頻電刺激治療電極植入,採用隨機數字法分為假手術組、安慰刺激組,低頻電刺激組,rTMS組,rTMS+低頻電刺激組。rTMS+低頻電刺激組每日給予25Hz,1.6T,6秒磁刺激後,給予低頻電刺激。治療後,套用Western方法測定BDNF,AMPAR,pAMPAR,NMDAR1,pERK1/2,ERK1/2 ,CaMKII,pCaMKII及pCREB的含量。套用新事物識別實驗進行行為學測試。設定P <0. 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治療後,rTMS+低頻電刺激組AMPAR,pAMPAR,NMDARR1蛋白含量與安慰刺激組相比,可見升高(P<0.05)。BDNF,pERK1/2,pCaMKII及pCREB的含量與電刺激組,磁刺激,安慰刺激組相比含量明顯升高,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1)。新奇事物識別指數,也明顯升高 (P<0.05)。25Hz的rTMS預刺激可以增強低頻率電刺激引起的可塑性變化,可上調可塑性經典通路BDNF,pERK1/2,pCaMKII,pCREB蛋白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