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皮神經電刺激

經皮的神經電刺激療法(周圍神經粗纖維電刺激療法)是通過皮膚將特定的低頻脈衝電流輸入人體以治療疼痛的電療方法。這是70年代興起的一種電療法,在止痛方面收到較好的效果,因而在臨床上(尤其在美國)得到了廣泛的套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皮的神經電刺激療法
  • 外文名:Transcua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 適應證:頭痛、神經痛、幻肢痛、關節痛、腹痛、術後痛、產痛、癌痛等。 
物理特性,治療作用機制,設備與治療方法,主要適應證和禁忌證,處方舉例,
經皮的神經電刺激療法---Transcua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簡稱TENS)

物理特性

TENS療法與傳統的神經刺激療法的區別在於:傳統的電刺激,主要是刺激運動纖維;而TENS則是刺激感覺纖維而設計的。為此TENS儀器必需具備以下條件: 1.頻率較高:多在2~160Hz之間,屬低頻範圍。 2.脈衝短-或更短:一般脈衝寬度多在9~350μs之間。脈衝太寬,傳遞疼痛的纖維便被激活,而且極板下離子化增加。但脂肪組織較多者,脈衝可寬一些。 3.強度適宜:採用使病人有一種舒適感,不出現肌肉收縮的閾下強度。這樣TENS便可選擇性地激發感覺的,傳入神經纖維的反應,而不觸動運動的,傳出神經纖維的反應。 4.電流形態不統一,目前常用有以下幾種波形:(1)對稱的雙向方波;(2)被單向方波調製的中或高頻電流;(3)有對稱的雙向脈衝;(4)單向方波;(5)另一種不對稱的雙向脈衝。

治療作用機制

有下面幾種假說: 1.閘門控制假說 認為TENS是一種興奮粗纖維的刺激,粗纖維的興奮,關閉了疼痛傳入的閘門,從而緩解了疼痛症狀。電生理實驗證明,頻率100Hz左右,波寬0.1ms的方波,是興奮粗纖維較適宜的刺激。 2.內源性嗎啡樣物質釋放假說 一定的低頻脈衝電流刺激,可能激活了腦內的內源發嗎啡多肽能神經元,引起內源性嗎啡樣多肽釋放而產生鎮痛效果。有人實驗證明:以極板面積24cm2置於右腿中1/3外側面,用方波、寬度0.2ms,頻率40~60Hz,電流強度40~80mA,刺激20~45分鐘時腰穿腦脊液內β—內啡肽含量顯著增高,認為內啡肽由於電刺激而釋放入腦脊液,導致疼痛一時性顯著緩解。  3.促進局部血循環:TENS除鎮痛外,對局部血液循環,也有促進作用,療後局部皮溫上升1-2.5℃。

設備與治療方法

1.儀器:凡屬t升、t寬、t降和f可以任意調節的低頻脈衝電療機均可套用,L64-2型多形波治療機即可進行此種治療。 電極:鉛板與襯墊同直流電療法。常用直徑2-3cm規格的電極。 2.電極放置方法常用有以下幾種: (1)放於特殊點 即觸發點,有關穴位和運動點。因為這些特殊點的皮膚電阻低,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高密度輸入。這些點是放置電極的有效部位。 (2)放在病灶同節段上 因為電刺激可引起同節段的內啡肽釋放而鎮痛。 (3)放於頸上神經節(乳突下C2橫突兩側)或使電流通過顱部,均可達到較好的鎮痛效果。 3.頻率選擇多依病人感到能緩解症狀為準。慢性痛宜用14~60Hz;術後痛宜用50~150Hz;皰疹性痛宜用15~180Hz;周圍神經損傷後痛用30~120Hz等。一般主張由病人自己選擇認為恰當的頻率。大多數患者適宜採用刺激頻率100Hz,t寬0.1~0.3ms。 4.電流強度 以引起明顯的震顫感而不致痛為宜。一般15~30mA,依病耐受而定。 5.治療時間:治療灼性神經痛2~3分鐘。一般為20分鐘,亦可長達1小時或數小時。

主要適應證和禁忌證

(一)適應證:頭痛、偏頭痛、神經痛、灼性神經痛、幻肢痛、關節痛、腹痛、術後痛、產痛、癌痛等。 總之,TENS對急、慢性和神經性疼痛均有效果,短期治療的療效較長期治療的高些。 (二)禁忌證 1.帶有心臟起搏器的病人。特別是按需型起搏器更應注意,因為TENS的電流容易干擾起搏器的步調。 2.刺激頸動脈竇。 3.早孕婦女的腰和下腹部。 4.局部感覺缺失和對電過敏患者。

處方舉例

經皮神經電刺激療法 電極Φ2~3cm×2於左枕部並置,方波寬0.1ms,頻率100Hz,電流強度:引起明顯震動感,治療20分鐘,每日一次,10次。 適應證:枕大神經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