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體制環境

經濟體制環境

經濟體制環境是指一系列用來建立生產、變換與分配基礎的基本的政治、社會和法律基礎規則,如產權、契約權利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濟體制環境
  • 外文名:無
  • 用途:用來建立生產、變換與分配基礎
  • 內容:如產權、契約權利
  • 性質:政治、社會和法律基礎規則
對財務管理的影響
(一)巨觀經濟體制環境對財務管理的影響
加入WTO,必將進一步促進我國巨觀經濟體制環境的改變;這種變化主要表現在加速我國經濟的市場化進程下。巨觀經濟體制環境在諸多經濟因素中起主導作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市場體系-市場體系足若干相互聯繫的各類市場的有機統一體,主要包括商品市場、金融市場、勞動力市場、技術市場、信息市場以及房地產市場等生產要素市場。各類市場環境對企業經濟活動和財務活動都有影響。
1.商品市場商品市場是有形物質的等價交換場所,它是市場體系的最主要組成內容。在商品市場中參與商品交換的賣者(生產者、供應者)和買者(消費者、使用者)是商品市場的主體,可供交換的各類商品(消費資料和生產資料)是市場的客體。商品市場的主要功能在於按照價值這個同一尺度來評價商品競爭力,為商品供求雙方提供交換的條件,促使完成交易行為。商品市場對財務管理的影響主要有:
(1)商品資源的供求數量和價格水平直接影響企業的資金占用、銷售收人和資金的周轉速度,如材料供不應求將使儲備資金減少,產品求小於供將使成品資金加大,市場價格的升降必然導致資金占用和銷售收入的升降,從而影響企業的資金周轉速度;
(2)商品交易的完成時間影響企業的資金周轉速度;
(3)商品市場的結構、效率影響企業流動費用的開支;
(4)商品市場的各主要因素變化都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
2.金融市場
金融就是資金的融通,或稱資金的借貸關係。金融市場指是資金的供應者和需求者借用某種方式進行資金融通的場所、換言之,即進行金融資產交易的場所,金融市場由資金供應者{即投資者),信用工具,信用中介、資金需求者(即籌資者)四大基本要素組成;資金供應者主要有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居民等。信用工具指由資金交易參加者在進行資金交易中簽發的各種書畫憑證和契約,如股票、債券、借款契約、抵押憑據等,信用中介指資金交易中有助於交易完成的介入者,如銀行機構,投資公司,財務公司、保險機構、證券交易機構等。
資金需求者包括企業、政府部門、公共團體、金融機構或居民:四者之間的關係是資金供應者藉助信用工具,通過中介人(或直接)將資金提供給資金需求者,資金需求者在用完資金後將款項通過中介人(或直接)歸還給資金供應者。完善的金融市場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體系,對其可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按交易對象不同,可分為本幣市場、外匯市場、證券市場、黃金市場;按交易的性質不同,可分為借貸市場、證券市場,租賃市場;按交易的地點、範圍不同,可分為國內金融市場和國際金融市場,國內又可劃分為全國市場、地區市場和地方市場;按期限長短不同,可分為短期金融市場(貨幣市場)和長期金融市場(資本市場);按交易的要求、條件不同,可分為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按層次不同,可分為一級市場(發行市場)和二級市場(交易和轉讓市場):金融市場是市場經濟中統一市場體系的一大支柱。金融市場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具有調節資金餘缺、最佳化資源配置、高效利用資金、調節生產流通和價格、提供綜合經濟信息、調控社會資金運動的功能。它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為自主理財的企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籌資和投資環境,為解決企業資金餘缺提供了便利條件;
(2)競爭機制和資金的有償使用促使企業合理而有效地使用資金,合理配置經濟資源,提高資金利用效果;
(3)為企業財務預測、決策,計畫、控制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有利於財務決策和控制的科學性、正確性,有利於提高財務管理的水平。此外,金融市場國際化,不僅擴大了企業的籌資和投資範圍,而且為企業學習國際管理經驗打開了方便之門。
3.勞動力市場
勞動力市場是組織勞動力供應,以及勞動力進行流動和交流的場所。它是市場體系中的第三大支柱。在市場經濟中,勞動力市場具有調節勞動力供求、推動人才合理流動、促進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提高勞動力利用效果的作用。勞動力市場對企業理財的影響主要有:(1)勞動力市場價格影響企業的工資支出,從而影響企業的成本水平和利潤;(2)勞動力供應的數量、結構和質量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勞動生產率、經濟效益以及管理水平;(3)有利於促進企業建立內部利益制衡機制,使收人分配合理化。
4.技術市場
技術市場是技術商品交換的場所。廣義的技術市場指技術商品生產和交換關係的總和。技術市場是統一市場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社會主義經濟中具有促進科研與生產緊密結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進程,為用戶提供合乎標準的技術服務、加快科技商品價值的實現,以及有利於橫向經濟聯合的重要作用。技術市場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企業財務活動。技術市場對理財的直接影響是:增加了無形資產管理的內容,財務管理必須對無形資產的取得計價、價值攤銷、轉讓等有關財務問題進行研究,加強管理,以便使無形資產在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中充分發揮作用。技術市場對財務的間接影響是:企業採用先進技術將會促使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提高,能源材料消耗降低,從而降低成本,擴大收入,增加利潤。
5.信息市場
信息市場是現代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專門進行信息商品交換的場所,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與外部具有廣泛的聯繫,從外部取得企業所需要的相關的物流、價值流、人流等方面的信息是企業從事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和財務活動的必要條件。首先,它是保證企業生產要素供應的前提;其次,它又是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決策的依據;第三,它還是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和財務活動進行有效控制的依據,信息市場可為企業取得這些外部信息提供便利的條件。信息的市場價格直接影響企業的管理成本。將市場信息有效地用於管理,又可提高企業的綜合經濟效益。
6.房地產市場
房地產市場是社會主義市場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房產商品和土地使用權進行交易和轉讓的場所。房地產是企業的重要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房地產價格是影響企業的固定資產折舊、成本費用和利潤的主要因素。通過市場取得或交易房地產,有利於合理確定房地產價格,促進房地產資源的合理使用,提高其利用效果。為此,要求企業:(1)要面向市場從事一切財務活動;(2)要獨立經營、自負盈虧,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財務管理目標;(3)企業是財務管理的主體,從市場自籌資金,自主決策投資,自行分配;(4)以金融市場信息為基礎,預測市場變化,並根據自身情況作出財務決策並組織實施。
(二)微觀經濟體制環境對財務管理的影響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一個完全獨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其表現在財務管理上,無論是籌資、投資,還是分配等,都有自主權利,相應地必須承擔企業的盈虧責任;為此,企業在財務管理上,既要有利益驅動的推動力,又應有責任和風險的約束機制、前段時期國企改革雖已經歷了“放權計利”、“兩權分離”、“轉換經營機制”等改革,但由於產權不清晰,主體管理缺位,國企還談不上是真正市場經濟的企業。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小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指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國家巨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為實現這個目標,必須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方針,進一步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建守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全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實現城鄉市場緊密結合,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相互銜接,促進資源最佳化配置;轉變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建立以間接手段為主的完善的巨觀調控體系,保證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
這個決定為我國改變傳統的經濟體制,充分發揮企業的經營自主權,增強企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礎。把企業推向市場,參與市場競爭,國家在巨觀上對市場進行調控,不直接干預企業的經營,為企業自主經營創造了寬鬆的環境。在當前情況下,國家對企業不再實行過去的撥款供給制度,企業經營中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籌資,因此,籌資成為企業經營中的頭等大事。為了幫助企業能快速、經濟、及時、足額地籌措生產經營所需的資金,國家在巨觀上加強了資金市場的培育,把企業籌資問題直接引向資金市場,從資金市場中找到出路。近幾年來,在微觀下,企業對於籌資的認識已經提到議事日程,籌資理淪正在日臻完善,籌資經驗也日趨豐富;在巨觀上,籌資的環境也逐步趨於合理。隨著企業體制環境的變化,必將加快國企改革步伐,進行企業資本重組.企業資本重組是指改變企業的出資主體及其出資比重的重組行為,可引起所有權關係的變動,如國有合資企業改組為股份制企業和上市企業。
由於企業重組模式類型較多,所以如何選定重組模式類型關係到企業股份制改組及股票的發行.當採用“原整體續存”重組模式時,它是將被改組企業的全部資產投入到股份有限公司,然後在此股本之外,再增資擴股,發行股票上市,企業的組織結構就從原有的管理體制轉換為適應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體制,可使國企真正成為一個以市場經濟為主體的經濟實體。當採用“並列分解”重組模式時,即將被改組企業的專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系統與原企業的其他部門(如社會負擔部分)相分離,並在此基礎上分別成立兩個(或多個)獨立的法人,再將專業生產經營管理系統重組為股份制有限公司,這種通過合理剝離非上市部分模式,可以最佳化上市主體,有利於上市公司今後提高競爭力。這對一些包袱比較重的國有企業來說,有利於摔掉包袱,輕裝上陣,成為真正市場經濟主體,有利於企業理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