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梯度

經濟梯度

經濟梯度是指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經濟實力的差距。經濟梯度推移是指經濟發展由低水平地區向高水平地區過渡的空間變化歷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濟梯度
  • 外文名:暫無
  • 含義:地區間經濟實力的差距
  • 劃分指標:人均國民收人
主要含義,劃分指標,

主要含義

如果以基層行政區為單元,把各行政區的人均國民收入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數標示在各行政區域的中心附近,把數值相同的點連線成線,編製成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梯度分布圖,可以在地形圖上反映出國家或某一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由高到低的梯度變化狀況。

劃分指標

由於受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一些地區的經濟梯度分布很有規則,從高到低趨勢十分明顯,且常出現與地形等高線分布十分近似的現象。如廣東省南雄,地形為南北高、中間低,南面有南山,北部有北山,中間為湞江谷地,經濟發展水平梯度線也呈東北—西南向分布,中部高水平線,南北南邊為低水平線。海南省的地形是中間高、四周低的倒鐵鍋形,經濟發展水平則周圍沿海地區高,中部山區低,經濟發展梯度線也成圈層狀分布。廣東省的地勢是北高南低,從南嶺向南海逐漸降低,而80年代以來的經濟發展水平與地勢分布成逆向狀態,由南向北呈梯度狀逐漸降低。中國的地勢是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由西部向中部、東部逐級降低,而經濟發展水平則是東高西低,東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比較落後,也呈有節律的梯度分布。由於這種國情的特殊性,因此在80年代,當區域經濟布局思想由平衡發展向不平衡發展轉變時,梯度理論很容易為人們所接受。梯度推移戰略對20世紀80年代中國生產力布局決策,特別是對第七個五年計畫的制定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一度成為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和規劃的主要理論,成為產業布局戰略轉移的主要理論根據之一。然而,一些區域的高收人和低收入地區的分布是不規則的,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在地域分布上趨勢不鮮明。這些區域的經濟高發達區與落後地區之間往往存在著若干箇中間梯度,經濟發展梯度線相互交叉,經濟梯度推移便成了多方位的推移,缺乏鮮明的方向。
為了反映經濟梯度分布狀況,明確梯度推移方向,需要有一個能夠綜合反映各區域經濟綜合水平的指標。以往常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或人均國民收人來反映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然而,事實上只用一二個指標很難反映經濟發展的真實水平。有些地區生產力水平很低,科技十分落後,但依靠大規模的走私而致富,有的地區依靠開採地下礦產資源暴富起來,但沒有建立良性循環的經濟結構,礦產資源耗盡後,立即又衰退下去。因此,需要能反映出地區經濟富裕程度、經濟發展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等的綜合指標來表示各區域所處的經濟梯度。較為理想的方法是採用多元分析法,選用人均國民收人、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員在職工中所占的比重、人均住宅面積、城市污水處理率、區域失業率等多項指標,然後用多元回歸法求出對應各項指數的權重值,把區域各項指數的權重值之和作為比較各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綜合指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