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經濟學基礎
- 作者:時應峰
- ISBN:978-7-115-28272-9
- 類別:財經類
- 頁數:238
- 定價:29.90 元
-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9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小16 開
- 字數:336000
內容提要
![經濟學基礎 經濟學基礎](/img/3/a7a/nBnauQDZ0YDN1QGOmhDNiVGZzY2N4YTOwMGOhZTMkljYxU2YmV2NhZzY3c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學習經濟學並一定能讓你變成一個天才;但不學經濟學,命運卻很可能會與你格格不入。
經濟學ecnomics(更正:economics)研究的是一個社會如何利用稀缺資源生產有價值的商品,並將它們在不同的人人中間進行分配。
1、物品和資源是稀缺的。
2、社會必須有效的加以利用。
稀缺是指這樣一個狀態:相對於需求,物品總是有限的。
效率是指最有效的使用社會資源以滿足人類的願望和需要。
個體經濟學(亞當.斯密):主要研究作為單個實體的市場、企業、家庭的行為。
後後此謬誤(the post hoc fallacy): 僅僅因為一件事情在另一件事情之後,就想當然認為前者是後者的原因。
不能保持其他條件不變(failure to hold other things constant):在考慮一個問題時沒能保持其他條件不變。
合成謬誤(the fallacy of composition):認為對局部來說成立的東西,對總體也必然成立。
經濟學的最終目的是改善人們的日常生活條件。
社會必須尋找無情的“市場規則”與慷慨的“國家福利”二者之間的平衡點。
經濟組織的三個基本問題: 生產什麼和生產多少? 如何生產? 為誰生產?
我們必須區分事實本身和它是否公平兩個方面的問題。實證經濟學:分析和經驗例證
規範經濟學:倫理信條和價值判斷。
市場經濟是一種主要由個人和私人企業決定生產和消費的經濟制度。企業採用成本最低的生產技術(如何生產),生產那些利潤最高的商品(生產什麼)。消費則取決於個人如何決策去花費他們的收入(為誰生產)。
指令經濟是由政府做出有關生產和分配的所有重大決策。
當今世界各國大部分實行的都是混合經濟制度。
投入指的是生產物品和勞務的過程中所使用的物品或者勞務。
產出是指生產過程中創造的各種有用的物品或者勞務。
投入也叫生產要素:土地(自然資源)、勞動、資本。
生產可能性邊界(produ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PPF)表示在技術知識和可投入品數量既定的條件下,一個經濟體所能得到的最大產量。PPF代表可供社會利用的物品和勞務的不同組合。
機會成本:那些所放棄的選擇就是你的該項決策的機會成本。
在存在稀缺的世界上,選擇一種東西就意味著要放棄其他一些東西。一項選擇的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相應的所放棄的物品或勞務的價值。
當經濟體無法在不減少一種產品查了的前提下生產出更多的另一種產品事,即到選擇點處在可能性邊界上的時候,我們就說該經濟體的生產是有效率的。
經濟危機是產生非效率的根源之一。
![經濟學基礎 經濟學基礎](/img/a/1fe/nBnauUWMmFGM2ImN0IjNmNjNjZTYwkzY5M2NzYDNhBjYjJ2NhN2NkNjZkB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