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基礎(第三版)(201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圖書)

經濟學基礎(第三版)(201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經濟學基礎(第三版)》是由安徽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於2018年出版的“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

該書可作為高等職業院校、高等專科學校、成人高校、民辦高校及本科院校二級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類專業的經濟學教材,也可作為套用型本科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學習經濟學的教材,同時還可供社會人士參考選用。

基本介紹

  • 書名:經濟學基礎(第三版)
  • 作者:安徽
  • ISBN:9787040402360
  • 類別:“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
  • 頁數:164頁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11-27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成書過程,修訂過程,出版工作,內容簡介,教材目錄,教學資源,教材特色,作者簡介,

成書過程

修訂過程

《經濟學基礎(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礎上進行了修訂。修訂的原則是秉承第二版的特色,並保持框架、章節、體例基本不變。
第三版的修訂工作主要圍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第一,內容更加簡練易學。該教材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教材,考慮到讀者專業背景、學歷層次、學習目的等方面因素,該次修訂將一些過於深奧的知識做了必要的刪減,在內容上更加簡明扼要,易於學生學習掌握。
第二,案例、資料、數據等的更新調整。該教材第二版中出現的一些案例、背景資料和數據,由於時過境遷,有些過時和陳舊,該次修訂在這些方面做了較多工作,在內容上更加貼近現實,使經濟學原理與現實經濟更加貼合。
第三,文字的訂正。該次修訂將第二版中的文字表述不清或錯誤之處進行更正。

出版工作

出版社工作人員名單
職務姓名
策劃編輯
李聰聰
責任編輯
李聰聰
封面設計
張雨薇
責任印刷
劉思涵

內容簡介

全書共11章,內容包括:導論、需求與供給、消費者行為、生產者行為、市場結構、要素市場、一般均衡與經濟效率、國民收入核算、短期波動與長期經濟成長、巨觀經濟政策、開放經濟。

教材目錄

前輔文
第六章 要素市場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生產要素市場
第一節 經濟與經濟學
第二節 勞動市場
第二節 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第三節 資本市場
第三節 學習經濟學的意義
第四節 土地及其他自然資源價格的決定
第四節 怎樣學好經濟學
第五節 利潤
第二章 需求與供給
第七章 一般均衡與經濟效率
第一節 需求
第一節 局部均衡與一般均衡
第二節 供給
第二節 帕累托最優與實現條件
第三節 均衡價格
第三節 公平和效率
第四節 需求與供給的價格彈性
第四節 市場失靈與政府調節
第三章 消費者行為
第八章 國民收入核算
第一節 效用與效用理論
第一節 巨觀經濟分析概述
第二節 基數效用
第二節 國民收入核算體系
第三節 序數效用
第三節 國民收入循環及基本公式
第四節 消費者選擇
第九章 短期波動與長期經濟成長
第四章 生產者行為
第一節 短期波動與產品市場均衡
第一節 生產
第二節 短期波動與貨幣市場均衡
第二節 生產效率
第三節 長期經濟成長
第三節 成本分析
第十章 巨觀經濟政策目標
第五章 市場結構
第一節 巨觀經濟政策目標
第一節 市場與市場結構
第二節 通貨膨脹及其治理
第二節 完全競爭市場
第三節 通貨緊縮及其治理
第三節 完全壟斷市場
第四節 失業問題及其治理
第四節 壟斷競爭市場
第十一章 開放經濟
第五節 寡頭壟斷市場
第一節 國際貿易
第六節 市場類型的選擇與比較
第二節 國際金融
參考文獻
註:目錄排版順序為從左列至右列。

教學資源

該書配套開發有PPT、網路課程、習題、答案、智慧型備課系統等數位化教學資源,具體獲取方式請見書後“鄭重聲明”頁的資源服務提示。

教材特色

該書根據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和理論以“必需、夠用”為度的原則,以“需求與供給”為主線,以“市場化資源配置和利用”為核心內容,以掌握和會用基礎理論知識為教學目標,採用新穎的教材編寫體例,將需要掌握的知識點進行最大限度的精練,利用各種工具性欄目加強對經濟學理論精髓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充分體現通俗、簡明、生動的特色,易於教學,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

作者簡介

安徽,女,教授。198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獲碩士學位。畢業後從事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實務等相關課程的教學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