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遺址布局,主要景點,綜述,景點,歷史文化,絲綢之路的概念,名稱由來,絲綢之路作用,文物價值,世界文化遺產,遺產描述,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文物保護,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河西走廊是絲綢之路的要道,早在文獻記述絲綢之路之前2000年,這條線路早已開通,它不是為出口絲綢,而是為進口和田玉。玉石之路從4000年前開啟,絲綢之路興起後一直繁榮,一直到明清,在這條道路上運送的第一貨物仍是玉石。
西漢時,人們把新疆乃至更遠的地方稱作
西域。西漢建元三年(前138年)和元狩四年(前119年),張騫兩次出使西域。
司馬遷稱張騫首次西行為“鑿空之旅”,這便有了絲綢之路的開端。張騫兩次出使西域,他率領大批人馬,帶著上萬頭牲畜和優質絲綢、奇珍異品,訪問了西域的很多國家。這兩次出使後,西域各國派使節回訪,從此漢朝和西域的交往更加繁榮。西漢末年,絲綢之路一度斷絕。
東漢永平十六年(73年),
班超跟隨大將軍
竇固向北匈奴出擊,並奉命到西域地區去探訪,重新打通了與西域隔絕多年的通道。從此以後,絲綢之路逐步從亞洲延伸到了歐洲。絲綢之路打破了國與國的界限,是世界古代文明交融的重要紐帶。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發展時間段,表現為在漢代以後傳統絲路之外,新的交通路線的開闢和絲路的延伸。絲綢之路仍由東段、中段、西段組成。從長安起始,經過隴右、河西、
玉門關、陽關的路段為東段,從玉門關陽關至蔥嶺(今
帕米爾高原地區)為中段,越過蔥嶺向西各條路線為西段。魏晉南北朝時期,處於絲綢之路要道的河西走廊和西域的形勢動盪(長達300餘年的大分裂),但諸政權對河西通道的經營和治理沒有中斷,河西走廊幹線則變化不大,仍是中西交通的重要通道。中亞地區是中國與南亞、西亞和東羅馬交通的中轉地。中西間陸路交通幾經盛衰起伏,絲路交通仍繼續發展,對於西域諸國和絲綢之路的控制力有所減弱。
隋唐時期,絲綢之路再次貫通,線路縱橫交錯,形成網路,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隋至唐前期,絲綢之路主要的行進路線有隴右河西路、吐谷渾路、回紇路等。隋唐遼闊的疆域使中原與西北邊疆地區的聯繫變得空前密切。唐政府在漠北設定州府後,開闢了漠北通往內地的驛路,唐朝平定西突厥後,天山以北諸地之間的交通形成網路。其間雖因
安史之亂、吐蕃阻隔導致絲綢之路亦有道路變遷,但卻從未中斷。唐代絲綢之路的暢通繁榮對東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與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唐代是陸路絲綢之路發展的黃金時代,東西方間的經濟文化交流繁榮有加。唐末五代以來是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轉型時期,“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的絲路盛況不復存在,絲綢之路逐步走向低谷。
宋代及以後,絲綢之路的衰落明顯,且逐步被海上絲綢之路取代。兩宋疆域遠不及唐代,西北被西夏控制,陸上絲綢之路中斷。
元代,在歐亞廣大地域範圍內,國際商隊長途販運活動再度興盛,元大都作為東方國際貿易中心無可爭議。但元朝統治時間不及百年,且此時的東西方官方交往多以文化、宗教為目的,而非以商人為主導,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絲綢之路的衰落。但宋元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相較於前代而言有了長足的進步和迅猛的發展。
明清時期,陸上絲綢之路基本完全衰落。而明初
鄭和遠航的成功,是歷史上未曾有過的官方組織的大規模的航海活動,可以看作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到鼎盛的標誌。
2013年9月7日、10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分別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演講,先後提出共同建設“
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簡稱“
一帶一路”倡議。絲綢之路重生。
遺址布局
絲綢之路東起中國古都長安(今陝西西安),西至地中海地區,向南延伸到印度次大陸。絲綢之路是世界上路線最長、影響最大的文化線路,是東西方之間融合、交流和對話之路,兩千年以來為人類文明的共同繁榮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線路跨度近5000千米,橫跨歐亞大陸,沿線包括中心城鎮遺蹟、商貿聚落遺蹟、交通及防禦遺蹟、宗教遺蹟和關聯遺蹟5類代表遺蹟,總計33處。中國境內有22處考古遺址和古建築,涉及河南省、陝西省、甘肅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境內共有8處遺產點,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境內共有3處遺產點。
主要景點
綜述
| | |
| |
| |
| |
| | |
| 阿克托貝遺址、庫蘭遺址、奧爾內克遺址、阿克亞塔斯遺址、科斯托比遺址 |
| | 碎葉城(阿克·貝希姆遺址)、巴拉沙袞城(布拉納遺址)、新城(科拉斯納亞·瑞希卡遺址) |
參考資料來源:
景點
| 漢魏洛陽城遺址,位於洛陽市東,城址北依 邙山,南臨 洛河。遺址現存格局及遺蹟以北魏時期為主,同時分布或疊壓有西晉、曹魏、東漢以及更早時期的遺存。漢魏洛陽城東漢時期城市面積約10平方千米,北魏時期擴展為三重城,面積近80平方千米。 漢魏洛陽城遺址位於中原地區的洛陽盆地,是1至6世紀中華文明發展史上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四個重要王朝的都城遺址,是這一時期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 | |
| 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位於洛陽市,是隋唐洛陽城外郭城正南門,位於洛陽城城市軸線的最南端,唐代定鼎門遺址的主體墩台東西長44.5米,南北寬約21.04米。墩台內以兩道隔牆分隔出三個門道,墩台四周包磚。門址南側發現的駱駝蹄印,是絲綢之路沿線以駱駝作為主要運輸工具進行商貿活動的獨特物證,印證了西域與中原的密切往來,與絲綢之路上繁盛的商品交流活動密切關聯。 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是7至10世紀絲綢之路東方起點都城——洛陽城的南入口及街區遺址,位於中原地區的洛陽盆地、隋唐洛陽城遺址南區,是絲綢之路鼎盛時期東方起點城市的代表性遺存,見證了東方農耕文明發展鼎盛時期帝國的文明水平,展現了唐代都城城市文化的禮制特徵及其影響力,並與絲綢之路上繁盛的商貿往來具有密切關聯。 | |
| 新安漢函谷關遺址,位於洛陽市新安縣城關鎮,始建於西漢元鼎三年(前114年),是前2至3世紀漢帝國設立在中原地區防衛都城,以及洛陽作為東漢都城時自絲路起點都城西行必經的重要關隘遺存。 漢函谷關遺址以現存的漢代關樓與關牆、闕台、古道遺址、建築基址、長牆遺址等一系列人工設施遺蹟,與南北兩山對峙、兩河交匯所共同形成的整體格局,揭示出漢代關隘設施控制交通的格局特徵,見證了漢帝國大型交通保障體系中的交通管理制度、防禦制度及其對絲綢之路長距離交通和交流的保障。 | |
| 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位於中原地區的 秦嶺東段余脈丘陵地帶,形成於前2世紀,長期沿用至20世紀。它是漢唐時期溝通長安、洛陽兩大都城交通要道的組成部分,是絲綢之路長期、長距離交通保障系統的珍貴物證。 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以難得存留至今的古代車轍、蹄印、蓄水池等遺蹟,沿用時間長達20餘個世紀,成為保障絲綢之路長期、長距離交通和交流的珍稀道路遺存。其車輪間距的數據範圍體現了自戰國以後古道沿用的歷史;其出土物多為晚清至民國時期,反映了民國時期(20世紀30年代)還在使用。 | |
| 未央宮,西漢王朝正宮,漢朝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建於漢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劉邦重臣 蕭何監造,在秦章台的基礎上修建而成,位於漢長安城地勢最高的西南角 龍首原上,因在長安城安門大街之西,又稱西宮。未央宮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西漢建元二年(前139年),張騫就是在未央宮領取漢武帝的旨意出使西域,從而拉開了鑿空之旅,展示了位於絲綢之路東端的東方文明發展水平,見證了漢長安城在絲綢之路發展歷程中,兼具時間與空間上的雙重起點價值。漢長安城與古羅馬城東西相對,遙相輝映,並稱為“東長安、西羅馬”。 1961年3月4日,未央宮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 張騫墓,位於漢中市城固縣博望鎮饒家營村,是西漢外交家、探險家、絲綢之路開闢者張騫的墓葬。墓葬為斜坡墓道磚室墓,坐西向東。夯築封土,覆斗形,平面呈長方形。該墓自漢以來,歷代文獻均有著錄,沿革明確。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西北聯大對張騫墓墓道進行了初步發掘,出土刻有漢隸“博望造銘”封泥,及灰陶片、瓦罐、漢五銖錢等文物,從考古學上證明了該墓的真實性,與絲綢之路開闢這一東西文化交流的重大世界性歷史事件密切關聯。 | |
| 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位於西安市新城區太華南路,始建於唐貞觀八年(634年)。大明宮遺址平面大致呈南北走向長方形,占地面積約3.4平方千米。其宮殿建築群遺存見證了東方農耕文明發展、大唐的文明水平及其禮制文化特徵。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包括:丹鳳門等宮門及其他門址17處,宮牆等牆體15處,含元殿、麟德殿、三清殿等建築遺址59處,太液池、龍首支渠等水系、橋樑遺址32處,御道等道路(含廊道)遺址38處,共161處。 | |
| 大雁塔,位於西安市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始建於唐永徽三年(652年),是 玄奘法師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和舍利而主持修建的七層佛塔。大雁塔通高64.7米,被分為塔剎、塔身和塔座三部分,磚表土心,是中國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仿木製四方樓閣式磚塔。大雁塔是古代印度佛塔建築與中國傳統木構建築融合的重要範例,是絲綢之路宗教文化交流的遺物,也是中國古代仿木結構樓閣式磚塔的典範,完整保留了唐代佛塔宏偉壯觀的風格。 | |
| 小雁塔,位於西安市南門外1.5千米薦福寺遺址內,本名“薦福寺塔”。塔建於唐中宗景龍年間,是為存放唐代高僧義淨從天竺帶回來的佛教經卷、供奉佛舍利而建。小雁塔原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塔身十五層。現塔剎已毀,通高43.3米。小雁塔是中國密檐磚佛塔建築的早期傑作。“關中八景”之一的薦福寺“雁塔晨鐘”,是古都西安重要的歷史文化景觀。小雁塔密檐磚佛塔的建築形式,是印度佛塔傳入中國長安地區早期的珍貴例證,集中體現了東西方文化交流與融合。現存的唐代建築小雁塔是西安博物院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薦福寺明清古建築群、博物館以及文化園林景觀構成了獨具特色的城市博物館。 | |
| 興教寺,位於西安市城南約20千米的少陵原畔,又稱“大唐護國興教寺”,建於唐總章二年(669年),是唐代高僧玄奘法師的遺骨安葬之地。唐麟德元年(664年),玄奘法師圓寂,葬於白鹿原;唐總章二年(669年),遷葬於樊川鳳棲原,並建造五層靈塔,次年因塔建寺,以資紀念。唐肅宗在靈塔題“興教”二字,意為大興佛教。“大唐護國興教寺”由此而得名。興教寺塔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樓閣式塔,展現了佛教沿絲綢之路傳至長安後的發展及其影響。 | |
| 彬縣大佛寺石窟,位於彬州市城西10千米的西蘭路旁,寺窟始鑿於北朝,大規模開鑿於唐初,唐貞觀二年(628年)基本建成,是唐太宗李世民為紀念他指揮的彬州淺水原大戰和五龍阪大戰中陣亡將士而建,起名應福寺。北宋改名慶壽寺。明以來俗稱大佛寺,以阿彌陀佛造像高大精美而得名。 | |
| 玉門關遺址,位於甘肅省敦煌市,是漢代設立在河西走廊地區西端最重要的關隘遺存,在地理區域上具有東西交通分界的標誌地位。遺存主要包括小方盤城遺址、大方盤城遺址、漢長城邊牆及烽燧遺址(包括20座烽燧、18段長城邊牆遺址)。出土文物包括2400餘枚簡牘文書和絲織品、兵器、積薪、大苣、屯田工具、糧食、陶器、漆器等。 | |
| 懸泉置遺址,位於敦煌市莫高鎮八戶村東南64千米三危山北麓的戈壁灘上。遺址由塢院、馬廄、灰區及其附屬建築構成。遺址東西長150米,南北寬150米,分布面積22500平方米。出土簡牘、文書記載判斷是一處漢代 驛站遺址。西漢稱“懸泉亭”“懸泉置”,東漢稱為“懸泉郵”,唐稱“懸泉驛”,清謂“貳師廟”“吊吊水”。經考古發掘認證是“絲綢之路”上唯一的驛站遺址,對研究東西交通史、絲綢之路郵驛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 |
| 麥積山石窟,位於秦嶺西端北側,距城區28千米。鑿於十六國後秦時期,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10多個朝代的不斷開鑿、重修,遂成為僅次於 敦煌莫高窟的中國第二大藝術寶窟,現存194個洞窟,泥塑、石雕7800多件,壁畫1000多平方米,崖閣8座,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被譽為“東方藝術雕塑館”,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朵藝術奇葩,與敦煌莫高窟、山西 雲岡石窟、河南 龍門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而麥積山石窟則以獨特的泥塑藝術獨樹一幟。 | |
| 鎖陽城遺址,主要遺存包括鎖陽城城址、農業灌溉渠系遺蹟、鎖陽城墓群等遺址。考古調查和勘探初步推測城址年代約為7至13世紀。鎖陽城遺址是中國古綠洲沙漠化演進過程當中的典型標本,是集古城址、古渠道、古墾區、古寺院、古墓群等多種遺蹟為一體的古文化遺存地,保存了較為完好的古代軍事防禦、農業灌溉體系和城市建築系統,體現了河西走廊邊疆城市的防禦特徵,是人類在長距離交通和交流條件下的防禦和安全體系的突出例證。 | |
| 高昌故城,位於吐魯番市東南40千米的 火焰山下,分外城、內城和宮城三部分。城垣保存較完整。外城略呈方形,周長約五千米,占地面200萬平方米。城牆為夯築,牆基厚約12米,高11.5米,城垣外側有突出的垛台——“馬面”建築。西城有兩座門,其中一座門沿可見到有曲折的瓮城。外城的東南和南是寺院區,西南部寺院面積較大,從遺址看,有寺門、場院、正殿、多層佛龕的塔基,龕中還可見到殘存的彩色壁畫、佛像。在此遺址外的東南和東北,有“坊”“市”遺址,可能是小手工業作坊。內城,在外城中間,宮城的南面。高昌故城是漢唐以來東西交通的要衝,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門戶。 | |
| 交河故城,是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是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見證,有重要史學價值。交河故城既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都市遺蹟,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築城市,被譽為“世界上最完美的廢墟”。它位於吐魯番市城區以西約10千米的雅爾乃孜溝村,總面積約37.6公頃,城址中間寬、兩端窄,呈東南—西北走向,俯瞰形似一片大柳葉,由於河水分流繞城,故稱其為“交河”。其城址包括居住區、倉儲區、衙署區、寺院區和墓葬區5個部分,功能分區明確,大體為唐代遺存,建築形制也與唐代長安城相仿。 | |
| 克孜爾尕哈烽燧,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市依西哈拉鄉境內,坐落於卻勒塔格山南麓鹽水溝溝口的衝擊台地上。烽燧雄偉挺拔,建於漢代。 烽燧即烽火,是古代軍情報警的一種措施,史冊記載,夜間舉火稱“烽”,白天放煙稱“燧”。它是古絲綢之路北道上時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遺址,且位居絲綢之路北道的黃金地段,區位條件優越,具有較高的旅遊價值。 | |
| 蘇巴什佛寺遺址,位於庫車縣城北20千米處的庫車河(銅廠河)兩岸沖積台地上,北依確爾塔格山,南臨沙礫戈壁,現存面積近20萬平方米。該佛寺遺址始建於魏晉,鼎盛於隋唐。9世紀曾遭戰火所焚,13至14世紀被廢棄。 | |
| 北庭故城遺址,為唐代北庭大都護府治所遺址,是古代絲綢之路北道必經之地。遺址分為一內一外、一大一小兩重城。內外城牆均有護城河、馬面、敵台和角樓。 | |
| 開阿利克遺址,位於“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最北的支線上,是從中國進入哈薩克斯坦後的第一處遺址點,曾是中亞卡魯克國的首都。遺址時代為8至13世紀,位於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州,在塔爾迪庫爾乾市東北方向190千米處。遺址區的建築始建於8世紀,在11世紀以前,這裡被喀喇汗王朝統治。 | |
| 絲綢之路走出國界後,與唐詩有關的,是中亞的碎葉城。碎葉城遺址在今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附近。唐代,碎葉是安西都護府屬下的一個軍鎮。 | |
歷史文化
絲綢之路的概念
“絲綢之路”,有廣義和狹義之說。廣義上包括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一般來說,傳統的絲綢之路是指狹義上的即陸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是指起始於古代中國長安或洛陽,通過甘肅河西走廊和今天的新疆地區,越過帕米爾高原,進入中亞、伊朗等地,連線亞洲、歐洲的交通和商業貿易路線。廣義的“絲綢之路”已經成為古代東、西方之間經濟、文化交流的代名詞,即凡是古代中國到相鄰各國的交通路線,不論是陸路還是海路,均稱為“絲綢之路”。
通過德國歷史學家郝爾曼在《中國與敘利亞之間的古代絲綢之路》一書中的描述,發現絲綢之路進一步拓展後,經中亞通往地中海西岸和小亞細亞一帶,延長了絲綢之路的線路。
傳統的絲綢之路起始於中國古代都城長安,是一條古老而漫長的商路,也是連結亞歐大陸、連線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路。絲綢之路打破了國與國的界限,是世界古代文明交融的重要紐帶。數千年來往來於這條道路的,既有遊牧民族或部落,也有自由自在的旅行者,既有忙碌的逐利商人,也有使者、外交家和前往宗教聖地朝聖的虔誠教徒,開啟了絲綢之路沿線各國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溝通與交流。
名稱由來
“絲綢之路”一詞是德國地理學家
李希霍芬於1877年提出的,主要是指中國長安與中亞之間的交通往來路線。在他的著作《中國,親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為根據的研究》一書中,將西漢大臣張騫出使西域作為絲綢之路的發端,把從中國經西域到中亞以及印度連線起來的絲綢貿易之路命名為Seiden-strassen。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些西方探險家在新疆、甘肅等地進行考察並發現了古代中國與亞、非、歐交往的許多遺物,並在相關的著作中廣泛使用“絲綢之路”這個名稱,還把古代中原與西方以絲綢貿易為代表的文化交流所能達到的地區都包括在絲綢之路的範圍之內,不僅使“絲綢之路”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也進一步擴大其空間、時間和承載物內涵。這樣,“絲綢之路”就成為從中國出發,橫貫亞洲,進而連線非洲、歐洲的陸路大動脈的總稱。此後相繼出現了“絲綢之路”的綠洲道、沙漠道、草原道、吐蕃道、海上道等提法,“絲綢之路”的內涵被進一步擴大。同時,隨著中西關係史研究的深入,“絲綢之路”也開始被人們看作是東西方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的橋樑。於是,“絲綢之路”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代名詞。
在中國國內正式出現“絲綢之路”的名稱前,曾使用過“綢緞之路”、“絲路”、“販絲之道”、“絲綢路”等簡稱或代稱。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年2月24日的《
申報》首先使用“絲綢之路”一詞。隨後其概念不斷深化,出現“沙漠路”“綠洲路”“草原路”等支線,還有以交換物品分類的“玉石之路”“香料之路”“皮毛之路”等。雖然“絲綢”不是整個歷史階段中西貿易的大宗商品,“絲綢之路”也出現了多種稱謂,但還沒有哪一個稱謂或名稱能夠替代“絲綢之路”。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命名的“
一帶一路”倡議,就是這一歷史名稱在當下的現實反映。
絲綢之路作用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由前2世紀至16世紀整個絲綢之路的起始路段與分布於天山山脈地區的交通路網組成,是“絲綢之路”中地位比較突出、交通距離特長、交流內容比較豐富、影響力深遠、旅途景觀尤為壯美多彩的組成部分。它從中國古代的長安/洛陽往西、經河西走廊進入天山山脈地區,路網跨距近5000千米、總長達8700多千米,由分布於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3國境內的代表性遺蹟以及它們之間在18個世紀的歷史過程中所形成的交通交流關係構成。遺存類型包含了亞洲大陸上不同歷史時期的諸多帝國或汗國的都城或宮城、中心城鎮、商貿聚落或城鎮、佛教石窟寺、古道、驛站、關隘、烽燧、長城、城堡、墓葬等考古遺址和多種宗教建築與遺存;沿途擁有高山與平原、森林與草原、沙漠和戈壁、綠洲與河谷等亞洲內陸特色的地貌景觀。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屬“絲綢之路”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在“絲綢之路”整個交流交通體系中具有起始的地位,還因經由多種途徑的人與自然的互動關係建立起跨區域的長距離交通,連線了多種文明地帶、展開了東西方之間持續而廣泛的商貿、宗教、科技、文化等交流活動,在遊牧與定居、東亞與中亞等文明交流中擁有廣泛而重要的影響和作用,見證了亞歐大陸於前2世紀至16世紀期間人類文明與文化發展的主要脈絡及其重要歷史階段,以及其中突出的多元文化特徵;促進了洲際間多種文明的協調和共同繁榮,是亞洲大陸上建立長距離東西方交通、開展廣泛的人類文明與文化交流、對話的傑出範例。
絲綢之路是世界上路線最長、影響最大的文化線路。“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自西安/洛陽沿交通幹線經
河西走廊、出玉門關、至天山南北、達楚河流域、至
塔拉茲的整體線路,串接的(中國的)洛陽盆地、關中盆地、河西走廊、天山山脈以及(中亞的)
七河地區等地理環境要素,以及留存至今的自前2世紀至16世紀沿途中心城鎮遺蹟、宗教傳播遺蹟、商貿聚落遺蹟、交通及防禦遺蹟以及關聯遺蹟等絲綢之路主要遺產類型及其代表性遺存,真實反映了“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產生、發展的歷史過程,以及橫跨東亞、中亞、並向西方延伸的空間範圍;真實保存了見證路線沿線古代民族及其文明的特殊物證;真實反映了在長距離交流活動中人類克服戈壁、沙漠、高山阻隔,藉助河流、綠洲維繫等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託、利用作用關係、以及整個土地利用區域的共同發展;真實反映了亞歐大陸間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貿易、宗教、技術、藝術等方面的文化與文明交流活動在該路段上的價值特性;真實反映了本遺產作為一處人類長距離交通體系、以及經由這一體系所進行的跨地區的、廣泛文明與文化交流的整體價值和動態特徵。因此,該路網整體具有高度的真實性。
文物價值
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
中國、
哈薩克斯坦、
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對“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申報世界遺產,並獲得了成功。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聯合提交的這一
文化遺產項目,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是中國第一個跨國聯合申遺項目,是世界上第一段列入遺產名錄的絲綢之路遺產。
從西邊的龜茲(今庫車縣)到東邊的洛陽,分布著一系列的佛塔和巨大而複雜的石窟寺,記錄了佛教從印度途徑喀喇崑崙地區向東傳播,以及在吸收了本土思想後佛塔在建築設計上的演化過程。其他宗教建築反映了沿著廊道許多宗教(以及許多少數族裔)的共存狀態。大規模的商貿活動哺育了大型、繁華、興旺的城鎮,反映了定居社會和遊牧社會之間以多種方式進行的交流。除了貨物和人員的輸送外,絲綢之路還是思想、信仰和技術創新的交流通道,比如與農業和城鎮規劃相關的知識,改變了城市空間和人們生活的許多基本方面。
世界文化遺產
遺產描述
從西邊的龜茲(今庫車縣)到東邊的洛陽,分布著一系列的佛塔和巨大而複雜的石窟寺,記錄了佛教從印度途徑喀喇崑崙地區向東傳播,以及在吸收了本土思想後佛塔在建築設計上的演化過程。其他宗教建築反映了沿著廊道許多宗教(以及許多少數族裔)的共存狀態。大規模的商貿活動哺育了大型、繁華、興旺的城鎮,反映了定居社會和遊牧社會之間以多種方式進行的交流。絲綢之路是東西方文明與文化的融合、交流和對話之路,近兩千年以來為人類的共同繁榮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絲綢之路見證了前2世紀至16世紀期間,
亞歐大陸經濟、文化、社會發展之間的交流,尤其是遊牧與定居文明之間的交流;它在長途貿易推動大型城鎮和城市發展、水利管理系統支撐交通貿易等方面是一個出色的範例。同時,它與
張騫出使西域等重大歷史事件直接相關,深刻反映出
佛教、
摩尼教、
拜火教、
祆教等宗教和城市規劃思想等,在古代中國和
中亞等地區的傳播。
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絲綢之路是東西方之間融合、交流和對話之路,近兩千年以來為人類的共同繁榮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遴選依據標準(ii):“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以跨越東亞與中亞的特大區域性路網規模、持久的沿用時間、豐富的各類遺存及其相互間的內在動態關聯、多元的交流內容、多樣的地理環境,展現出前2世紀至16世紀期間亞歐大陸諸多文明區域、特別是遊牧的草原文明與定居的農耕、綠洲或畜牧文明之間所發生的互為影響與作用,包括在宗教信仰、城市文化、建築設計、住居方式、商品貿易、民族交流等方面所揭示的人們價值觀的相互影響。是亞歐大陸上人類經由長距離交通、開展廣泛的文明與文化交流的傑出範例。
遴選依據標準(iii):“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是前2世紀至16世紀期間歐亞大陸經濟和文化交流傳統、以及社會發展的重要見證。特別是分布於路網沿線的一系列都城、中心城鎮和聚落遺址,為亞洲大陸、尤其是中亞地區在約18個世紀中諸多業已消逝或發展演變的古代民族及其文明,以及東亞地區延續至今的華夏文明都提供了特殊的見證,揭示了亞洲歷史上中原農耕文明、草原遊牧文明、西域綠洲文明之間的交流、衝突、兼容、融合等對話過程,以及這一過程所經歷的若干重要歷史階段與突出的多元文化特性。
遴選依據標準(v):“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經由一系列對自然環境的依託、利用和改造措施,包括對荒漠地帶土地利用的成功開發,共同支撐了荒漠條件下的行旅交通,最終使得跨越洲際的文化線路得以貫通,是人類為實現長距離交通與交流而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傑出範例。
遴選依據標準(vi):“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諸多遺址遺蹟與大量相關出土文物、簡牘文書、歷史文獻和行旅遊記,與對歐亞大陸上的人類文明與文化交流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張騫鑿空西域事件”直接關聯;與對東亞文化具有重大影響的中國佛教傳播事件和傳播方式直接關聯;與以絲綢為大宗貿易的洲際商貿傳統(如絹馬互市)以及粟特人在絲綢之路上獨特的經商傳統直接關聯;與此同時,在它沿線其它地點出土的大量文物、簡牘文書和考古資料等珍貴材料,尚可為亞歐大陸上廣泛的文明與文化交流內容、包括東西方之間物種、習俗、藝術、科學、技術等交流傳統提供實質性的佐證,揭示出這些交流活動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所產生的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走廊的路網是路網跨距近5000千米的絲綢之路的一部分,從中國漢唐中央首都
長安/
洛陽延伸到
中亞的zhetysu地區。絲綢之路形成於前2至1世紀,興盛於6至14世紀,一直使用到16世紀,分布於今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境內,將多種文明聯繫起來,並促進在貿易、宗教信仰、科學知識、技術創新、文化習俗和藝術方面的廣泛活動與交流。路網中包含的33個組成部分包括首都和各
帝國和
汗國的宮殿建築群、貿易定居點、佛教洞穴寺廟、古徑、驛站、通道、燈塔、長城部分、防禦工事、墳墓和宗教建築。絲綢之路是東西方之間融合、交流和對話之路,近兩千年以來為人類的共同繁榮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見證了前2世紀至16世紀期間,亞歐大陸經濟、文化、社會發展之間的交流,尤其是遊牧與定居文明之間的交流;它在長途貿易推動大型城鎮和城市發展、水利管理系統支撐交通貿易等方面是一個出色的範例;它與張騫出使西域等重大歷史事件直接相關,深刻反映出佛教、摩尼教、拜火教、祆教等宗教和城市規劃思想等在古代中國和中亞等地區的傳播。
文物保護
1988年,為了強調中西相遇時所產生的複雜文化交流,幫助塑造多元特性以及豐富歐亞大陸的共同遺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啟動了“對話之路:絲綢之路整體性研究”項目,激發了全世界對絲綢之路的興趣。
1990年至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又開展了五次國際性考察,考察內容包括西安到喀什的沙漠絲綢之路、威尼斯到日本的海上絲綢之路、中亞草原絲綢之路、蒙古遊牧絲綢之路,以及尼泊爾的佛教絲綢之路。駝鈴叮噹,羌笛悠揚,這條沉睡千年的偉大道路再一次覺醒。絲綢之路渾厚的歷史積澱讓前往考察的專家欣喜不已,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引起了全世界的矚目。
2006年,在世界遺產中心的推動下,中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和中國正式提出中國與中亞五國跨國聯合將絲綢之路申報為世界遺產,並通過了絲綢之路跨國系列申遺初步行動計畫。絲綢之路中國段提出由48處遺產點組成的申遺預備名單,分布在陝西、河南、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六個省、自治區。甘肅省共推薦了13處遺產點參與絲路申遺,最後有11處經國家文物局考察合格後獲得資格。
2007年4月,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絲綢之路申遺地區研討會”上,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5個國家通過了絲綢之路概念檔案。2009年成立了絲綢之路系列世界遺產申報政府間協調委員會,這是一個督導委員會,由參與絲綢之路廊道申報的所有締約國代表組成。
2011年,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專業諮詢機構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針對絲綢之路提出“廊道”概念,確認了絲綢之路上的54個“廊道”,認為這些廊道現存的遺產系統數量多、質量高。如果這一系列廊道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就會形成一個整體,反映並代表絲綢之路沿線定居地和遺蹟的範圍、興盛和衰落。為此,專家建議2條申遺條件成熟的廊道作為首批跨國申遺項目:一條是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的跨國廊道;另一條是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跨國廊道。六國聯合申遺的計畫至此夭折,但中國申遺的決心並未動搖。
2011年底,世界遺產中心對絲綢之路跨國聯合申遺進行了重大策略調整,確定由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3國以“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網”名稱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並確定為2014年評審項目。
2012年初,根據國家文物局工作部署和調整意見,陝西、新疆、河南、甘肅四省區共22處申遺點進入了《絲綢之路中國段首批申遺名單》。
2012年7月,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與中國及中亞五國政府共同協商,最終確定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共同申報這一項目,申報項目名稱最終確定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遺產項目的線路跨度近5000千米,沿線包括了中心城鎮遺蹟、商貿城市、聚落遺蹟、交通遺蹟、宗教遺蹟和關聯遺蹟5類代表性遺蹟共33處,以及沿途豐富的特色地理環境,申報遺產區總面積為426.80平方千米,遺產區和緩衝區的總面積為2344.64平方千米。
2014年6月22日,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ii)(iii)(v)(vi),絲綢之路:長安-天山走廊的路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旅遊信息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走廊的路網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河南省、陝西省、甘肅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境內阿拉木圖州和江布爾州,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境內楚河州的絲綢之路沿線。
自駕可達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