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爾尕哈烽燧

克孜爾尕哈烽燧

克孜爾尕哈烽燧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依西哈拉鄉境內,坐落於卻勒塔格山南麓鹽水溝溝口的衝擊台地上。

烽燧雄偉挺拔,建於漢代。烽燧即烽火,是古代軍情報警的一種措施,史冊記載,夜間舉火稱“烽”,白天放煙稱“燧”。它是目前古絲綢之路北道上時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遺址,且位居絲綢之路北道的黃金地段,區位條件優越,具有較高的旅遊價值。

該烽燧2001年6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列入絲綢之路(新疆段)大遺址保護項目。

克孜爾尕哈烽燧為我國境內唯一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單體烽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克孜爾尕哈烽燧
  • 地理位置:庫車縣依西哈拉鄉
  • 所屬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
  • 級別批次: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批准文號:國發〔2001〕25號
  • 時代: 漢
  • 編號:131-131
  • 交通:有217國道可直達
文物遺存,相關傳說,烽燧歷史,管理保護,

文物遺存

克孜爾尕哈烽燧基底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6米,南北寬約4米。東南距庫車縣城10千米,海撥1200米。距阿克蘇市260千米。由基地往上逐漸縮收成梯形,高約13米。烽火台為夯土結構,層厚12——15米,上部夯層中夾有木骨層,頂部為木坯壘砌,並建有望樓,現僅存木柵殘留物,烽體受自然侵蝕,風化作用,南側中上部已呈凹槽狀。
克孜爾尕哈烽燧

相關傳說

克孜爾尕哈在古突厥語中是“紅色哨卡”的意思。庫車民間傳說中的克孜爾尕哈烽火台是古代一位國王建造的高塔。有個預言家對國王報告:“根據卦象,公主會死於大地上的毒蠍。”擔心失去愛女的國王急忙下命令,通往克孜爾尕哈千佛洞的鹽水溝大路邊就矗立起一座高塔。公主從金碧輝煌的王宮搬進高塔。警衛森嚴的護衛並沒能讓她逃脫命運的安排,那注定要置公主死地的毒蠍竟然鑽進了慈父送來的蘋果核里!儘管細心的國王親自為蘋果削了皮。悲愴的呼號把一座土黃的高塔就此定格在數千年的風沙中,來往大沙漠的天涯孤客都叫他為“克孜爾尕哈”。

烽燧歷史

烽火,也叫烽燧,是古代軍情報警的一種措施,即敵人白天侵犯時就燃煙(烽),夜間來犯就點火(燧)以可見的煙氣和光亮向各方與上級報警。烽火台在漢代稱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稱作烽台,並把“烽燧”一詞也引申為烽火台,明代則一般稱作煙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還有禦敵之功能,小的則只有觀望遠方的作用而無點烽火之功能)。烽火台一般相距10里左右,明代也有距離5里左右的,守台士兵發現敵人來犯時,立即於台上燃起烽火,鄰台見到後依樣隨之,這樣敵情便可迅速傳遞到軍事中樞部門。
簡單的說,就是傳報軍情。
用烽煙傳遞訊息,可追溯到距今3000多年的商朝。那時候,乘車傳遞曰“駔”,乘馬傳遞稱“驛”。烽火傳遞早在周朝就有,周朝規定,天子舉烽火,各地諸侯必須立即帶兵前往救援,共同抵抗敵人。史冊記載,夜間舉火稱“烽”,白天放煙稱“燧”。古人為了使煙直而不彎,常以狼糞代替薪草,因而“燧”又別稱為“狼煙”。烽燧制度很嚴格,規定不同的暗號,表示進犯敵人的多少,如舉一道烽或燧,示意來敵500人,500人以上舉二道烽或燧,等等。乘馬、乘車及烽火傳遞,相互依存,沿用至清。
日常管理烽火台的官吏叫“燧長”,帶領一班人馬日夜守候,隨時受命發出或接收信息。

管理保護

2010年6月,由國家信息產業部電子綜合勘察研究院測量所實施的全國首例土遺址文物保護綜合監測項目,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的克孜爾尕哈烽燧實地展開。此次開展烽燧綜合監測項目為期一年,監測內容包括建立三維數據模型、進行環境監測、本體病害監測(如風化、裂隙、沖溝和掏蝕監測)、易溶鹽監測和整體變形監測、烽燧綜合監測信息管理系統建立以及監測數據的綜合分析。監測數據精確至0.01毫米,可以準確獲取烽燧夯土的風化速率、裂隙變化規律、沖溝的發展變化規律、重點掏蝕區的發展變化規律和易溶鹽含量變化對其他病害的影響等科學數據,為實施烽燧本體保護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可以說,通過該監測項目實施,能科學合理推算出烽燧的自然壽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