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蘭古城

奇蘭古城位於柯坪縣阿恰勒鄉奇蘭村,周邊建城可以追溯到漢代,但屢建屢毀,現存遺址為清代建築。古城面積不小,由三大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西北方向的平台(亦稱炮台)、官邸和較完整的城樓。平台長13米、寬8米、高5米,為夯土築。城牆南北向,長約80米,高約5米,牆頭上規則地築有近30餘雉堞。城牆中段開設有城門,寬約2.5米。長方形角樓,高約6米,頂面長12米、寬7.5米,角樓加上護堞高7米有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奇蘭古城
  • 地理位置:柯坪縣阿恰勒鄉奇蘭村
  • 年代:清代建築
  • 類別:文化遺址
發展歷史,主要景點,

發展歷史

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中央政府正式設定西域都護府,次年開府施政,行使漢王朝對西域的行政和軍事統轄。也就是從那時起,在西域各地屯田將士在絲路沿線陸續修築起亭、燧、守捉等軍事設施,與古城相呼應。在龜茲和尉頭境內保留下來的漢唐時期絲路古道有兩條,漢代傍山絲路古道即沿天山南麓山前的輪台溝谷地帶西行,經由蘇巴什佛寺遺址連線而西的克孜爾尕哈烽燧、鹽水溝關壘、拜城劉平國治關亭、穿越天山抵達伊犁前往中亞的夏特古道。唐代絲路古道行進方向主要經過漢唐政府屯田區和玉其吐爾遺址、羊達庫都克烽燧,向西穿越龜茲戈壁,經由喀拉玉爾袞至阿克蘇,繼續西行沙井子烽燧、奇蘭烽燧,或沿烽燧路線西行至喀什,或至烏什拔達嶺(別迭里達坂)翻越天山而至中亞的熱海道,唐代的玄奘和杜環即經由這條路線到達印度和中亞。
奇蘭古城奇蘭古城
亭、燧、古城遺址基本上與絲路古道走向一致,線性發展的奇蘭古城、奇蘭烽燧彼此密不可分,原為唐代蔚頭州東面關隘,是絲綢之路上過往行人重要檢查站。它們和柯坪境內亞依地烽燧、丘達依塔格城堡,以及延伸入圖木舒克的瓊梯木和肖梯木兩烽燧和唐王城連綿伸展,可套用岑參詩句“寒驛遠如點,邊烽互相望”的邊塞景色。在古代烽燧周圍往往建有驛站,這些驛站與烽燧相依,既可稽查往來、交換公文、供給食宿,又可警戒西域各地局勢,把西域與中原緊緊地連在一起,保證中央王朝政令順利通達。漢唐中央政府均把統轄西域的軍事機構設在龜茲。這些至今依然矗立,由東向西橫貫的烽燧群,是歷代中央王朝治理西域的歷史見證。烽燧驛站漢修唐固,往往與某個城鎮並存,組成一個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到了安西都護統轄西域各地時,當地已是“烽戍邏卒,萬里相繼”、“城堡清靜、亭候靜謐”。沿烽燧、亭障西行的絲路古道正是依賴這些堅固的防線保護,為東西方經濟和文化的交流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也才有了西域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的局面。
尉頭經濟以遊牧為主,風俗與烏孫同,在西漢時約2300人,300戶,養兵800名,王都在尉頭谷,王下設左右都尉、左右騎君等職官,唐代建立蔚頭州,奇蘭就是東大門。地方行政單位的蔚頭州直轄於中央政府設立在龜茲的“安西都護府”,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和中心,北魏“和平鋪”驛站、唐朝“濟濁館”、“謁者館”都在尉頭境內。一百多年前客商東來西往,貨物交換頻繁,古城的街道兩邊,烤肉、薄饢、麵條琳琅滿目,雖然現在已無處尋覓那 “無數鐘聲遙過磧”的商旅駝隊,但在絲路故道上遺留的各類古代遺存卻常使人們思緒飄回那魂牽夢繞的歲月。
遺憾的是,晚清阿古柏分裂政權曾在這裡與劉錦棠軍進行過激戰,古城毀於一旦而不能重生。人禍又兼天災,1918年,由於水源枯竭古城最後一批居民不得不含淚離開。近一個世紀風力和雨水的切割,目前奇蘭古城已經淪為荒涼的廢墟,周邊墓地縱橫,似乎正等待著現代人對被歷史塵煙所湮沒的古文明加以緬懷與注目。

主要景點

綠洲絲綢之路,從洛陽到地中海,橫跨地理空間七千餘公里,由西漢至晚清,穿越歷史滄桑兩千餘年。據史書記載:塔里木盆地北緣有“焉耆、危須、山國、渠犁、烏壘、龜茲、溫宿、姑墨、尉頭、疏勒。”柯坪的奇蘭古城和奇蘭烽燧位於龜茲與尉頭交界處,由於聲威弱小,人們較少留意,卻值得文明史家長久關注。
龜茲大眾耳熟能詳,尉頭也稱郁頭,而它時興時衰。尉頭大致牽涉今阿克蘇柯坪縣、喀什巴楚縣、克州阿合奇縣和圖木舒克市,是一個放飛歷史之夢的地方。在這個境域內不時可見人類生活遺蹟,包括石鐮、石犁、砍砸器、黑陶、紅陶、彩陶、青銅製品、琉璃珠等。豐富的歷史積澱經千年演繹為人們留下了可供瞻仰的唐王城、托庫孜薩萊佛教寺院、瓊梯木烽燧、達乾古城等文化遺蹟。這當中最富視覺效果的就數今柯坪境內奇蘭古城和奇蘭烽燧,飽經歲月風雨依舊向人們講述著一個個絲綢古道上的傳奇故事。
官邸位於城樓之西約30米處,約有1500平方米,地面殘留有地磚,損毀牆基由青磚砌築。城樓與官邸之北隔著偌大通道,有很多高大建築,具體功能有待研究。另一部分為東南方向的住宅建築群,約有7.5萬平方米,多為殘垣斷壁,基本結構隱約可辨。住宅建築群內有一條西南走向、寬5米的中央大道、許多縱橫交錯小巷和幾個乾涸的大池塘,可以遙想當年的喧鬧和繁榮。緊挨古城牆南邊,有一穹窿頂極為精緻,連線著時有坍塌的四方形圍牆。
古城面積不小,由三大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西北方向的平台(亦稱炮台)、官邸和較完整的城樓。平台長13米、寬8米、高5米,為夯土築。城牆南北向,長約80米,高約5米,牆頭上規則地築有近30餘雉堞。城牆中段開設有城門,寬約2.5米。長方形角樓,高約6米,頂面長12米、寬7.5米,角樓加上護堞高7米有餘。官邸位於城樓之西約30米處,約有1500平方米,地面殘留有地磚,損毀牆基由青磚砌築。城樓與官邸之北隔著偌大通道,有很多高大建築,具體功能有待研究。另一部分為東南方向的住宅建築群,約有7.5萬平方米,多為殘垣斷壁,基本結構隱約可辨。住宅建築群內有一條西南走向、寬5米的中央大道、許多縱橫交錯小巷和幾個乾涸的大池塘,可以遙想當年的喧鬧和繁榮。緊挨古城牆南邊,有一穹窿頂極為精緻,連線著時有坍塌的四方形圍牆。
城南、城東有大片廢棄房屋,破敗土黃色房屋一直延伸到很遠,殘存建築物功能複雜,民用房屋、軍事堡壘、宗教壁龕、農墾遺址不一而足。破爛房屋牆壁用乾打壘築成,內外敷泥,大半已被荒草吞噬,還有洪水衝出的一道道溝壑記錄著歷史和自然的演變。或者說漫捲風沙一層層地剝去了周圍肥沃黃土,留給人們一個個殘酷見證。在遺址中採集到的物品有銅錢、陶器等,風塵瀰漫的周邊還可以看到大片大片制陶區、冶煉區、水渠、民居等遺存。
奇蘭古城四面全是開闊的沙漠平原,南面喀什噶爾河沖積平原上曾經是野生動物的樂園,西邊則有孤獨聳立的奇蘭烽燧。奇蘭烽燧可追溯到漢代,唐代蔚頭州建立後又進行了加固和增高,使其成為雄踞大漠,瞭望四方的巨大烽燧。烽燧底部呈方形,其外表呈梯形,底部東西長15.8米、南北寬16.2米,頂部東西長9.8米、南北寬8.2米。現頂部及西南角處已塌陷,東西和北面保存完好,殘高約18~20米。現存遺址高度、基座周長數全疆翹楚。
建築結構至今還保留著唐代烽燧建築特點,如用巨大圓木作為支撐,基座用黃土和紅柳枝分層夯築,外層又用方形或異形土磚圍砌,使烽燧主體在歷經一千多年風雨侵蝕後依然完好地矗立於戈壁荒原上。這為適應環境而產生的傑出建築智慧和建築藝術,使其成為目前天山南路唐代烽燧中保存最完整的高大烽燧,如果我們坐車沿314國道西行,坐在車內向南望,可以看見在一片樹木掩映中的它雄偉壯觀的風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