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張騫病逝於
長安,歸葬故里,墓地位於陝西省城固縣城以西三千米處的博望鎮饒家營村,該墓自漢代以來,歷代文獻均有著錄,沿革明確。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
國立西北聯合大學對張騫墓墓道進行了初步發掘,出土刻有漢隸“博望造銘”封泥及灰陶片、瓦罐、漢五銖錢等文物,從考古學上證明了該墓的真實性。
建築布局
墓地坐北朝南,東西寬15米,南北長15米,高8米,夯築封土,呈覆斗形,平面呈長方形。整個墓地占地十二畝,古柏陰翳,濃郁蒼翠,莊嚴肅穆。墓地門前有一對由座杵、斗三部分組成的石造華表一對,用料考究,精雕細琢,八棱方斗,鏤空鐫花。墓地正面是闋式門樓,典型的漢代建築風格:重檐飛角,格局大方。
張騫墓四周砌以石基,防水浸蝕。墓前豎有石碑三通、漢代石雕一對。石碑正中一通,高182厘米,寬80厘米,上刻隸書“漢博望侯張公騫墓”,是清乾隆時陝西巡撫
畢沅所立。左側有碑“漢博望侯墓碑記”,為清光緒時城固知縣胡瀛濤立。右側一碑,上刻“張氏後商”諸名。
文物遺存
封泥
博望侯封泥長2.2厘米、厚0.4厘米,方形,出土於張騫墓。張騫墓歷史上被多次盜掘毀損,地面殘留文物都是清代人所建,到底這座饅頭狀的土堆是不是張騫墓,沒有確切的考古依據。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
國立西北聯合大學考古委員會對張騫墓進行發掘,在甬道內清理出了這塊刻有“博望□造(或銘)”的封泥。張騫被漢武帝封為
博望侯。正是這塊封泥,確認了張騫墓的所在。
2014年11月06日,大型文物展覽“絲綢之路”在
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這是迄今為止關於絲綢之路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展覽。博望侯封泥在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出土之後,首次公開展覽。
石虎
張騫墓東西兩側有兩尊漢代石刻,整體呈“S”形,細腰、昂首、臥姿,兩尊石雕形制相似,用料為石灰石,採用圓雕手法,雕刻粗獷,風格抽象,是古代雕刻工匠卓越的藝術創造,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兩尊漢代石雕,名叫石虎、雄奇。當地百姓緬懷張騫,賦予石虎神話色彩:傳說他們是張騫犯錯時所得天宮織女的一對支機石,解放前,這一對石虎一直是當地百姓禱病乞嗣求雨的神靈。
然而,這兩尊神獸因頭部及四肢均不存在,僅剩下軀幹,這也讓文史專家學者對神獸的稱呼起了爭議,到底是老虎、獅子還是天馬,年代是西漢還是東漢,都沒有定論。
據專家分析,從神獸造型相對寫實的情況來看,與西漢較為抽象的霍去病墓前石刻相差較遠,故專家多認為是東漢時代的石虎。
專家介紹,首先當地人稱其為石虎,是因為其原來置身之地被稱為“石虎田”,在《漢中府志》、《城固縣誌》中,均稱呼為“石虎”。其次,在古代陵寢文化中,老虎是辟邪除祟、保護死者的靈魂和屍體不受鬼魅侵害的神獸,尤其是帶有翅膀的神虎,從而側面印證了神獸為虎的實質。另外,也有專家認為,墓前神獸的雕刻尺寸接近真實的老虎,在雕刻細節上,體現出寫實,能從中體會到石虎緊收的腰腹部位,肋骨隱約可見,讓觀者感受到石虎雄健外張的力量感。
聯大碑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7月,西北聯大歷史系考古委員會對張騫墓進行增修式考古發掘,“墓側原有缺口,稍加清除”。
但此舉引來張氏後人,認為這是在挖張家的祖墳。千餘人手持鋤頭、頭纏紅布,趕到墓地。教授們最終停止了挖掘,改為增修墓道,除了發現陶片、
五銖錢,尤其珍貴的是發掘出一塊有漢隸字型“博望”的封泥,由此確定此墓為真。
張騫墓冢前樹立著一塊不多見的刻有民國國旗的石碑,由聯大教授黎錦熙書丹,記述了此次增修、發現的過程,碑文中多次出現“西北聯合大學”字樣,這是城固如今為數不多的與聯大有關的碑刻。
聯大教授對張騫墓的增修,是對城固最重要的貢獻,不僅驗證了張騫墓是真,還為
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
文物保護
1956年,張騫墓被列為陝西省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3年,城固縣人民政府成立專門保護機構——張騫紀念館。
2006年05月,張騫墓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04月,張騫墓列入絲路申遺預備名錄之後,城固縣依照世界遺產的相關標準,編制系列規劃和單項工作實施方案,對張騫墓的文物保護、基礎設施、陳列展覽、館區綠化、遺產周邊環境等進行了全面的保護、完善、整治和提升。
紀念活動
張騫文化藝術節
自1994年開始,張騫文化藝術節已連續舉辦了多屆,公祭儀式是其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公祭儀式上的表演,既有中國傳統的舞龍和威風鑼鼓,又有現代的歌舞表演,整個活動,莊嚴而肅穆,歡快而熱烈。如今,城固每年舉辦一次張騫文化藝術節。
2007年09月29日至10月01日國慶節期間,第十四屆張騫文化藝術節在城固縣舉行。中央電視台唱響中國舉辦“星光燦爛——城固之夜”大型演唱會助興。 9月30日晚8時,中央電視台“唱響中國”欄目組,在城固縣第一中學操場舉行“星光燦爛——城固之夜”明星演唱會。
學術研討會
1986年與1993年,兩屆“張騫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陝西城固召開,大力弘揚張騫“敢為天下先”的開拓進取精神,引起了國內外文博旅遊界及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在國際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首屆張騫學術研討會:
1986年11月21日至25日,為紀念張騫逝世2100周年,
城固縣人民政府、
漢中師範學院學報編輯部、
陝西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西北大學歷史系和
陝西師範大學歷史系6家發起的“首屆張騫學術研討會”在城固縣召開。北京、上海、蘭州、山東、新疆、河南等14個省、市自治區87個單位以及漢中地區文史、地方志系統一批學者共120餘人應邀來漢參加研討。大會收到論文62篇,會議期間,代表們拜謁了張騫墓。會後,印行《張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第二屆張騫國際學術研討會:
1993年8月18~20日,
城固縣人民政府、中國電影文化發展中心、北京海外廣播影視交流中心聯合舉辦,參加研討會的來自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的98個單位和阿富汗、德國、保加利亞、韓國的專家、學者代表共128人。國內外16個新聞單位的記者應邀參加會議。會議收到論文41篇。期間,全體代表拜謁了張騫墓,舉行了公祭儀式。文化藝術界的專家討論了擬將拍攝大型電視連續劇《張騫》劇本,城固縣人民政府舉行了新聞發布會。
價值意義
張騫墓是公元前2世紀絲綢之路開闢者、漢代傑出外交家張騫的墓葬,與
絲綢之路開闢這一東西文化交流的重大世界性歷史事件密切關聯。
具有漢代特徵的封土墓葬形制、“博望造銘”封泥、石首等出土物,與張騫這一偉大歷史人物所處的時代特徵相印證。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出土的博望侯□造(銘)封泥(用“□”代替不可釋讀的字,“造”亦有學者認為是“銘”)是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一級文物,彰顯了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張騫的豐功偉績和世人對其的景仰。
張騫墓與陝西省其它六處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一起共同承載和代表著絲綢之路從開通、發展到繁榮、鼎盛的歷史時刻。
旅遊信息
地址:
張騫墓位於城固縣城以西2.3公里的博望鎮饒家營村,南臨
漢江、東北臨
湑水河,地勢平坦。
開放時間:
周二-周日 09:00-17:00開放(16:30停止售票,16:30停止入園)
每周一全天閉館整修 (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
交通指南:
公交:在城固縣乘2路公車。
自駕:西安市——西漢高速段——城固火車站——桔園路——張騫紀念館旅遊專線道路——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