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屬於“崤山道”北路,位於今河南省三門峽市東約36公里的硤石鄉至石壕村之間,經考古探明的古道全長1317米,共分為3段,主要的遺蹟包括石灰岩質古道路面、路旁的三處蓄水設施。
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是世界文化遺產“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產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
- 地理位置:河南省三門峽市東約36公里的硤石鄉至石壕村之間
- 保護級別:世界文化遺產
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屬於“崤山道”北路,位於今河南省三門峽市東約36公里的硤石鄉至石壕村之間,經考古探明的古道全長1317米,共分為3段,主要的遺蹟包括石灰岩質古道路面、路旁的三處蓄水設施。
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是世界文化遺產“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產點。
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屬於“崤山道”北路,位於今河南省三門峽市東約36公里的硤石鄉至石壕村之間,經考古探明的古道全長1317米,共分為3段,主要的遺蹟包括石灰岩質古道路面、路旁的三處蓄水設施。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是世界文化遺產...
崤函古道,是對古代中國自洛陽至潼關這段道路的統稱,是中原通關中、達西域的咽喉要道,也是絲綢之路的幹線路段。崤函古道主要在今三門峽境內,隨著歲月的侵蝕,古道僅遺留下來陝縣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杜甫《石壕吏》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東2千米處有石壕村,唐乾元二年(759年)詩人杜甫在赴任華州途中暮投石壕村,結果...
崤函古道石壕段遺蹟位於陝州區硤石鄉車壕村東南800米處的金銀山麓,呈西北東南走向,全長約230米,具有較高的學術、保護和研究價值。崤函古道是東京洛陽至西京長安進入古陝州崤山地段道路的總稱,是中原通關中、達西域的咽喉要道,也是絲綢之路的幹線路段。遺蹟保護 2006年8月,中國國家文物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崤函古道,位於古“絲綢之路”東端中國河南境內,是古代對洛陽至潼關這段道路的統稱,具體是指位於河南陝縣硤石鄉車壕村東800米左右的一段石壕古道,而廣義的崤函古道,是一個特定的地理和交通學名稱。是指先秦以來至民國時期,由西安(長安)和洛陽之間、並且主要在今三門峽境內的一條交通要道,西出西安(長安)起...
2014年6月22日,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三國跨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通過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是中國第33項世界文化遺產。包括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新安漢函谷關遺址、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等22個遺產點。2021年10月12日,被...
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 是公元7-10世紀絲綢之路東方起點都城洛陽城的南入口及街區遺址,也是絲綢之路鼎盛時期東方起點城市洛陽城的代表性遺存。定鼎門始建於隋大業元年(605年),是隋唐洛陽城外郭城正南門,隋初名建國門,唐時更名為定鼎門。沿用時間長達530年,是目前所知我國古代都城城門中...
三門峽還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館藏文物7萬餘件,以及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這些都是三門峽打造新絲路文化高地的重要支撐。我們弘揚“明理誠信,善做善成”的三門峽精神,以仰韶文化產業園、老子文化產業園和虢國文化產業園“三大產業園區”為載體,努力發掘豐富文化資源的時代內涵,彰顯古老文明...
遺存類型包含了亞洲大陸上不同歷史時期的諸多帝國或汗國的都城或宮城、中心城鎮、商貿聚落或城鎮、佛教石窟寺、古道、驛站、關隘、烽燧、長城、城堡、墓葬等考古遺址和多種宗教建築與遺存;沿途擁有高山與平原、森林與草原、沙漠和戈壁、綠洲與河谷等亞洲內陸特色的地貌景觀。“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屬“絲綢...
該遺產所包含的33處遺產點包括了各個朝代和可汗王朝時期的古都、宮殿群、貿易居住點、佛教洞穴與寺廟、古道、驛站、關口、烽火台、長城、防禦工事、古墓以及宗教建築。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大運河項目和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跨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項目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