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07年,三門峽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崤函古道石壕段進行過調查和發掘。
2014年夏初,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崤函古道石壕段進行了實地踏查。
遺址特點
綜述
崤函古道石壕段是唐宋時期的古建築,呈西北東南走向,南部高北部低,中部偏南最高。路面為石灰岩質,全長約230米。崤函古道兩側山勢較高,地上是一種叫“黃膠泥”的土,天晴時堅硬如鐵,雨天時粘腳難行,石壕段全部是建設在石灰岩上。因車輪長期碾軋,在路面上形成了深深的車轍印痕,以及馬、駱駝蹄印、蓄水池、縴夫手摳處等遺蹟。車轍痕跡深淺不一,最淺處僅有數厘米,最深可達0.41米,兩道車轍印跡外沿相距一般在1.32米,最寬可達1.56米,兩道車轍印跡中心線相距1.15米(兩車輪間距即軌距),由於古道崎嶇,車輛行駛時不能保持水平,故轍痕邊緣相應的出現一側較緩則另一側陡立的現象。崤函古道石壕段分為三部分。
北段
北段,大致呈東西走向。其西端與老洛潼公路相連,東至北坡下蓄水池,長約30、寬約5.5米,較為平坦,該段碾壓於石灰岩上,兩道車轍痕跡十分明顯。
中段
中段,是石壕段遺址的主體部分,略呈東南、西北走向,走勢先上坡後下坡。其北端自北坡下蓄水池處起,向南逐漸上坡,越過坡頂至南坡下坡處,長約170米。其中北坡約150米為上坡,坡度較大,南坡約20米,坡度略平緩。中段南部由於風化嚴重,在路基上碎石塊較多。石壕段遺址中段的道路寬窄變化幅度較大,在北坡下蓄水池以南約20米長為古道最寬處,寬8.8米,最窄處為一車道。北坡中部古道兩側,各有一處人工刻鑿的痕跡,西側有三個不同時期刻鑿的台階形斷壁,以求道路兩邊與中間相平,每個台階高0.5米左右。
中段北坡上兩條車轍中部突出的岩石路面上,發現有人畜長期踩踏形成的印跡,其中腳印踏痕長約26厘米、最寬約11厘米、深約6厘米。牲畜踏痕有兩處:一處平面近似圓形,長約25厘米、寬約22厘米、深約10厘米;另一處平面呈橢圓形,長約20厘米、寬約17厘米、深約5厘米。坡頂一般是兩車道,中間一條主車道,道側間有會車道。在山坡頂部南段,有一段為三車道,中間有一主車道,主車道兩側各有一條會車道(共有6條車轍印跡)。山坡頂部古道,修築於一條長約40米、深2~3米的壕溝內。壕溝是人們以自然形成的山坡為基礎,加之人工刻鑿、自然風化和長期的車輪碾壓而形成。壕溝上部最寬處約13米,一般在8米左右。壕溝下部寬窄是依據道路的寬窄而定,最窄處1.65米(一車道),一般寬度3.9米(二車道),最寬處5.7米(三車道)。在中段坡頂處西側的斷壁上仍保留有人工使用鋼釺刻鑿的痕跡,痕跡現存兩段:北段殘長0.8米、殘高0.4米;南段殘長2.1米、高0.4米;兩鑿痕平均間距約0.03米。由於岩石風化崩落,鑿痕上部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壞,原始高度不明。
南段
南段,略呈東西走向。該段由中段南北向折而向東,到東端一山溝處止,路基覆蓋有一層紅褐色沙土,車轍不顯。長約30米。在石壕段遺址上共有兩處蓄水池。中段道路北坡下蓄水池:位於石壕古道北坡下東北角,古道北段與中段交接點的拐角處,距古道距離為4.5米,坑口平面為橢圓形,圜底,長徑約9米、短徑約7米、最深約1.3米(2007年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發掘:該坑坑口直徑約5米、深1.4米,坑壁規整,底部較平)。坑內淤土為紅褐色,土質純淨、堅硬,是個古池。中段道路坡頂蓄水池:位於坡頂古道壕溝東側3.78米處,為自然石坑加之人工刻鑿而成,有池體與排水溝兩部分組成。池體為一座口略大於底部,近似橢圓形袋狀的坑。坑壁及坑底均為石灰岩質,底部較平。口部東西長2.65米、南北寬1.2米;底長3.05米、寬1.4米、深1.2米。排水溝口設於蓄水池西壁口部向下0.6米處,再由排水溝口向下延伸至路壕底部古道東側一個近長方形的接水池內。排水溝長4.36米、寬0.4米、深0.9米。接水池東西長2米、南北寬1.5米、池深0.2米。排水道的作用是,當天降大雨時,為了蓄存更多的水,就通過排水道將溢出的水,藉助高差排入古道東側接水池內,這樣不僅可有效蓄水,且便於行人及牲畜飲用。
文物遺存
綜述
崤函古道石壕段古道內的出土物主要集中在中段道路,有大小鐵馬掌11個;長17厘米圓帽鐵栓1個;蘑菇狀殘鐵釘1個;長5厘米、四面等寬(每面0.07厘米)鐵質長方體車軸配件1個。另外出土粗砂胎、厚壁、黑釉大缸殘片16塊,湖南省造光緒當十銅元1枚。北坡下蓄水池內,出土鐵馬掌2個,殘銅鈴1個,黃釉瓷瓶殘片2塊及1965年2分硬幣一枚。坡頂蓄水池內,出土有大口瓷缸殘片數塊,褐釉瓷碗殘片3塊以及一小塊青花瓷片。絕大多數遺物為民國中、晚期遺物,有的則晚至20世紀50~70年代。
龜形碑座
中段坡頂路壕東側有一個清代石灰岩質龜形碑座,近圓形,長0.93米、頭寬0.32米、高0.35米,座中有一殘長0.82米、寬0.3米的長方形石條,石條中間為一長0.31米、寬0.2米、深0.18米的凹槽,凹槽內原先應插立的碑身已佚失,按其所在位置,碑文內容當與古道修鑿有關。
歷史文化
絲綢之路
崤函古道石壕段是絲綢之路33個申遺項目中唯一一條“道路”遺址。
絲綢之路是指起始於古代中國,連線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商業貿易路線。有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之分。海上絲綢之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起點,經東南亞、南亞、非洲,最後到達歐洲。而陸上絲綢之路以古代中國洛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穿過河西走廊,通過玉門關和陽關,抵達新疆,經中亞、西亞和北非,最終抵達非洲和歐洲。絲綢之路不僅僅是一條商業路線,更是東方與西方各文明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崤函古道
崤函古道,是對古代中國自
洛陽至
潼關這段道路的統稱,是中原通關中、達西域的咽喉要道,也是絲綢之路的幹線路段。崤函古道主要在今三門峽境內,隨著歲月的侵蝕,古道僅遺留下來陝縣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
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東2千米處有石壕村,唐乾元二年(759年)詩人杜甫在赴任華州途中暮投石壕村,結果目睹了吏卒深夜抓丁夫,痛感統治者之腐敗、官吏之殘酷、百姓之無奈,因此寫下了流傳千古的《
石壕吏》,石壕村也因而得名(石壕村原名乾壕、甘壕或興隆鎮)。石壕村及石壕段遺址也因此而聞名千年。
研究價值
崤函古道石壕段修鑿和利用棧道、開鑿牛鼻孔、穿繩索供縴夫把扶,其中涉及營造、建築、力學等多個學科,許多做法具有深入研究和開發利用的價值。
所獲榮譽
2014年6月22日,絲綢之路和京杭大運河在多哈世遺大會申遺成功,正式入選《世界遺產名錄》。作為絲綢之路中國境內的22處考古遺址、古建築等遺蹟,河南段的“一城一門一關一道”,被譽為絲路上的4顆文化寶石。其中,“一道”,指的就是整個絲綢之路33個申遺項目中唯一一條“道路”遺址——中國古代詩聖杜甫留下《石壕吏》名篇的“崤函古道”的石壕段。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崤函古道石壕段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陝縣
硤石鄉石壕村西南約2千米處。
交通信息
自駕:自河南省三門峽市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崤函古道石壕段,路程約35千米,用時約48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