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養(軍事術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給養,軍事術語,軍隊有生力量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出自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給養
  •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 所屬領域:軍事術語
軍隊給養的品種、數量、質量等,與國家的經濟力量、食品工業水平和營養科學的發展程度密切相關。“給養”一詞,在中國使用較早。三國時期,玄學家王弼《周易注》中記有:“嘆美井德,愈汲愈生,給養於人,無有窮已也。”這裡的“給養”,指向人們提供生活用水。8世紀末,唐代政論家陸贄在《論緣邊守備事宜狀》中敘述守邊部隊生活待遇時,記有:“夫事業未異,而給養有殊,人情之所不能甘也”,這裡的“給養”,主要指向人們提供糧食等生活待遇。此後,“給養”這一術語,在一些文獻中經常出現。1936年,中國出版的《辭海》,把“給養”釋為:“軍隊中官佐兵士之食糧,以及牲口之飼料”的概稱。這與通常所說的糧秣含義基本相同。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初期就使用“給養”一詞,主要指供給人員吃的糧、油、肉、菜和飼餵軍馬的草料等。有些國家的軍隊把供給軍人的日用品也包括在給養範圍內。古代,社會生產力水平低,經濟不發達,軍隊給養主要是糧秣,人員膳食構成比較簡單,通常是就地取給,在農業區以穀物為主,在草原牧區以肉食為主。18世紀中葉以後,歐洲工業迅速發展,生理學、生物化學和營養學有了長足的進步,一些國家的軍隊以營養科學為依據,制定包括穀物、肉類、蔬菜和飲料等在內的食物多樣性消費結構。19世紀初,法國拿破崙軍隊開始供給有一定防腐性能的罐頭食品。20世紀以後,軍隊武器裝備技術水平空前提高,部隊機動範圍廣,作戰持續時間長,體力消耗大,要求軍人有更好的體質。同時,隨著生理學、營養學和食品工業的蓬勃發展,軍隊的給養結構、食物品種等也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給養,在革命戰爭年代受政治、經濟等條件制約,來源困難,食物結構比較簡單,品種和數量通常根據籌措情況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國民經濟和食品工業的發展,給養來源有了保證。到20世紀80年代末,陸勤一類灶食物品種每天有糧食、肉類、蔬菜、食油、黃豆、魚類、禽蛋、蔗糖和調料等,可提供蛋白質108克,熱能16200千焦耳(3872千卡),其中動物性食品提供的熱能,約占食物總供給熱能的20%;海勤、空勤人員每天食物有15~20個品種,蛋白質供給量達到130~140克,維生素含量豐富。20世紀末,一、二類灶的食物品種增加了海帶、豆乳粉和牛(羊)肉等,三、四類灶還增加了紫菜和朱古力等品種,其他副食品也增加了定量標準,營養素配比更趨合理。陸勤人員的野戰食品和海勤、空勤人員的遠航食品、救生食品基本形成系列。軍隊人員消耗的給養,平時通常以供應生鮮食物為主,戰時多供應不需加工或稍加工即可食用的食品工業製成品。對給養的基本要求是:新鮮、衛生、適口;食物品種搭配和營養素配比符合生理和體力消耗需要;給養中的軍用食品,還要求耐儲存,體積小,攜帶、運行、食用方便等。主要特點是:①食物消耗構成多樣。世界許多國家的軍隊,都能按照營養與食品科學的基礎理論,在照顧本民族飲食習慣的同時,實施多種食品搭配,每天有穀物、肉類、禽蛋、蔬菜、水產品、乳製品和飲料等,以達到適口性好和營養素配比合理的要求。②戰時食品工業製成品比重適當。糧食、肉類、水產品、蔬菜和水果等通過食品工業加工,能夠為軍隊提供品質優良、衛生安全,營養合理和體積小、重量輕、耐儲存的給養半成品、成品及方便食品等。在一些經濟比較已開發國家的軍隊中,戰時供給一伙食單位的食物基本上採用食品工業製成品。③軍用食品系列配套。根據不同軍種、兵種和高原、沙漠、寒冷地區等作戰任務、環境的特點,研製特殊需要的制式食品,並使之系列化。如陸勤人員的通用集體食品和通用單兵食品;海勤、空勤人員食用的遠航食品和救生食品等。④牲畜飼料比例減少。隨著現代軍事技術的發展,軍隊不再編配軍馬或編配數量減少,給養構成中不再有飼(草)料或飼(草)料數量較少。為適應信息化條件下的戰爭對軍人體質、精力提出的更高要求,許多國家的軍隊將進一步研究多品種、營養豐富的食物結構;充分利用食品工業新技術、新工藝,研製開發供部隊在不同地區和特殊條件下作戰用的多餐譜、適口性好、攜帶食用方便的食品,以及能夠較長時間保鮮的給養成品、半成品和專用的功能食品等,以提高給養保障能力。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