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死語言
- 外文名:extinct language
- 別名:滅絕語言
- 釋義:已經不再有人以之作為母語的語言
- 例子:吐火羅文
簡介,已經消失的語言,詳細,其他語言,破譯“死語言”,
簡介
在一些特殊情況中,某些帝國需藉助之前已滅亡帝國的威名來保持自己的勢力,跟這個已滅亡帝國有關的語言就得以持續被使用在科學、律法、或宗教等各種方面,即使它已經是個絕跡語言,這樣的絕跡語言就仍然會被保存下來,並繼續以非母語的方式使用,例如拉丁語與古希臘語被用來造科學方面的新詞,而其他如古教會斯拉夫語、阿維斯陀語、科普特語、及吉士語則仍然用於宗教儀式上。
已經消失的語言
詳細
以最後一位將其作為母語的說話人之死亡日期為判定基準:
- 利沃尼亞語:(2013年)
- 巴宰語:(2010年,潘金玉)
- 阿岱語(Adai):(19世紀末葉)
- 阿卡波語(Aka-Bo):Boa Sr(2010年)
- 格陵蘭諾爾斯語:(至15世紀末葉,最晚至16世紀)
- 北波莫語:Edna Guerrero(1994年)
- 瓦波語:勞拉·費雪·索莫薩(Laura Fish Somersal,1990年去世)
- 威托語(Weyto):有證明最後的母語使用者於1770年仍存在,不過18世紀的探險家卻找不到流利的說話人。
- 維約特語(Wiyot):Della Prince(1962年)
- 亞納語(Yana):Ishi(1916年)
- 約拉語:中古英語的分支(19世紀中葉)
其他語言
諾恩語 | 吐火羅語 | 古普魯士語 | 波族語 | |
埃蘭語埃雅克語 | 斯乾語 | 勃艮地語 | ||
溫布利安語 | 倫巴底語 | |||
巴比倫語 | ||||
百濟語 | 高句麗語 | 新羅語 | ||
伽倻語 | 女真語 | 契丹語 | 匈奴語 | 南越語 |
突厥語 | 鮮卑語 | 東胡語 | 回鶻語 | 駱越語 |
龜茲語 | 西臺語 | 于闐文 | 腓尼基語 | 巴利語 |
扶餘語 | 沃沮語 | 烏孫語 | 烏桓語 | 印加語 |
破譯“死語言”
以吐魯番為代表的西域地區,是人類四大文明即中華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古希臘羅馬文明匯聚的地方,也是古代世界宗教最為活躍的地方。根據最新研究發現,吐魯番歷史上共使用過24種語言、18種文字,如梵文、突厥語、波斯語、敘利亞語等,這些語言文字大多在幾百年前乃至幾千年前就已經消逝,被學術界稱之為“死語言”、“語言化石”。它們是人類不同種類的文明在吐魯番留下的鮮活見證。
事實上,從20世紀初起,一些探險家在吐魯番地區發現大量文獻與文物,隨後吐魯番學在學術界日漸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