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生物合成(Combinatorial Biosynthesis) 指在了解微生物生物合成途徑以及克隆有關生物合成、調節等基因的基礎上,在體外對這些不同來源(種內或種外)的基因進行刪除...
組合生物合成與新藥發現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依託武漢大學,2010年12月,教育部發文公布了2010年度立項建設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名單,申報的“組合生物合成與新藥發現教育部...
第七章 微生物藥物的組合生物合成第一節 組合生物合成的基本原理第二節 組合生物合成的基因操作第三節 組合生物合成的表達系統第四節 其他較新的聚酮類化合物...
2003-2008 農業微生物殺蟲防病功能基因的發掘和分子機理研究(子課題名稱重要農用抗生素的基因簇資源發倔及組合生物合成 李季倫 “973”科技部 80萬 2004-2005 農用...
擁有一流的科研設備與條件,在DNA的硫化修飾、抗生素的組合生物合成、重要環境污染物分解、生物合成與分解的調控機制等研究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成果。...
在本科生的生物化學教學中,對生物化學實驗進行最佳化組合,採用問卷調查的形式獲得信息.從統計結果可見:改革後的生物化學實驗教學,能很好地以學生為主體,提高了學生的...
8. 劉文,唐功利 (2005) 以生物合成為基礎的代謝工程和組合生物合成(專題綜述) 中國生物工程雜誌 25, 1-5。9. 劉文,唐功利,沈奔 代謝工程和組合生物合成(章節...
主要從事克隆與次級代謝產物有關的生物合成基因的克隆、表達,基因工程菌的構建,基因工程菌發酵及代謝調控的研究。2.組合生物合成研究。利用基因組合生物合成技術構建...
劉天罡,男,現任武漢大學藥學院教授,組合生物合成與新藥發現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成員。研究領域:合成生物學代謝工程新型生物燃料微生物製藥。劉天罡教授在博士工作期間致力於...
1. 抗菌和抗腫瘤的微生物次級代謝產物的生物合成和組合生物合成微生物次代謝物是由微生物產生的天然產物,通常結構複雜、活性官能團較多。這些天然產物的合成通常是以...
主要從事抗生素生物合成途徑、代謝工程育種的研究。1987年開始從事鏈黴菌和抗生素生物合成分子生物學和代謝工程研究,在組合生物合成研究中有較好工作基礎,如改造角蒽環類...
限制目的產物生物合成和導致副產物產生的因素等,從而指導工業化大規模生產過程中各種參數的控制和最佳化組合,使生產成本大大下降、產品的得率和質量得到提高,具有很大的...
孫宇輝是理學博士、楚天學者特聘教授、武漢大學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藥學院院長助理。從事天然產物生物合成的分子遺傳學、生物化學及組合生物合成研究。曾獲得國家自然...
與抗生素生物合成相關的糖基轉移酶,但現有的研究還不深入,對糖基化生物學意義、糖基轉移酶結構和功能關係、催化機制、糖苷的活化形式以及組合生物合成的套用等有待...
《現代天然產物化學》由總論(發展史、理論與方法學)和各論(成分、組合生物合成)兩大部分組成。總論包括緒論、生物合成和立體化學,重點討論天然產物化學的產生與發展...
4.國家863計畫目標導向專題;組合生物合成技術開發新型埃博黴素抗腫瘤新藥。2007.1-2010.12碩博研究方向將基因組信息學與現代生物技術相結合, 利用組合生物合成技術、...
男,1971年8月出生,博士,上海交通大學微生物學教授,博士導師,基金委“重要微生物合成與分解代謝的分子機理”創新研究群體和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骨幹。...
長期從事活性天然產物的發現及其生物合成研究,通過發現、化學修飾或組合生物合成技術獲得活性天然產物及其衍生物700多個,其中抗腫瘤、抗感染藥物先導化合物3個,克隆並...
1、海洋藥物先導物生物合成研究;2、海洋藥物先導物組合生物合成(Combinatorial biosynthesis)與代謝工程;3、基於基因組採掘(Genome mining)的新型海洋藥物先導物的發現...
產權的、具有抗菌抗腫瘤和免疫活性的新骨架海洋天然產物;闡明了十餘種海洋放線菌代謝產物多元環成環的獨特化學機理和酶學機制,將組合生物合成引入海洋微生物進行實踐...
結構修飾常採用化學方法:半合成法簡捷易行,但結構變幅受限;全合成法路線較長,但可大幅度改變結構,組合化學法便於高通量篩選。結構修飾亦採用添加前體的生物合成與...
利用代謝工程手段構建了一批抗生素高產突變株,利用組合生物合成技術構建了新的活性先導化合物衍生物50餘個,闡明了20餘個新的抗生素生物合成酶(氧化酶、還原酶、轉移...
陳文青:武漢大學藥學院副教授.課題組長、珞珈青年學者,致力於重要天然生物藥物的生物合成與組合生物合成研究,近年來,在重要類別微生物藥物基因(簇)資源的發掘、酶學...
“組合生物合成”生產次生代謝物第14章 植物次生代謝的良種選育調控 14.1 育種目標和指標體系的建立 14.2 優良品種選育過程第15章 植物次生代謝的栽培技術調控 ...
目前下設化學藥物研究所、生物藥物研究所、中藥與天然藥物研究所、藥物分析與篩選研究所、臨床藥物研究所和藥學實驗教學中心,擁有組合生物合成與新藥發現教育部重點實驗...
朱冬青,2007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眼科學博士,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從微生物中尋找具有重要基礎研究和實際套用價值的活性天然產物,調取參與天然產物生物合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