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書院位於秀水鄉朱家村北約 200 余米,為一長方形院落,計有前樓、中廳、上房好三部分。中軸線兩側建有二層樓房結構的廂房、套間。上、下兩層共 34 間,面積 1716 平方米,始建於40年代初期,為秀水朱氏宗祠,具有中西合壁的建造特色。
基本介紹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概述,介紹,簡介,所在地,歷史,延續程朱學脈,相關史事,建立史事,賀詞,朱熹逝世之後,
概述
全國著名書院之一,位於徽州歙縣,郡守韓補始建於南宋淳六年(1246年),初建在徽州府南門外紫陽山麓,理宗皇帝御題“紫陽書院”匾額。紫陽書院以祭祀朱熹,宣揚朱熹理學思想為主旨。元代至元年間遷於南門內,延二年(1315年)又遷於南門外,後毀於兵。
明洪武初,重建於歙縣縣學右之射圃。
介紹
簡介
正德七年(1512年)郡守熊桂重修紫陽書院,並親自主教.正德十四年郡守張芹,別建書院於紫陽山中,從此,歙縣有兩個紫陽書院,講學之風稱盛一時.明末四毀書院,兩書院門庭冷落.清代,康熙,乾隆先後御題"學達性天","道脈薪傳"兩匾額.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歙人曹文埴,鮑志道等於縣學後朱文公祠建"古紫陽書院",重振講學之風,桐城姚鼐曾講學於此.鹹豐,同治年間,兩書院均遭兵毀.後籌工局撥款重修古紫陽書院,並改為校士館.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紫陽師範學堂設此.以後,書院舊址均辦有學校.現存有"古紫陽書院"碑坊一方聳立在歙縣中學後的一個高坡上。
所在地
歷史上,以“紫陽”命名的書院很多,分布在徽州、蘇州、杭州、漳州、漢口等地。“紫陽”是理學大師朱熹的號,人們以此名其書院大多是為了紀念他和尊崇理學。在眾多“紫陽書院”中,杭州、蘇州、徽州三地的紫陽書院最為有名。
歷史
徽州是朱熹祖籍之地,他生前曾兩次回徽州訪親祭祖,並講學其間。1245年,郡守韓補即於府城南門外紫陽山麓創立書院,不久便得到理宗皇帝御賜的“紫陽書院”匾額,書院與祭祀朱子之祠堂合為一體,成為本地宣揚理學的重鎮,也因此奠定了徽州地區的學風。元代至元年間,書院遷移至府城南門內,1315年又遷於南門外。元明之交,建築毀於兵火,直到1368年方得重建,後又被遷至歙縣縣學右之射圃,但朝廷此時正在大力發展官學,抑制地方書院發展,所以紫陽書院的規模有限,主要用來崇祀朱子而已。1519年知府張芹又別建書院於原紫陽山中,從此,徽州一地就有兩所同名書院。然而明朝末年,朝廷先後三毀書院,這兩所書院也因此被毀棄。
延續程朱學脈
入清之後,紫陽與嶽麓、白鹿洞等同受康熙皇帝欽賜“學達性天”匾額,此後乾隆皇帝又賜“道脈薪傳”之匾,以褒獎書院傳承程朱理學的貢獻。1790年,出生於鹽商之家的歙縣人、時任戶部尚書太子太保的曹文埴另在文公祠舊址復建書院,取名“古紫陽書院”。桐城姚鼐曾主講於此,他開創的“義理、辭章、考據”統一之說的古文之“義理”即程朱理學之義理。乾、嘉以後,徽州雖為樸學重地,但紫陽書院以祭祀朱子、宣揚朱熹理學思想為宗旨,以《白鹿洞書院學規》為綱,讀朱子之書,傳文公之教,講德進業,一直延續程朱學脈。
相關史事
建立史事
武夷精舍在武夷山的隱屏山下,是南宋理學家朱熹於淳熙十年(1183年)親自擘劃、建設的一所書院。這是武夷山的一大建築,人稱“武夷之巨觀”。
賀詞
構築武夷精舍的緣起應追溯到淳熙五年(1178年)。這一年初秋,朱熹與妹夫劉彥集、隱士劉甫共游武夷時,只見九曲溪旋繞曲折,隱屏峰下雲氣流動,頓覺耳目一新,因而萌發出“眷焉此家山”和“仙人久相招,授我黃素書,贈我雙瓊瑤,茅茨幾時建,自此遣紛囂”的建屋初念。經過數年的苦心籌措經營,精舍終於在淳熙十年(1183年)動工,當年就初見規模。按朱熹《武夷精舍雜詠詩》所記,其布局大致是這樣的:在隱屏峰下,兩麓相抱之中,有三間房屋,名為仁智堂。堂的左右,有兩間臥室,左邊是自己居住的,叫隱求室,右邊是接待朋友的,叫止宿寮。左麓之外,有一處幽深的山塢,塢口累石為門,稱石門塢。塢內別有一排房屋,作為學者的群居之所,名為觀善齋。石門西邊,又有一間房屋,以供道流居住,名為寒棲館。觀善齋前,還有兩座亭子——晚對亭和鐵笛亭。而在寒棲館外,則繞著一圈籬笆,截斷兩麓之間之空隙,當中安著一扇柴門,掛上“武夷精舍”的橫匾。精舍甫成。朱熹約集了建寧知府韓元吉和著名歷史學家、建安(今福建建陽縣)人袁樞等前來慶賀。韓元吉寫了《武夷精舍記》。袁樞賀詩(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十)曰:
本是山中人,歸來山中友。
豈同荷蓧老,永結躬耕耦。
浮雲忽出岫,膚寸彌九有。
此志未可量,見之千載後。
詩人陸游也馳函祝賀,並寄賀詩四首(宋·陸游《劍南詩稿。寄題朱元晦武夷精舍四首》),其中兩首為:
山如嵩少三十六,水似邛郲九折途。
我老正須閒處看,白雲一半肯分無。
精舍落成之後,朱熹懷著喜悅的心情,寫了《精舍雜詠十二首》,並撰寫詩序,以記其盛況。此後,他即在此廣收門徒,著書講學,長達五年之久,栽培了大量學生。朱熹的理學思想就傳播開來,從而形成了一個有力量、有影響的學派。當時,一些著名的學者如蔡元定、劉火侖、黃乾、詹體仁、真德秀、李閎祖和葉味道等人,都曾就學於武夷精舍。之後,一批理學名家相繼在武夷山中和九曲溪畔擇地築室,讀書講學,有的還以“繼志傳道”為己任。如劉火侖的“雲莊山房”、蔡沈的“南山書堂”、蔡沆的“詠雪堂”、徐幾的“靜可書堂”、熊禾的“洪源書堂”等先後出現在武夷。所以,武夷山在南宋時期已成為祖國東南的一座名山,後人稱之為“道南理窟”。
朱熹逝世之後
朱熹逝世之後,武夷精舍備受封建統治者的重視,歷代都曾加以修建。南宋末,經擴建後改為紫陽書院,由官府撥給公田,以供養學者。此後,直到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才改為朱文公祠,奉祀朱熹的神主,並以黃乾、蔡元定、劉火侖、真德秀配享祭祀。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巡按御史周鵷清、軍御史及僉事肖乾元協力檄令縣令王和重葺修,闢地百餘丈,繞以圍垣。前豎牌坊,匾上鐫刻“武夷書院”。沿著牌坊稍進有樓五楹,名叫高明樓,正中大堂也有樓五楹,兩廡各六間堂齋。全部構築軒雅宏麗,並曾置田百畝作為祀事及修繕費之用,旁邊又建屋數間,擇朱子後裔一人世居管理。明萬曆年間,少司馬陳省寓居武夷雲窩時也曾修繕過武夷書院。這裡有一段饒有興味的佳話,說是當時書院傾頹,有士人題詩於壁云:“紫陽書院對清波,破壁殘碑半女蘿。頗愛隔鄰亭榭勝,畫欄朱拱是雲窩。”影射紫陽書院遠遠不及陳省寓居之畫欄朱拱的雲窩。陳省見詩後,笑著說:“是其啟我乎!”即解囊鳩匠將紫陽書院修繕一新[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