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壺介紹
歷史
紫砂壺是明清時期江蘇省宜興地區所產的一種陶質
茶具。其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
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從明武宗正德年間以來紫砂開始製成壺,名家輩出,500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據說紫砂壺的創始人是中國明朝的
供春。紫砂壺的特點是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氣,壺壁吸附茶氣,日久使用空壺裡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特點
紫砂壺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即使是盛暑時節,所泡之茶仍不易餿。由於泡茶日久,茶素慢慢滲入陶質中去,如果只泡清水,也有一股清清的
茶香。
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是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
宜興紫砂最要得”。紫砂壺,曾是中國特有的手工製造
陶土工藝品,現也有機器大批量製造的。製作原料為
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又名
宜興紫砂壺。
燒制
紫砂壺燒制的原料為泥土,紫砂壺泥分為三種:
紫泥、綠泥和
紅泥。可以燒制紫砂壺的泥一般深藏於岩石層下且分布於甲泥的泥層之間,泥層厚度從幾十厘米至一米不等。根據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有關岩相的分析表明,紫砂黃泥屬高嶺—石英—雲母類型,含鐵量很高,最高含鐵量達8.83%。紫砂壺在高氧高溫狀況下燒制而成,一般採用平焰火接觸,燒制溫度在1100-1200°C之間。紫砂壺成品的吸水率大於2%。 紫砂壺的泥原料,為紫泥、綠泥和紅泥三種,俗稱“富貴土”。
高等製作紫砂壺的主要原料為甲泥,這種泥礦開採出來後呈夾層狀,稱為“泥中泥”。一噸甲泥只能挑揀出十公斤左右
紫砂礦,經過陳放、打磨之後,方能成為紫砂的原料。
紫砂泥含的化學成分不同,加上不同程度的火焰烘烤,會呈現出各不相同的顏色。泥料燒到一定火候,顏色特別漂亮,但溫度稍一過就開始起泡,變成廢品。
紫砂泥料原深藏於岩石層下,分布於甲泥的泥層之間,礦層厚度幾十公分到一米左右,其化學成分為含鐵質
粘土粉砂岩。紫泥主要礦物成分為
水雲母,及不等量的高嶺岩、
石英、雲母屑和鐵。 紫砂壺的泥料製作過程如下: 從礦層中開採出的紫泥,俗稱生泥。似塊狀岩石,經露天攤曬風化,使其鬆散,然後經初碎、粉碎,按產品要求的顆粒數目,送風篩選。篩選後的泥灰,由攪拌機攪拌成一塊塊涇泥,經堆放陳腐處理,再把腐泥進行真空
練泥,這樣便成為供制坯用的熟泥。 在
紫砂泥練和製備過程中,所用水的水質十分講究。水質的優劣會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 紫砂泥可塑性好,生坯強度高,坯的乾燥、
燒成收縮率小。
為豐富紫砂隱的外觀色澤,滿足工藝變化和製作設計的要求,工藝師們大膽地進行技術創新,把幾種泥料以不同配比混合,在泥料中加入適度的
金屬氧化物著色劑,控制好窯內的溫度和氣氛,產品燒成後,五光十色,或紫而不奼,或紅而不嫣,或綠而不嫩,或黃而不嬌,或灰而不暗,或黑而不墨。
紫砂器的色澤,猶如染在毛紡織品上的顏色,沉著而沒有火氣;仔細觀察,各種泥色裹又有星星白砂,如銀粉閃閃,是光映射,宛若珠璣。有時在泥中和以粗泥砂或鋼砂,更為奪目。近些年來,還試製成功了帶有自然光澤的紅色和青銅色蓋麵漿,別開泥色裝飾的新面目。 紫砂壺並不一定就是紫色,高溫燒成後呈現各種各樣的奇麗的色彩,有硃砂紅、棗紅、紫銅、海棠紅、鐵灰鉛、葵黃、墨綠、青蘭等等。紫砂壺不上釉,但勝似上釉,色澤變化奇詭,豐富多彩。如硃砂紫、榴皮、豆青、海棠紅、閃色等等,皆是自然原色,質樸渾厚,古雅可愛。 燒成後的紫砂壺保溫性和透氣性均十分理想,是沏茶的理想用具,社會上稱其“世間茶具稱為首”,並非誇張。
用壺方法
泡茶
紫砂壺泡茶好喝,最主要的原因是其材料的雙重氣孔。分子與分子之間有氣孔,最細的分子顆粒裡面有
結晶水,在燒制當中,結晶水揮發掉,分子顆粒裡面變空,顆粒與顆粒之間呈
鏈狀結構,因此紫砂壺比起瓷器多了
吸水率。
紫砂原料經過80目之後,顆粒有粗有細。在紫砂壺幾乎成型、泥料還潮濕的時候,用牛角片隨著紫砂壺的弧度不斷地按壓,把粗顆粒壓下去,細顆粒留在表面,紫砂壺因此有了表面不漏水、保溫性和氣孔率高的特點。用紫砂壺泡茶,茶香很快就會出來。再加上紫砂原料是中性,相比鹼性的瓷杯和酸性的玻璃杯,更能泡出氣味芳香的好茶。
藏壺
要想把紫砂壺的好壞弄清楚就必須進行分類,不分類就沒有識別標準。紫砂壺可以分為實用器、工藝品、藝術作品三類。實用器以喝茶為主,不需要
獨創性和全手工,只要使的順手、大小合適即可。工藝品最初是為了出口換匯,要求美觀,注重質量。藝術作品要有獨創性,壺型和裝飾的選擇要和主題協調一致。
傳統意義上判斷優質紫砂壺的標準是泥、型、工、款,要選好泥,用好工,做好型,刻好章。但光有泥、型、工、款還不夠,還需要具體的衡量標準。大師做的壺匠心獨具,技藝精湛,喝茶用卻不一定順手。老的茶壺雖然值得收藏,但更多的是情感上的意義,而非藝術價值。
從紫砂壺的歷史上看,古人做的壺不是為了實用,而是為了表達情感和思想。普遍認為明代泡茶風氣的興起導致紫砂壺的興起,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
明代家具的興起。有了黃花梨、
紫檀家具,上面擺的東西當然要與之相適應,紫砂壺從此上了一個新台階。當時的紫砂壺重視是否好看,而非好用。
鑑定方法
紫砂壺從選泥、製作成壺坯等關鍵工序都是用手工操作的,因而製作十分精細。陶坯一般多不上釉,以其自然色澤取勝,只是在陶坯成型後,上面印刻的書畫詩文紋案都要用粉質顏料加填於輪廓中。這種自然本色和著色方式是紫砂陶壺的一個顯著特點。
在造型上,雖然每個制壺名家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色,但大體上還是可以分為素色、筋瓤和浮雕三種類型。
紫砂壺形態淳樸、色澤古雅、質地精密,而且使用的年代越久,經人手撫摩後越顯出其古雅光亮。
一般的紫砂壺並不名貴,紫砂壺中的珍品是那些出自名家之手的作品。明清時期,宜興地區出現了眾多的制壺高手,他們以其高超的技巧,獨特的風格將紫砂壺製作得巧妙至極,這些精巧的紫砂壺上,一般都落有他們的款識。
偽制的紫砂壺即系冒仿名家產品。作偽者的方法其實很簡單,或者在新壺上直接刻上名人的款識;或者用沒有款識的舊壺,冒刻前代名人的款識。
鑑定紫砂壺的真偽,可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從亮色上看。真正的紫砂壺體重、色紫,因為長期為人手撫摩,上面呈現出汕潤的光亮。而新制的紫砂壺一般說來質地都比較疏鬆,顏色偏黃,有光亮的少,無光亮的多。即使有光亮,也是用州白蠟打磨上去的。
再從文字上看,舊壺的款都是用陽文,字型極為工整。新壺如果用陽文,字型因為摹仿或顯呆板,或筆劃長短粗細不一。如果是用舊壺加刻新款,則所刻文字為陰文。
鑑別紫砂壺的好壞可以具體到六個方面:
一、
泥料。壺體密度越高越好,要做得像岩石一樣。做到密度高,首先要泥好。
二、顏色。好壺顏色很講究。紫色高貴、神秘;紅色端莊、絢爛;黃色如綢緞一般典雅。單是顏色就讓人看不夠。
三、器型。壺身上看到的所有線條,包括輪廓線和壺面交界面的線條,要有彈性,如樹杈、竹枝一般,能立得住,彰顯出蓬勃的生命力。身筒要有膨脹感,有氣感,有空間的張力。
四、比例。壺體造型要協調,遵循章法。
五、細節。壺裡面看不見的地方更要做好,無一處不認真。壺的氣孔不是一個簡單的眼,而是藝術作品裡面的一個元素,一看就覺得漂亮,而不只作為透氣用。
六、合理。符合壺理和自然規律,剛柔並濟,方圓並現,曲直相合。一把壺拿在手裡,要看出對比和變化,而不是一成不變。
名家觀點
設計要有著作權
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紫砂壺由達官貴人的愛物變為尋常百姓的日常用品,再到今天收藏界的寵兒,甚至發展為一個藝術品代名詞,紫砂壺的客群人群更加多元化。選擇評價一把壺的好壞因人而異,符合自己喜好的才是最好的。
究竟什麼樣的紫砂壺價值最高?在機器與工藝不斷進步的今天,紫砂壺的做工技藝將達到無所不能,精美程度會越來越高。未來紫砂壺的價值更大程度上取決於凝結在這把壺上的創意和智慧,而非做工本身。因此,如何界定和保護工藝師的創意,會成為紫砂壺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新課題。未來紫砂壺領域會出現位於金字塔尖的頂級設計大師,最好的壺是通過他們的設計產生,而壺本身的最大價值就是他們的設計理念。以著作權來規範市場將成為紫砂壺發展的趨勢。
壺看精氣神
紫砂壺的實用價值不言自明,談到收藏,就不僅僅是實用,還有藝術成分在裡面。紫砂壺的收藏首先要看藝術價值。人和物之間產生的變化,是內心的變化。當我們內心對一把壺產生共鳴的時候,就有了興趣。喜歡才有收藏的欲望,而不是簡單地從名氣的角度出發,單純追求市場價值。
紫砂壺的好壞不在於工藝是否精美,而在於做壺人的內涵有多深。內涵是心境,來自心悟、心覺、心明。每個人的欣賞角度不同,每把壺會帶來不同的心情。我們所收藏的壺一定是心中所想,心中所向,與生活息息相關。
紫砂壺沒有做出來的時候只是一把泥土,經過工藝師的藝術加工,成為美的藝術,讓人看到便心生歡喜。做壺人賦予紫砂壺以生命力,是將物質轉換為精神的過程。生活中離不開有形與無形。有形是壺的本身,無形則是壺帶給人的聯想。由對器型的聯想,轉化為我們精神的享受。
收藏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讓自己的智慧和學識不斷增加的過程。我們收藏的不只是紫砂壺本身,而是凝結在紫砂壺上的智慧,對自己的精神提升有所幫助。每個人視覺不同,隨著心境提高,收藏的境界逐步提高,心與智慧得到成長,從而走上收藏的另一個高度。
制壺者用心做,收藏者用心悟,藝術品是二者之間心靈交流的承接物。只有當收藏者拋去名與利,遵從自己的本心去欣賞一把壺,才能理解制壺者的心境。
名好不如壺好
舉辦的幾場大型紫砂壺拍賣會上,單價5萬元以上的大師壺不再受追捧,紛紛流拍。相反,一批中青年人製作的、單價千元左右的紫砂壺卻受到歡迎。這個現象的出現,不僅僅是幾萬元、幾十萬元的大師天價壺讓人望而卻步,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許多大師壺缺少創新。
當今的工藝師職稱評比繁瑣而混亂,許多人年近花甲才評上省級工藝美術大師。有些人即使獲得大師稱號,但以往的時間精力過於耗費在獲取大師資格的競爭上,忽略了對紫砂壺的研究和探索。反而是一些青年人,雖然職稱不高,甚至沒職稱,但其作品卻凝結著獨特的創新理念和藝術氣息,他們的作品絕不輸給一些國家級大師。據我所知,在宜興,提起花器,必然是吳俊峰;論
絞胎工藝,必少不了
周伯娟;釋延芫、
周良榮的方器則備受青睞。他們都沒有大師的光環,但作品簡潔明快,形神兼備,保留傳統而又不失時代特色,具有較高的藝術品位,在真正玩壺的收藏圈裡,有一大批“鐵桿冬粉”。
蔣蓉大師曾經說過:“藝術並非一味仿真,一絲不苟地寫實、臨摹只能出工匠,唯有創造才是藝術,才能成氣候,才有出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年輕人富有新意的作品,一定能給愛壺的人帶來驚喜。
好看好用差好玩
于海東 (藝術評論家)
紫砂藝術發展到今天,走過的路不算短,回過頭來看,紫砂壺的變化究竟有多大,就很容易看出問題了。作為一種生活用器,絕大多數的紫砂壺在製作過程中始終固守傳統形態,總體變化不大,可謂一壺成自我,千秋難易容。
宜興絕大多數做紫砂壺的人習慣跟著師父學,師父又跟著師父學,紫砂的藝術始終在傳統的圈裡打轉。國內習慣以固定的審美觀看待藝術,而國外卻傾向於以一種變化的思維看待藝術。紫砂藝術要走向世界,就要跳出既定的圈子來創新。
說到好壺,
何道洪與
汪寅仙兩位大師各有說法。在創新精神最強的何道洪看來,好壺首先要好用。而注重藝術變革的汪寅仙則認為,壺好少不了好看。除了好用和好看,還應該好玩。當然,怎么玩怎么賞是收藏家的事。
若不苛求,好用一說在宜興基本不成問題。但好看與否另當別論。最難做到的是好玩,這一點正是以往紫砂藝人很少花心思顧及到的。為了好用,很多壺的形狀看似大小多變,實際上只是在變與不變之間變動了一下。好用的結果是,只有等這把壺摔碎了才會買第二把。
隨著一些學者型陶藝家的介入,紫砂藝術創作逐漸從傳統造型上的好看轉向現代意識上的革新。他們不再滿足以往那種利用大自然生命形象追求表面變化之巧的審美意識,而是直接從壺的本身進行顛覆性的革命,無論是象形壺、意形壺、概念壺,都彰顯出文化元素與藝術構想交融碰撞後形成的審美新視覺;用之是壺是器,看之是鼎是物,玩之是美是趣。他們的紫砂作品往往有一個顯著特點,即見壺不識壺,識壺不忘人。用最簡單的話說,紫砂壺好不好玩,無非是一個有沒有點兒特別的意思。往深里說,具有收藏價值的好壺必定會在紫砂藝術創作上體現出獨有的創新精神與作品影響力。
紫砂藝術要發展,很難避開生活之需與藝術之求的矛盾,因為生活質量的提高一定會提高對生活藝術的要求。如何使這一
矛盾轉化為相互促進的動力,至少在以下三點應有所注意:一是少做沒有個性的壺。做壺最怕費力不討好,如今出自宜興的紫砂壺有多少是屬於那種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的,不說也明白。二是多做小壺大藝術的作品。同用陽羨一方土,我在丁蜀鎮的那些天,賣壺的說活兒的多,做壺的說藝的少,最難聽到的是“境界”這兩個字。三是要把自己的個性做出來。常說畫如其人,個性不是個人的小性子,對於陶藝家而言,則是融入了畢生所學、所工、所思想後提煉出來的藝術創造性。
好壺有多好,給我的感覺是這樣:你看它時它也會看著你,你看不見它時會想著它。也就是說,能夠放在心上的壺才是真正的好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