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氏尖鼻魨(學名:Canthigaster solandri),又名細斑扁背魨、眼斑扁背魨、尖嘴規、規仔,為四齒魨科扁背魨屬下的一個種。
索氏尖鼻魨(Canthigaster solandri)又稱花婆、藍點魨,屬魨形目、四齒魨科、扁背魨屬,為一類珊瑚礁活動的熱帶海水魚。索氏尖鼻魨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活動於礁石區周圍,覓食小型獵物及有機物碎屑等。可作為觀賞魚。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索氏尖鼻魨
- 拉丁學名:Canthigaster solandri,Canthigaster papua(同種異名),Canthigaster epilamprus(同種異名)
- 別稱:花婆、藍點魨
- 二名法:Canthigaster solandri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條鰭魚綱
- 亞綱:真骨下綱
- 目:魨形目
- 科:四齒魨科
- 屬:扁背魨屬
- 種:索氏尖鼻魨 C. solandri
- 英文名:Bluedot puffer,Spotted sharpnose
概況,同種異名,分布,特徵,生態習性,漁業利用,品種簡介,飼養方法,
概況
命名者:(Richardson, 1844)
其他中文名:細斑扁背魨
俗名:眼斑扁背魨 、尖嘴規、規仔
英文俗名:
Spotted sharpnose puffer;
Spotted sharpnose;
Spotted toby;
Jewel pufferfish;
False-eye toby
是否有毒魚類:是
經濟型魚類:否
食用魚類:否
觀賞魚類:是
同種異名
同種異名 | 命名者 | 有效 | 狀態 | 有效學名 |
---|---|---|---|---|
Canthigaster solandri | (Richardson, 1844) | O | 屬名更動 | Canthigaster solandri |
Canthigaster australis | Stead, 1907 | X | 原始學名 | Canthigaster solandri |
Canthigaster glaucospilotus | Fowler, 1944 | X | 原始學名 | Canthigaster solandri |
Canthigaster margaritatus | (non Rüppell, 1829) | X | 拼法錯誤 | Canthigaster solandri |
Canthigaster papua | (non Bleeker, 1848) | X | 拼法錯誤 | Canthigaster solandri |
Canthigaster saipanensis | Fowler, 1945 | X | 原始學名 | Canthigaster solandri |
Cathigaster solandri | (Richardson, 1845) | X | 屬名更動 | Canthigaster solandri |
Tetrodon petersii | Bianconi, 1854 | X | 原始學名 | Canthigaster solandri |
Tetrodon solandri | Richardson, 1845 | X | 原始學名 | Canthigaster solandri |
分布
特徵
體側下緣平坦,無縱行皮褶,腹部中央自口部下方至肛門前方則有一稜褶。
吻較長而尖;鼻孔單一,不甚明顯。
體紅褐色,布滿鑲黑邊的藍、白至灰色且小於瞳孔之斑點;眼四周有6-10條放射狀鑲黑邊的藍色紋,延伸至眼眶與吻部;頭部下方有藍至灰色小點;吻端白色;背鰭基下方有一不明顯之黑斑。
背鰭、臀鰭與胸鰭透明或淺黃色,鰭緣具細黑邊;尾鰭紅棕色、淺藍色或白色,具許多藍或紅點,鰭緣最外層之斑點連線形成不規則的細帶。
生態習性
棲息深度:水深1至36米。
棲息環境:暖水性小型魚類,主要棲息於潮間帶區之礁台、潟湖、向海珊瑚礁及岩礁等淺水靜水域,
通常成對或成小群活動,以藻類、碎屑、有孔蟲、多毛類、被囊動物、海綿、苔蘚蟲、
小型腹足類和魚類等為食。
最大體長:11.5公分。
頻威狀態:不在IUCN頻危名單中。
漁業利用
內臟有弱毒,不具食用價值,體色艷麗,常被當做觀賞用魚。
品種簡介
花婆是很晚才被歸入觀賞魚的品種,外形和日本婆基本一樣,身體顏色卻呈現出暗紅色,並有許多藍色小斑點,於是人們給其命名花婆。大多數花婆捕撈於菲律賓,雖然我國南海也有分布,但捕撈量很少。
飼養方法
飼養花婆和飼養日本婆一樣都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如果你是新手,不妨從這類魚開始養起,它們會增加你飼養海水觀賞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