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觀點
《中國古代性文化》一書中,就《素女經》的理論觀點又提到:
第一,強調性交和人的身體強弱是相互影響的。《素女經》開宗明義第一段就是:“
黃帝問素女曰:‘吾氣衰而不和,心內不樂,身常恐危,將如之何?’素女曰:‘凡人之所以衰微者,皆傷於陰陽交接之
道爾。夫女之勝於男,猶水之勝火,知行之如破釜鼎能和五味,以成羹臛,能知陰陽之道,悉成五樂。不知之者,身命將夭,何得歡樂,可不慎哉!”這就是說,講求正確的性交很重要,如果做得不得法,會使人身體衰弱,甚至喪失性命,對此真要慎重。
第二,提出了初步的優生道理,強調“愛樂”兩性交合的目的,也是為了要生育“賢良而長壽”的子女。首先提出“避九殃”,即在九種情況下不應性交,其內容已如本書上一章《性禁忌》一節所述。這“九殃”中,第九種禁忌是認為酗酒之後不宜性交,否則生子多殘病,是有科學道理的,其它“八殃”只是反映了古人對性交禁忌的風俗觀。《素女經》中提出的“房中禁忌”還有“新遠行,
疲倦,大喜怒,皆不可合陰陽;至丈夫衰忌之年,不可望施精”,也有一定的道理。
第三,提出了如何易於懷孕。“素女曰:‘求子法,自有常體:清心遠慮,安定其衿袍,垂虛齋戒,以婦人月經後三日,夜半之後,雞鳴之前,衿戲令女盛動,乃往從之,適其道理,同其快樂,卻身施瀉,勿過遠至麥齒(指陰道內二寸處),遠則過子門,不入子戶,若依道術,有子賢良而老壽也。”
第四,提出了後世道家大力倡導的所謂“
延年益壽”之法,即鞏固精關、“莫數瀉精”。《素女經》中敘述:“
黃帝問:‘願問動而不施,其效何如?’素女曰:‘一動不瀉,則其力強;再動不瀉,耳目聰明;三動不瀉,眾病消已;四動不瀉,五神鹹安;五動不瀉,血脈充長;六動不瀉,腰背堅強;七動不瀉,尻股益力;八動不瀉,身體生光;九動不瀉,壽命未失;十動不瀉,通於神明。”這裡,強調了男子性交而不射精的許多大好處甚至提出十動不瀉可“通於神明”,但是,這種理論與做法,並不為現代科學所提倡。
第五,《素女經》有些方面還涉及性心理,強調男子在性交時應有自信心,要破除現代性科學所提出的“操作焦慮”。(“操作焦慮”指性交時一些不必要的擔心與懷疑,如懷疑自己性功能有沒有問題,能否令對方滿意,是否傷身體,自己的陰莖是否太小,等等。這種“焦慮”多無根據。這種消極心理會影響性功能的發揮。)“素女曰:禦敵家,當視敵如瓦石,自視若如金玉,若其精動,當疾去其鄉,御女當如朽索御奔馬,如臨深坑下有刃恐墮其中,若能愛精,命亦不窮也。”這裡在進一步提出男子應“愛精”的同時,提出應有一股強悍之氣,“視敵如瓦石”,堅決而勇往直前,這種思想值得注意。對於人類來說,初民幾乎完全沒有什麼“操作焦慮”,但以後
性文化越發展,性交禁忌與心理上的懷疑與顧慮就可能越多,對有些不必要的顧慮實應破除,這是現代性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而在兩千多年前的《素女經》中已有涉及了。
第六,提出了性交應使男女雙方同享快感,共同受益,這實在是個了不起的思想。《素女經》強調男女雙方必先有“愛樂”然後行,做到“相感而相應”,所以說:“陰陽者相感而應耳,故陽不得陰則不喜,陰不得陽則不起。”最忌諱的是:“男欲接而女不樂,女欲接而男不欲,二心不和,精氣不感,加以猝上暴下,愛樂未施。”因此提倡:“男欲求女,女欲求男,情意契約,俱有悅心。”這些觀點之所以了不起,不僅因為這是一種科學的性生理和性心理規律的反映,尤其是因為它體現出一種男女平等的思想,承認女性的性權利,在性交時男方必須考慮與照顧女方,要“情意契約,俱有愛心”,而不能只顧自己一時之快。這種思想在男子統治與壓迫女子的社會條件下是十分難能可貴的。當代世界性學權威、美國的
詹森與瑪斯特斯博士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了性交性反應的四周期(即興奮期、持續期、性高潮期、消退期。完美的夫妻性生活必須經歷這四個階段,缺一不可。)理論,其中應該有“性前嬉”,使夫妻雙方同時達到性興奮,然後再進入性交;在性交過程中,雙方(主要是男方)應儘量爭取使雙方的性高潮同步等;這些基本思想在中國兩千多年前的《素女經》中已見端倪了。
第七,提出了性交媾率問題。“
黃帝問素女曰:‘道要不欲失精,宜愛液者也,即欲求子,何可不瀉?’素女曰:‘人有強弱,年有老壯,各隨其氣力,不欲強快,強快即有所損,故男子十五,盛者可一日再施,瘦者可一日一施。年二十,盛者日再施,羸者可一日一施;年三十,盛者可一日一施,劣者二日一施;四十,盛者三日一施,虛者四日一施;五十,盛者可五日一施,虛者可十日一施;六十,盛者十日一施,虛者二十日一施;七十,盛者可三十日一施,虛者不瀉。”《素女經》對男子性交時的瀉精次數,也有一些提法:“素女法: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年卅者八日一泄;年四十者十六日一泄;年五十者廿一日一泄;年六十者,即畢,閉精勿復更泄也,若體力猶壯者,一月一泄。凡人氣力,自相有強盛過人,亦不可抑忍,久而不泄,致生癰疽;若年過六十,而有數旬不得交換,意中平平者,可閉精勿泄也。”以上這些論述都沒有把問題看得絕對化,而是以年齡和身體強弱為轉移,這是正確的。即使提出男子要惜精如玉,也要視年齡、體質而定,也沒有絕對化。這些觀點對漢、唐時民間的性認識、性習俗影響很大,唐代
白行簡的《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可能也是在這個基礎上產生的。
第八,提出了性交的不同體位和方法,即所謂“
九法”。它是模仿動物的姿勢與動作而定名的,如龍翻、
虎步、猿搏、蟬附、龜騰、
鳳翔、兔吮毫、魚接鱗、鶴交頸。後世有不少性雕塑反映了以上內容。如:“第一曰龍翻,令女正偃臥向上,男伏其上,股隱於床,女攀其陰,以受玉莖,刺其谷實,又攻其上,疏緩動搖,八淺二深,死往生返,勢壯且強,
女則煩悅,其樂如倡,致自閉固,百病消亡。第二曰虎步,令女俯尻仰首伏,男跪其後,抱其腹,乃內陰莖刺其中極,務令深密,進退相薄,行五八之術,其度自得,女陰閉張,精液外溢,畢而休息,百病不發,男益盛。第三曰猿搏,令女偃臥,男擔其股膝,還過胸尻,背俱舉,乃內玉莖,刺其臭鼠,女還動搖,精液如雨,男深案之,極壯且怒,女快乃止,百病自愈。”其餘諸法各有特色,但皆謂可治療疾病,強身健體。或“七傷自除”、“精力百倍”、“百病銷滅”,或“
百病不生”、“治諸結聚”、“七傷自愈”。
第九,記載了一些房中藥方,如治療“鬼交之病”方、“令人長生房內不衰”方、“陰中有蟲”方及“四季補益方”七首,廣泛地運用於治療有關性生活、性器官方面的各種疾病。這些藥方先後被《醫心方》、《
外台秘要》、《千金翼方》、《
千金要方》等中日著名醫經援引,可見其確有相當的醫學價值。
由以上所述可以看到,《素女經》中包含不少樸素的、可貴的性科學理論觀點,是中國漢、唐以前性科學理論的總結,它產生在兩千多年前,誠屬不易。它對後世影響很大,隋、唐之際民間有在結婚時男女雙方共讀《素女經》的風俗,似乎它又起到了婚前性教育教科書的作用。清人葉德輝在《雙梅景閛叢書》的《新刊素女經序》中說:“今遠西言衛生學者,皆於
飲食男女之故,推究隱微,譯出新書,如生殖器、男女交合、新論婚姻衛生學,無知之夫詫為鴻寶,殊不知中國
聖帝神君之胄,此學已講求於四千年以前。”這是充滿了民族自豪感的。
同時可以了解
秦漢之際房中養生術的基本情況。當時房中的理論思想認為男女性交有兩個明確的目的,一是使女子懷孕,延續香火,否則,就對不起列祖列宗,
罪莫大焉。二是通過性交以吸取女子
陰精,以滋補男子。當然,女子也可以通過性交而鼓動本身的氣,但古人認為男子的陰精是乾涸的,而女子的陰精則
取之不竭,所以女子是男子精力的源泉。這兩個目的是密切結合的。男子為了能生育健康的下一代,射精必須在其精氣最高峰的時期,而為了使精氣能積累至最高峰,於是提出了男子與女子交合而不射精,使女子達到性高潮而吸收其陰精。
因此,“
還精補腦”的理論是
古代中國房中理論的基本觀點,這種觀點存在於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性書中,直到現代。這種觀點認為,男子必須盡力控制自己,控制精神以防止射精,與此同時,他所吸引及凝聚的女子
陰精要藉助內功經由脊髓神經上送至腦,再送遍全身,以加強本身的生理健康。因此,男子要學習如何吸收陰精,如何延長性交時間,因為古人認為性交時間越長則吸收女子陰精越多。總之,在這些著作中,把養生、氣功、房中術結合得相當緊密,從中可見,古人很講究吸氣、滋補、性生活有節制,其中有不少科學道理。但是關於性交時要閉守精關、行而不泄的論述,與現代科學的論述不一致。’
內容簡介
《素女經》據後人考證,可能是在戰國至
兩漢之間完成,並在魏晉六朝民間流傳修改的。書名最早出現在晉朝
葛洪所著的《抱朴子內篇.遐覽》中,作者不詳。此書原已失傳,但後來發現日本人丹波康賴於982年編成的《醫心方》一書中曾收集此書,現在人們所見到的《素女經》就是《醫心方》所收集而經清代人
葉德輝輯入《雙梅景暗叢書》。
素女是中國古代文獻中一再記載的一位性愛女神,是傳世的
房中術著作中經常稱引的人物。傳說她在公元前21世紀的遠古
黃帝神話時代就經常和黃帝討論男女性交問題,給黃帝傳授房中術。漢朝的《論衡.命義》說:“素女對黃帝陳五女之法。”漢朝的張衡寫過一首《同聲歌》,描述男女新婚之夜的性交,有“素女為我師,儀態盈萬方”之句,說明素女的影響已深入民間,夫妻過新婚
性生活都要以素女的論述為參考。
《素女經》強調,性交和人的身體強弱是相互影響的,“凡人之所以衰微者,皆傷於陰陽交接之道爾”。提出了初步的優生道理,強調“愛樂”是兩性交合的目的,也是為要生育“賢良而長壽”的子女。首先提出“九殃”,即在九種情況下不宜
性交,同時也提出了如何易於懷孕。
《素女經》在男女性交方面,提出了較系統的論述。首先提出了後世道家大力倡導的所謂“延年益壽”之法,即鞏固精關,“莫數泄精”。又提出了性交應使男女雙方同享快感,共同受益,必先有“愛樂”然後行,做到“相感而相應”,最忌諱的是“男欲接而女不樂,女欲接而男不欲,二心不和,精氣不感”。因此,提倡“男欲求女,女欲求男,情意契約,俱有悅心”。在男權社會中,這實在是一個了不起的思想,在某種程度上承認了女性的性權利。該書有些方面還涉及性心理,強調男子在性交時就有自信心,“當視敵如瓦石,自視若金玉”。
《素女經》認為性交是一種順應自然的行為,壓抑性慾、杜絕性交是有害的;但性交要掌握節度,可使“男致不衰,女除百病”,而不知規律蠻幹則會“漸以衰損”。為此,書中提出了節度在於“定氣、安心、和志,三氣皆至,神明統歸”。在性交技巧與性反應方面,提出了“
五征”、“
五欲”、“十動”、“
七損八益”等,還詳細闡述了關於性交具體姿勢的“
九法”。該書主張男子少射精,但並不主張每次性交都不射精,“久而不泄,致癰疽”。究竟多長時間可身精一次,該書指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年三十者八日一泄,年四十者十六日一泄,年五十者二十一日一泄,年六十者即畢,閉精勿復更泄也,若體力猶壯者一月一泄。”所以,《素女經》實為一本較為詳細和全面論述房中術的古代性學著作。
鑑賞
‘在戰國時期(…)有一本房中術著作《素女經》流傳下來了。這本書據後人考證,可能是在戰國至
兩漢之間完成,並在魏晉六朝民間流傳修改的。
關於《素女經》 的流傳至今, 也有一段頗為曲折的過程。清人葉德輝在所編《雙梅景閛叢書》中說:
《隋書·經籍志·子部·醫家類》有《素女秘道經》一卷,注云:並《玄女經》又有《素女方》一卷。新舊《唐志》均不著錄,惟日本寬其中見在書目有《素女經》一卷,而無《玄女經》、《素女方》,疑其時合為一書,不復分列也。寬平當中國
唐昭宗時,其時彼國齎書之使,絡繹於道途,故五代亂後
亡書,彼國皆有傳者,此經雖未有刊本,而載在彼國永觀二年丹波康賴所撰《醫心方》廿八卷中,
首尾貫通,似是完帙。永觀二年為宋太宗雍熙元年,去唐未遠,其中所采《玉房秘訣》、《玉房指要》、《洞玄子》並此經皆言房中之事;又載《養陰》、《養陽》諸篇,大抵漢、隋兩志中,故書舊文,十得八九。
以上敘述的意思是,《素女經》一書,在《隋書》中還提到過,宋以後就沒有見到。但那時中國和日本的文化交流十分密切,日本在寬平年代的書目中卻提到這本書,而日本的寬平年代正值中國的唐昭宗時代,時為公元889年至904年之間,看來是那時傳至日本的。以後,日本在永觀二年,相當於中國
宋太宗雍熙元年,即公元984年,有個叫丹波康賴的人編了《醫心方》二十八卷,載有《素女經》,所見的《素女經》正是由此而來,這真是“外轉內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