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傳說
據《舊五代史·周書·太祖記》載:
郭威臨終前曾囑養子柴榮說:“我若不起此疾,汝即速治山陵……陵寢無須用石柱,費人工,只以磚代之。用瓦棺紙衣。不要守陵宮人,也不得用石人石獸,只立一石記之,鐫字云:‘大周天子臨
晏駕與嗣帝約,緣平生好儉素,只令著瓦棺紙衣葬。若違此言,陰靈不相助。’”嵩陵內是否真的用瓦棺紙衣,不得而知。但陵前確無石人石獸等物。清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新鄭縣誌》記載:嵩陵前舊有石碑一通,上刻“周天子平生好儉約,遺令用
紙衣瓦棺,嗣天子不敢違也”。在
郭威的家鄉邢台郭園村一帶,至今還流傳著“葬之失禮,入土為安,後周遺風,
紙衣瓦棺”的薄葬美談。
傳承與發展
後周皇陵位於新鄭市城北18公里
郭店鎮附近,現存陵墓4座,即嵩陵、慶陵、順陵和懿陵,分別埋葬著
後周太祖郭威、後周世宗柴榮、
後周恭帝柴宗訓和後周世宗皇后符氏。
周世宗是一位有作為的君主。他繼位後,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又進行了統一中國的戰爭,為
北宋王朝統一全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歷史上稱他為“五代第一
明君”。同歷代皇陵相比,後周皇陵大概是設定最為簡單、儉樸的一處了。在盛行厚葬的封建社會,後周天子能體恤民情、厲行節儉確實可貴,受到後人的稱讚。
崇尚節儉的後周太祖
後周開國皇帝、
後周太祖郭威,生於公元904年,邢州堯山(今河北隆堯)人。後漢時為鄴都留守,他自稱出身貧家,以軍功擢升節度使。後漢高祖
劉知遠臨終時以
郭威、
史弘肇為顧命大臣。
後漢隱帝劉承佑繼位後,
郭威被任命為樞密使加平章事,軍政大權集於一身。很快位高權重的
郭威遭到皇帝的猜忌,
隱帝派人去殺郭威,殺盡了都城開封內郭威的家屬,“嬰孺無免者”。
郭威帶兵攻入京師,殺了
隱帝,讓太后立
劉知遠的侄子
劉贊為嗣,卻又派人殺了劉贊。
公元951年,他以北伐契丹為名帶兵北上,在
澶州(今河南濮陽)被部下將士擁立為帝。因其自認是周文王之弟虢叔的後裔,故定國號為周,史稱後周,國都仍為汴京開封。
郭威立國後,努力革除唐末以來的積弊,重用有才德的文臣,改變後梁以來軍人政權的醜惡形象,他對大臣說:“我出身行伍,不曾從師學問,未知治天下之道,文武若有益國利民方術,盡可奏來。文字宜實勿飾。”在他的精心治理下,中國長期戰亂的局面開始轉向統一,開始顯露出民富國強的跡象,為
周世宗也為
趙匡胤的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中國通史》(范文瀾主編)記載:“對沙陀人的野蠻性政治開始進行改革,使呻吟在戰亂暴政下的民眾感到有些希望了。”
郭威崇尚節儉,仁愛百姓,曾對宰相
王峻說:“我是個窮苦人,得幸為帝,豈敢厚自俸養以病百姓乎!”他不但重視減輕人民的賦稅負擔,自己帶頭儉省,下詔禁止各地進奉美食珍寶,並讓人把宮中珍玩寶器及豪華用具當眾打碎,說:“凡為帝王,安用此!”公元954年,僅當了三年皇帝的
後周太祖郭威病逝,因其無子,囑立義子柴榮為帝。
柴榮生於公元921年,河北邢台龍崗人。自幼跟隨
姑丈郭威,因其聰明勤快很為郭威喜愛,被郭威收為義子。後漢時在
郭威麾下為將,曾任貴州刺史、檢校右僕射等職。
郭威建周為帝後,先後任澶州節度使、檢校太保、檢校太傅、開封府尹兼功德使等,封太原郡侯、晉王。公元954年稱帝,是為
周世宗。
柴榮是一位精明強幹、勵精圖治的開明君主,在位期間,改革政治,整頓軍事,獎勵生產,取得卓越的成就。他用法嚴峻,賞罰分明,使全國有了統一的法律,嚴厲革除了唐末五代以來遺留下的貪污、腐敗、濫佛等積弊。並精兵、
均田、
均賦、限佛,拆毀寺廟30336所,還俗僧尼61200人。減輕人民負擔,鼓勵農民發展生產。親率大軍征伐,先後攻取後蜀階、成、秦、鳳四州與江淮十四州,又北伐契丹,收復瓦橋(今河北雄縣西南)等三關,為此後
北宋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公元959年,柴榮去世,年僅39歲。柴榮在位雖然僅短短5年多時間,卻在政治、軍事和發展生產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又結束了五代以來的混亂局面,統一了中原,因而被稱為“五代第一明君”,為歷代帝王所尊崇。柴榮死後,其第四子
柴宗訓繼位,是為
周恭帝。
不知當時臨終的柴榮出於什麼考慮,竟讓一個六七歲的孩子當皇帝接掌後周
江山。歷史事實是,
柴宗訓剛登上皇帝位,大權就落在了柴榮的把兄弟
趙匡胤的手中,不到8個月,就發生了陳橋兵變。公元960年
趙匡胤黃袍加身,重演了
郭威當年的一幕,逼恭帝拱手讓出
江山,建立了趙家大宋王朝。
趙匡胤篡朝後,可能仍念著與柴榮的兄弟之情,並未對柴家趕盡殺絕,而給予
柴宗訓皇室的禮遇,降封其為鄭王。民間傳說《楊家將》中楊六郎的夫人柴郡主就是柴榮的女兒,她與
八賢王趙德芳兄妹相稱,還享受著公主的待遇。據說她每年到鄭州祭奠父親時,都要在皇陵東邊的
華陽故城卸下鳳冠彩衣,換上孝服上陵,故華陽城又被稱為“卸花城”。《水滸傳》中的
柴進也是柴王的後人,似乎也還享受著特殊待遇。但是,無論怎樣的待遇,丟國失位的
柴宗訓都不會開心高興,他鬱郁不歡,公元973年,不到20歲便離開了人世。如此看來,他倒不如“此間樂,不思蜀”的劉阿斗想得開了。
鄭州南郭店鎮周莊、陵上村附近,現有嵩陵、慶陵、順陵、懿陵四座陵墓。
嵩陵為後周建立者
後周太祖郭威墓,在
郭店村西南。陵地北高南低,東西各有一道小土嶺,陵墓兩側各有一條幹溝。墓冢高約10米,周長103米。
其它相關
據《舊五代史·周書·太祖記》載:郭威臨終前曾囑養子柴榮說:“我若不起此疾,汝即速治山陵……陵寢無須用石柱,費人工,只以磚代之。用瓦棺紙衣。不要守陵宮人,也不得用石人石獸,只立一石記之,鐫字云:‘大周天子臨晏駕與嗣帝約,緣平生好儉素,只令著瓦棺紙衣葬。若違此言,陰靈不相助。’”嵩陵內是否真的用瓦棺紙衣,不得而知。但陵前確無石人石獸等物。清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新鄭縣誌》記載:嵩陵前舊有石碑一通,上刻“周天子平生好儉約,遺令用紙衣瓦棺,嗣天子不敢違也”。在
郭威的家鄉郭園村一帶,至今還流傳著“葬之失禮,入土為安,後周遺風,紙衣瓦棺”的薄葬美談。
筆者前謁嵩陵時,正值盛夏,高大的墓冢上長滿了野草和荊棘,四周被一人多高的玉米稈所包圍,墓東墓南各有一塊有關部門立的一新一舊水泥碑,連棵像樣的樹都沒有。當地人說,嵩陵上不長樹,多次在上面栽樹都未成活,誰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站在空無一物的陵墓旁,忽然感到了些許寂寞和冷落。有位詩人謁嵩陵後曾題詩曰:“荊棘叢生舊衣甲,夕陽殘照袞龍袍。朔意正濃天肅靜,鐵騎縱橫成麥苗。”大概當時正值秋冬的傍晚,詩人看到處在麥田中的
一丘土冢,上面布滿荊棘野草,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冷落而蒼涼。
後周皇陵的重與輕
一座儉樸之極的帝陵
郭威只當了3年皇帝。他正月里稱帝,又在正月里病逝,享年51歲。
郭威臨終的時候還不忘節儉,要求用瓦棺、紙衣
裝殮屍體,不讓修治地下寢宮,不讓設定守陵宮女。公元954年,
郭威病重時,多次告訴晉王(柴榮)說:“我若不起此疾,汝即速治山陵,不得久留殿內。陵所務從
儉素……陵寢不須用石柱,費
人功,只以磚代之,用瓦棺紙衣。臨入陵之時,召近稅戶三十家為陵戶,下事前揭開瓦棺,遍視過陵內,切不得傷他人命。勿修下宮,不要守陵宮人,亦不得用石人石獸,只立一石記子,鐫字云:‘大周天子臨晏駕,與嗣帝約,緣平生好儉素,只令著瓦棺紙衣葬。’若違此言,陰靈不相助。”
郭威還說,每年寒食節不忙時可差人灑掃,如果沒有人去的話,只要遙祭一下就行了。最後他強調:“千萬千萬,莫忘朕言。”
如若用陵墓說明這個歷史的“整合”過程或中國從混亂重新走向統一的過程,那就是:
新鄭市郭店鎮西北1公里處,是太祖
郭威的嵩陵;嵩陵正北3公里,是世宗柴榮的慶陵;慶陵正東100米,是
符皇后的懿陵(慶陵與懿陵兩位主人的婚姻,是由郭威撮合的);懿陵東北600米處,是柴榮、符皇后的兒子恭帝
柴宗訓的順陵,柴宗訓既“恭”又“順”,是因郭威、柴榮的大將
趙匡胤發動了“
陳橋兵變”。
其實,後周是個很重要的朝代,它很像隋之於唐。隋為唐奠定了走向大治的基礎,所以人們總是喜歡把隋唐放在一起說,但與隋相比,後周的歷史淹沒在五代的混亂中,所以人們把中國重新走向統一的功績,都算到了
趙匡胤頭上。“其實,事實不是這樣的,這是一種錯知錯覺!”鄭州大學升達學院教授郭殿忱說。
在家天下的時代,
郭威怎么把
至高無上的帝位不可思議地傳給了毫無血緣關係的柴榮?請看“後周皇陵的重與輕”系列之四:《郭家天下傳柴氏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