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故城別名卸花城,古華國的國都,位於河南省新鄭市郭店鎮華陽寨村。是戰國時期韓國的北部門戶和軍事重鎮。著名的華陽之戰就發生在這裡。
華陽故城雖然仍有東周城址轉折收縮的遺風,但在四面城牆及城角加築了用於守城和瞭望的馬面,數量達10個之多,是目前所知最早全方位配置馬面的一座古城,也是當時城防體系最完備的中原戰城。其防禦牆也是東周城址考古的首次發現。
戰國時期護城河、防禦牆、城壕、防衛坑等大型城防設施的遺蹟,對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和古代軍事戰爭史具有重要學術價值。豐富的仰韶、龍山文化遺存,以及大量商代二里崗時期和西周時期的文化遺存,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1986年11月21日被公布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陽故城
- 所在地區:河南省新鄭市
- 地理位置:郭店鎮華陽寨村
- 時代:東周
- 級別批次: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批准文號:國發(2013)13號
歷史記載,華胥古國,出土文物,考古發掘,遺址結構,歷史典故,
歷史記載
華陽故城是戰國時期韓國的北部門戶和軍事重鎮,公元前273年著名的華陽之戰就發生在這裡。
華陽之戰發生在華陽城前期,當時趙魏聯軍攻占了韓國華陽城,韓國向秦國求救,秦大將白起率兵救援,最終打敗了趙魏聯軍,趙魏聯軍付出了15萬將士的生命。華陽之戰後,韓國對華陽城重新規劃,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設了當時最先進的城防體系。在秦王朝統一中國的戰爭中,城高池深、強弓勁弩的韓國於公元前230年第一個被吞併而成為秦國的郡縣,華陽城從此成為久遠的歷史記憶。
華陽故城位於新鄭市區北20公里,為西周華國都城。最早的文獻記載,是公元前773年,鄭桓公見西周衰敗,諸侯多叛,問太史伯,鄭國何處可以立國。《國語》說:“史伯對桓公,虢、鄶十邑,華其一也。”這就是說,公元前773年以前(西周時期),這個“華邑”,即華陽城已經存在。
關於“華陽”的記載,《史記·五帝本紀》“正義”引《帝王世紀》說:“神農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為少典妃,游華陽,有神龍首,感生炎帝。”少典為有熊國君,而河南新鄭古為有熊國,炎帝既為少典之子,新鄭的這個“華陽”為第八代炎帝榆罔的出生地,應該說是合情合理。有一些史學家主此說。著名考古學家唐蘭在他的《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微》中說:“華、地名……。在河南省密縣,西為嵩山,是夏族舊居,所以華即夏,中華民族起於此。”華陽漢屬密縣,今屬新鄭。
歷史上關於華陽故城的記載,除上述《國語》外,還有秦簡《編年記》載:“三十四年攻華陽。”《史記·韓世家》載:韓僖王“二十三年趙魏攻我華陽,韓告急於秦。……八月而至,敗趙魏於華陽之下。”《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秦“昭王三十四年,白攻魏,拔華陽,走芒卯,而虜三晉將,斬首十三萬。”《史記·趙世家》:趙惠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74年)“與魏共擊秦。秦將白起破我華陽,得一將軍。”《方輿紀要》:“縣北四十五里,亦曰華陰亭。古華國,史伯謂桓公華君之土也。”《括地誌》:“故華陽城在鄭州管城縣南四十里”(華陽曾舊屬鄭州管城)。清代城門上刻有“古華邑”三個大字。
華胥古國
我們自稱中華,從前又稱華夏,就起源於此。古時新鄭附近最多藪澤,水草豐盛,禽獸眾多,適合於遊獵,黃帝當時是遊牧部族,在那裡最相宜。他這一族在文化方面比較落後。
出土文物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對華陽故城進行考古調查和發掘,新發現戰國時期護城河、防禦牆、城壕、防衛坑等大型城防設施遺蹟,對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和古代軍事戰爭史具有重要學術價值。此次考古發現證明,華陽城的修建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城防設施比較簡陋單薄,由城牆、城壕組成;後期是將城壕填平重新規劃,建設了由城牆、馬面、防衛坑、防禦牆、護城河組成的城高池深、配套嚴密的城防體系。
城防體系上保存下來的種種遺蹟印證了華陽之戰的慘烈,在城壕第二層發現的大量箭鏃、箭桿,正是這場戰爭的遺物;而城壕上層的燒土塊堆積說明,敵對占領者對城內的冶煉作坊進行了毀滅性破壞。此次發現的防禦牆是東周城址考古的首次發現。在中原地區,東周古城一般利用城牆轉折收縮進行防禦,僅韓國都城使用了馬面(城牆附屬防禦設施)。華陽故城雖然仍有東周城址轉折收縮的遺風,但在四面城牆及城角加築了馬面,數量達10個之多,是目前所知最早全方位配置馬面的一座古城,也是當時城防體系最完備的中原戰城。
此次考古還對華陽故城及周圍環境進行了全面考古調查,發現了豐富的仰韶、龍山文化遺存,以及大量商代二里崗時期和西周時期的文化遺存,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考古發掘
華陽故城位於河南省新鄭市郭店鎮華陽寨村東北,1986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鄭新快速通道經華陽古城西牆外側通過,2010年4月至11月中旬,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工程建設中對該城進行考古調查和發掘,發掘面積2500平方米,發現古城周圍環繞護城河、防禦牆、城壕等重要遺蹟。此外還對華陽故城及周圍環境進行了考古調查,發現城南有豐富的商代二里崗期、龍山文化遺存,城東及東北部為西周時期遺存,城壕上層還出土有仰韶時期遺物。這些重要收穫,不僅填補了華陽故城遺址以往無新石器文化及商周時期文化遺存的空白,並且對研究商周時期華族華國歷史及古代戰爭史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遺址結構
該城方向10°,為一處戰國時期城址,坐北朝南,東南部向外凸出,城西南部內凹,平面呈束腰式曲折長方形。城牆南北長660~750米,東西寬570~630米,周長約3公里。北城牆、東城牆、西城牆保存較好,南城牆西段被村莊占壓破壞較甚,但地下城基尚保存較好。北城牆基寬15~30米,城牆高6~8米。城牆及其四角共築有10個向外凸出的馬面高台,用於守城和瞭望。北牆、西牆、東牆之馬面保存較完整。各面城牆中間的缺口,我們作了重點考察和勘探工作,北缺口、南缺口、西缺口均有古代的道路連線,應為城門,東缺口因為長期沖刷較甚,地面已為深溝或凹地,是否為城門尚需繼續工作。西、南兩個城門的右側有前伸的馬面、左側有城牆作環護,北城門右側有前凸遺蹟、左側有馬面拱衛,對城門安全防護極為重視,具有明顯的軍事防守作用。
另外,對該城的東北角、東城缺口南側的城牆及西牆局部進行了解剖,了解了該城的建造情況。其方法是,先平整牆基的地面,挖制基槽,基槽呈上寬下窄的梯形,然後夯土築基,牆基夯出地面後牆體加寬。夯土為淺黃灰色花土,含沙量大,土質因夯打而非常堅硬、緻密,夯層厚7~10厘米。夯窩大小不均,分為兩種,首先採用圜底夯,此種夯窩大小、深淺不一,一般為6~13厘米,深2~5厘米,圜底夯上部鋪墊薄土,再用圓形平底夯夯打平實,夯窩徑為5~6厘米,深0.1~0.2厘米,使其結合為一層,並且更加堅實,然後再用鐵鏟之類的銳利工具將夯層表面打毛使上下層咬合的更牢實堅固。
歷史典故
華陽城又叫卸花城。五代後周周世宗柴榮死後,葬在華陽故城西(今陵上村)。相傳柴榮的女兒柴公主每年前來祭奠父親,都在此城稍停,卸下佩飾和鳳冠,換上孝服,前往祭弔。因此,當地人又叫“卸花城”。
華陽城平面呈南北方形,周長3公里,現存城牆高4~8米,基寬15~30米,頂寬1~3米,城牆四角和四邊中部築一向外凸出的馬面高台,用於守城和瞭望。